【高雄電影節2020:短片競賽】《大吉》: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是孤獨的 訪導演靳家驊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創電影製作之短片《大吉》,為廣告導演靳家驊創作之第三部電影作品,故事聚焦在一名半推半就被賦予執行死刑責任的法警,槍決任務前夕個人內心的矛盾與道德衝突,影像風格寫實且發人深省,去年風光於台灣金鐘獎榮獲「電視電影獎」,本次再入選高雄電影節短片單元,映畫手民特別直擊訪問到導演靳家驊,與他暢談本片的創作過程並分享關於台灣法警的特殊制度與故事。

  靳家驊導演透露本片創作靈感來源是因為看到一則新聞報導,台灣死刑因為司法爭議在過去幾年間斷斷續續,某次宣布恢復執行死刑後,一名老法警聽聞即因承受不了心理壓力而提出辭呈,此舉驚動有關單位高層,只因如果沒有人去執刑,也幾乎不可能找到其他人願意代理。報導中也說這些老法警,絕口不和家人透露關於行刑的任何事情,有些人在任務後回到家,家裡女兒若要撒嬌討抱,也會因為有所顧忌毅然決然推開女兒,回到家只想要盡快洗澡沖去晦氣,當晚也不敢跟妻子家人睡在一起。

  靳家驊補充道:「我在這些故事中讀到很孤獨的心情,執行這個任務其實是一件非常孤獨的事情。這個(死刑)明明是所有人都覺得對的事情,卻沒有人願意去執行。最後是由一個最基層的法警去執行,他也不能和任何人說。最初故事是從槍決現場法警退縮開始,看到這個新聞報導以後,我覺得這才是我應該講的故事。法警其實要面對一個根本不認識也毫無關係的人,見面就要從背後開一槍致他於死地,這種心情其實真的是非常孤獨矛盾的。」彷彿整個國家機器判決的重量壓在一個微小的個人身上,而這個小人物回到家面對家人,又要吞下許多無法言說的苦衷。

  靳家驊說因為本片題材敏感,劇本在發展過程中也充滿挑戰,因為他苦於找不到願意幫他做田野調查的受訪者。大部份他找到的法警只願意講在法院中執勤、押解犯人等基本任務,卻對於任何與執行死刑的事情絕口不提,這些過程被他寫成另一部電視電影作品《夏之橘》。

  靳家驊提到另一個面向是制度面上的缺陷,在台灣的法警其實是在法院從事文書工作、開庭在旁監督、押解犯人的法務人員,平時並不配槍,卻因為制度和各單位權衡的結果,變成肩負起執行槍決中澤擔任的角色;然而事實上,一般警察受過更完善的槍擊訓練,部份也有實際執行緝兇勤務的經驗,卻因為制度關係,不涉入執行槍決,也是值得思索的微妙之處。處決方式曾也有建議其他方式例如注射,最後也不了了之,於是槍決仍是台灣現有也僅有的唯一死刑方式。

  儘管田調過程不順利,靳家驊仍不死心:「這個(槍決)任務明明一直存在,卻沒有人願意說明,越是這樣,我越是想要把這個劇本寫出來,最終也如願得到公共電視的支持。」直到《大吉》即將開拍前幾天,他才終於透過台灣司法院的「法律戲劇諮詢平台」找到三位已經退休有過槍決經驗的老法警,願意配合田調。整個田調對談在司法院內進行,相關高層和院內法官都出席關切,靳家驊也必須簽署保密協定書,承諾不可以將現場聽到的所有事情透露出去,他笑說自己其實是做了一個「不能引用的田調」,只能將聽聞的細節幻化到自己創作的故事之中。

  《大吉》戲裡戲外都精彩,靳家驊回想笑說:「這是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所有人卻都不願意去談論它,也無法和家人訴說,這件事情本身就有很多矛盾和值得探討之處。」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