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人之選:思覺邊緣】《思凡》 :高山上的觀自在邊緣 

* 原文刊於香港電影評論學會網站

《思凡》在1947年公映,在心理戲劇以及視聽科藝範疇已帶來多方探討。現在用2019年的眼光閱讀,仍可引發更多維度的思覺性漣漪。

故事起首,即設定教會委派女修士們前往印度的高海拔區域,作出教育推廣任務,電影公映時段是第二次大戰之後,難免令人聯想故事反映當時西方教廷對戰後的疆域調整,戲劇處理亦儼如一場西方文化推廣的軍事策略行為。

片初鏡頭,以老女修士望窗開始,以及由女主角Sister Clodagh閱讀男主角寄來的信件(配上男聲讀信的畫外音),以視聽媒體展開對高山地區(The Place of Mopu)風土人情的意象描述。視聽描繪東西思維,以及男女觀點有別的基本矛盾,戲劇性就這樣建構起來。

電影尤其利用門窗的意象用來反映眾位角色內在心理的戲劇表現,聯同鏡頭的角度選取,別具用心。

例如開首,由老修女望窗的光影處理,除了取自荷蘭畫家維梅爾(Johannes Vermeer)的油畫意象,亦令人聯想起《印度愛經》(Kama Sutra)所言:女子如有看窗的習性,容易引發起遐思雜想。若果大家留意,每場對門與窗的戲劇處理,都不斷引發觀眾進入角色內心的情感效應,尤其是對女性複雜的心理描繪。如同導演自言,此片是他最具情慾糾纏的視像作品,角色在腦中生出的小小思緒的波動,都化成一隻又一隻具備情緒的影像蝴蝶,舞動在每個鏡頭的細節中,引發一次又一次幾何形式的思覺交纏,令人重看又重看時,依然感情洋溢,看之無盡。

在高山上由宮殿改變成教學院的The Palace of Mopu,戲劇安排眾位女修士們志不在上山修心養性,而是來到異地去推廣教育,為鄉親改善生活。例如Sister Clodagh常握在手中的文件夾,表達她上山是在執行一次教廷委託的神職任命。

可是,修士們來到靈山之中,潛藏在每一個人心內的人性欲望本源,以及知性與情感禁忌之門,都被山上烈風吹打至頭暈目眩。

戲劇設定在高山上的意義,亦有一種以電影來回應德國納粹電影《意志的勝利》(Triumph of the Will,1935)的意圖,在山上不單止成為靈性與情慾鬥爭的戰場,亦是一種大戰之後西方文化重新調整的課題。

《思凡》的視覺表達至現在仍然帶尖端性,而且引發後來不少經典電影的視覺互聯。

例如片首老修女委派修女上山的任務,電影首場的機動吊扇投影在修女角色上,現在大家都會聯想起《現代啟示錄》(Apocalypse Now,1979)開場的相同處理。設在高山上的育鳥場,當大家看到那些被風吹至旋轉的雀籠影像,會不會聯想起《東邪西毒》(1994)呢?還有,當眾位修女的道袍被風吹動,也有否想起是旗在動或是心動?是次選映,大家不妨將《東邪西毒》的視覺形式套入,見證這座雪嶺原來就是西毒歐陽峰一直遙望的白駝山。

還有,此片對色彩的細膩描繪,最令人驚嘆的,是利用當年菲林拍攝三原色素的技術掌握,帶出戲劇性的情緒效果。例如,修女服裝的白,在日與夜以及冬春之間不同的場合,也以不同色度配合。尤其在尾場Sister Ruth在最後意亂情迷中,在對着男主角Mr. Dean的大特寫主觀鏡頭,由紅白藍合一的三原色彩轉化成令人引起思潮激動的血紅之色,至今仍是技術性撃倒的經典鏡頭。

《思凡》在1947年已用視像色彩拍出細膩的心理表達,以及在山上的烈風吹動描繪人心的激動,利用本來出塵的女修士在高山上的道袍飄盪中,帶領觀者進入思覺旋風。利用超理性的技術性視覺表達,深度描寫思覺性的迷區,反映影像威力。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