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金馬影展2019】《獨生之國》:剪開歷史的縫線,回顧倖存和已亡的人們

中國政府近年來開始推行二胎政策,因為在一胎化實施的幾十年間造成了許多問題,對未來影響最大的即是畸形的人口樣貌,這個社會未富先老,人口紅利的美景幾乎破碎。在華人重男輕女的社會裡,不論是母親還是女兒都成了受害者,無法檢測胎兒性別的時候,等生下來了才拋棄,可以檢測後便先一步墮胎,而母親在一胎化時期更經常被強制墮胎、結紮,這些人們難以被社會所看見,大人噤聲了,孩子已經逝去。

《獨生之國》是旅居美國的中國女子王男栿的作品,她在成為母親之後開始省思一胎化對於她這一代人的意義以及這帶給她的父母、祖父母一代的傷痛。她訪問了「完善」一胎化政策中不同環節的人們,當時的計生員、同時是接生婆與引產士的醫師和在這個體制中默默生活着的人們。他們的態度各不相同,但有一個概念卻是一模一樣的,那就是「這是國家的政策,也沒辦法。」每個人都在這個體制中扮演自己被賦予的角色,為國服務的信念壓過了所有人道、人權的觀念,在他們心中,一個國家的生存與否比一個人的價值更為重要。集體大於個人的想法被徹底灌輸在人們心中,並在各個領域被善用,不論在國內或國外,總有一群人為他們的祖國辯護,甚至即便他們已經成了「外國人」,依舊死命巴着炎黃命脈不放。那些受傷害的女人未曾想過對於國家來說她們僅是生育的工具,或許這樣說言重了,但的確她們的價值常來自於孩子,尤其是男孩。

雖然同樣對於政策無可奈何,但也有人在退休後積極地贖罪,一位婦科醫師從此以治療不孕症為主要工作,她的工作間掛滿中國各地夫妻送來的錦旗,上頭貼了一個個孩子的照片,都是感謝她的幫助。一位藝術家在橋下發現棄嬰後,開始深入了解一胎化政策,並把它當作創作主題,希望透過藝術讓更多人關注這件事,其中最令人震驚的是,醫護人員將這些被強行墮胎的孩子稱為「醫療廢物垃圾」,這些生命被如此對待,只因為他們的出現對國家說是累贅。

導演也訪問到了一對夫妻,先生是美國人,妻子是中國人,他們長期進行「中國調查」,因為他們發現,許多西方家庭到中國領養的孩子並不是孤兒,而是被政府強行帶走或買下都孩子。這造成了數十年來的人倫悲劇,孩子的原生家庭將面對一生苦痛,而對收養家庭來說更被害怕孩子被要回去的擔憂所折磨,而對這個孩子來說,身份認同或許曾困擾着他們,當他們適應了異國的生活,又該如何看待這些曾經的家人。

中國政府將政策宣傳置入標語、海報、戲劇以及歌曲等等,二胎政策的來臨抹去了一胎化的痕跡,但那些曾經的創傷仍然在某些人的體內隱隱抽動着。《獨生之國》講述了一個沉重的議題,甚至可說是極容易批判的過去,但它卻一點都不煽情,冷靜自持地讓觀眾看到每個人的曾經,步步揭露更為駭人的故事,並且試圖讓這些一胎政策時期出生的人們找到面對它的角度。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