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鮮浪潮」看香港電影如何起死回生

* 原文刊於香港影展HKFF

由於來自台灣的背景和在香港研究教授華語電影的經驗,常被問到對於「香港電影已死」或「青黃不接」的看法,希望我比較港台如何培養電影新人才。新導演如何入行拍長片?前輩賞識,電視練功,創作短片,參加比賽,學院培養,政府資助。港台電影史對照來看,危機就是轉機,電影不景氣,年輕人反而有從谷底出頭死裡回生的機會。

 

始於短片的台灣新電影

台灣新電影誕生於1982年的背景就是國片不景氣,錄影帶氾濫和一窩蜂的台產類型片在票房和金馬獎雙重潰敗在香港新浪潮手中。公營的中影公司總經理明驥推行「新人政策」,確定了「小成本,精製作,高效率」的製片方針,啟用小野、吳念真、趙琦彬做企劃,找來四位沒有長片經驗的年輕導演陶德辰、楊德昌、柯一正、張毅,以450萬台幣製片費,小成本拍攝反映社會成長進步的集錦片《光陰的故事》(1982)。根據明驥口述,當時老一輩導演李行、白景瑞、宋存壽、蔡揚名會覺得450萬的影片是個侮辱,但小成本短片是新人練功的出路。陳坤厚導演小成本的《小畢的故事》(1983),改編朱天文的小說,是新人編劇朱天文入行之作,演員也是新人。明驥培養導演、編劇、演員,也培養技術人員像攝影李屏賓、楊渭漢(《青梅竹馬》[1985]、《無言的山丘》[1992]、《一一》[2000])、聲音設計杜篤之。因為《光陰的故事》的成功,才有三段式電影《兒子的大玩偶》(1983),侯孝賢導演陳坤厚攝影的賣座組合,搭配出身於實驗電影金穗獎的新銳導演曾壯祥(16mm黑白短片《生命線》[1983])與萬仁(16mm短片〈晨夢〉[1979]、16mm長片〈迷惘〉[1981]),吳念真改編黃春明的小說。小野回憶,原本的企劃是當紅的侯孝賢、王童、林清介,因為王童在籌備《看海的日子》(1983),林清介另有計畫,於是從金穗獎榜單找了更年輕的曾壯祥跟萬仁。值得一提的是,1983年第六屆金穗獎最佳16mm劇情片《陰涼湖畔》的作者李安,是獲獎兩次的萬仁之後的最佳人選,因為還在讀紐約大學研究所,錯過和侯孝賢合導的機緣。

 

電視練功

《光陰的故事》加《兒子的大玩偶》培養的七位年輕導演中,楊德昌、柯一正先在電視練功。1981年首次製作電視劇的張艾嘉,邀請楊德昌、柯一正等人執導短篇小說改編的電視單元劇《十一個女人》,以電影手法實景拍攝,在台視頻道播出,預計十一集各九十分鐘,擁有少見的寬裕預算,每集製作費廿一萬台幣。楊德昌拍了第五個故事《浮萍》,柯一正拍了《快樂的單身女郎》、《去年夏天》兩集。張艾嘉耳目一新的電視文藝實驗,讓人想起香港電影新浪潮先發生在1970年代中的香港電視新浪潮,羅卡說電視是香港新電影的「少林寺」,陳冠中說電視「像是電影的孵化器」。《群星譜》(1975)是無綫電視(TVB)第一部用16mm菲林(膠片)拍攝的劇情片,實景拍攝,每集半小時。譚家明執導陳韻文編劇的《群星譜》之〈王釧如〉大膽探討中產少婦情慾,「兼職男友」也難紓解語言不通、現代疏離的苦悶壓抑,現在看來依然實驗新銳。主掌無綫節目製作的梁淑怡成立由劉芳剛主持的「菲林組」,用16mm菲林拍攝單元劇,包括警匪片《C.I.D》(1976)、譚家明陳韻文合作的《七女性》(1976)、觸及殺妻弒父不倫變態題材的《13》(1977)、講社會工作者的《北斗星》(1977),關注青年的《年青人》(1977)等,培養了譚家明、許鞍華、嚴浩、章國明等導演,舒琪、李碧華等編劇。小鮮肉時期的周潤發曾在《13》之〈窒息〉飾演耽溺死亡的變態攝影師。許鞍華電影裡關鍵的社工角色,在《北斗星》已見端倪。

 

短片比賽

回到台灣,1978年創辦的金穗獎,希望透過不受商業限制的16mm和8mm實驗電影,片長二十分鐘以上的長片,二十分鐘以下的短片,創新電影藝術。1981年得獎名單十分驚人,包括萬仁、柯一正、麥大傑、拍8mm短片〈飛碟狂想〉的蔡明亮。1995年香港藝術中心創辦的香港獨立短片及錄像比賽(ifva),像金穗獎一樣標榜創意和獨立精神。《小山回家》(趙澤標、賈樟柯,1995)獲得第二屆劇情組金獎,賈樟柯結識了同屆紀錄組金獎和大獎得主余力為,展開導演攝影合作佳話。同屆動畫組優異獎得主包括以《史瑞克》、《捉妖記》聞名的許誠毅。短片得獎轉進長片是條重要的路,但從無到有談何容易!這也是時任香港藝術發展局電影及媒體藝術組主席杜琪峯於2005年發起的「鮮浪潮」短片競賽彌足珍貴的原因,成立十年後獨立運營,成為香港結合創作資助(短片輔導金)、比賽機制、作品展映的重要平台。

 

鮮浪潮兒

香港電影從1993年巔峰年產242部片開始由盛轉衰,2003年SARS爆發年產七十七部,2004年1月實施《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2005年谷底至今維持年產量五十部上下,形成大製作北上合拍,小成本本土關懷兩條路。鮮浪潮接生的導演後來拍出香港電影金像獎贏家《樹大招風》(許學文、歐文傑、黃偉傑,2016)、《一念無明》(黃進,2016)、《翠絲》(李駿碩,2018)、《淪落人》(陳小娟,2018),入選康城影展「一種關注」的《過界》(劉韻文,2013),入圍金馬獎紀錄片的《亂世備忘》(陳梓桓,2016)。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創意香港於2013年推出「首部劇情電影計畫」,曾參與鮮浪潮的得獎計畫導演拍出廖啟智主演的《點五步》(陳志發,2016)、曾志偉余文樂無酬分紅主演的《一念無明》、劉嘉玲監製主演的《以青春的名義》(譚惠貞,2018)、邱禮濤監製的《G殺》(李卓斌,2018)、陳果監製客串黃秋生無酬分紅主演的《淪落人》,體現前輩幫助後生的江湖情義與年輕導演旺盛的創作力。還有,正在籌備長片劇情作的鮮浪潮兒:陳果嫡傳弟子任俠(《螻蟻》[2017])的《紙皮婆婆》,取材中環碼頭拾荒婆婆被食環署檢控非法販賣紙皮的新聞事件,獲2018金馬創投百萬首獎,由舒琪監製惠英紅主演;曾慶宏(《下雨天》[2018])的《陽》,講客家圍村三代人,獲首部劇情片資助。

以今年第十三屆鮮浪潮國際短片節本地競賽為例,十八至三十五歲的香港永居參賽者前年底遞交初選報名表,包括600–1500中文字的故事大綱和過往代表作的網上連結。去年初審核,二到四月邀請部分參賽者面試及提交詳細故事劇本,從240份企劃中初選出二十位參賽者,提供一部十萬港幣資助拍攝,總共兩百萬港幣,拍攝期五月到年底,一部作品因故退賽,所以今年6月19、20兩天評審總共看了十九部十至三十分鐘的短片。為求公平,十九部短片全數在香港兆基創意書院戲院看完才開始討論獎項。今年總評審包括陳果、萬瑪才旦、北京大學李洋(大旗虎皮)、法國電影資料館台灣電影史學者倪娃法和影評人喬奕思。因為陳果有事未能參加,我有幸臨危受命加入總評審團,近距離觀察參與評審過程,見證香港電影未來的誕生。

 

女力崛起

我觀察到以下現象:首先是女力崛起。朱凱濙編導的《紅棗薏米花生》(2019)獲鮮浪潮大獎及最佳導演,她曾參與拍攝及剪接關於香港藝術家黃仁逵的紀錄片《水底行走的人》(陳安琪,2018)。感情細膩渾然天成的《紅棗薏米花生》傳承自《天水圍的日與夜》(許鞍華,2008),適切選其中飾演獨居婆婆的陳麗雲飾演由大陸來港入住老人院的婆婆。母女間的難以溝通,透過導演/女兒的悉心細火慢煲,銘刻記憶的食材化成三代女性由車行意象連繫的綿延情深。祝紫嫣編導的《林同學退學了》(2019)獲最佳攝影(何旭輝),脫胎自王家衛的文學性編導能力亦不容小覷。女主角謝咏欣形象卓然獨立,精湛演繹出師生畸戀的決絕,郁達夫小說〈沉淪〉滲出的早熟孤冷,引導觀眾經驗難以言說的私密創傷記憶、相濡以沫的女性情誼。

 

關注邊緣

第二是關注邊緣群體。陳瀚恩編導的《老人與狗》(2019)獲最佳編劇,透過少年視角,對照患肝癌被資遣的獨居老人與遭棄養的老狗,兩條同病相憐的瀕死生命。飾演老人的前TVB綠葉車保羅入圍今年台北電影節最佳男主角。何應權編導的《蛋》獲特別表揚,描寫失去親人庇護的智障男女,攜手逃脫肉體及心靈禁錮,走向自由的海。嚴尚民編導的《赤手》(2019)獲特別表揚,取拳手赤手空拳之意,跨越語言種族疆界,關注居港尋求庇護的印度難民群體。林子穎編導的《全部都係雞》(2019)聚焦香港大學援交少女,用身體反抗成人世界的偽善壓迫,同樣是崛起女力。

 

演員重複

第三是演員重複出現。金馬獎最佳劇情短片《九月二十八日.晴》(應亮,2016)女主彭珮嵐出演《老人與狗》及《全部都係雞》的感化官。《中英街1號》的盧鎮業(小野)出演《金繼》(陳天朗,2019)與《林同學退學了》的狼師。梁雍婷以張經緯首部劇情片《藍天白雲》(2018)裡謀殺父母的邊緣少女形象出道,輕鬆駕馭《全部都係雞》的援交女大學生和《齒輪》(李天佑,2019)的護士。《非同凡響》(歐文傑,2018)男主角、鮮浪潮常客岑珈其在《不負好時光》裡(李津河,2019)演出令人印象深刻的北漂早洩男。《去年煙花特別多》(陳果,1999)的何華超出演《GoGo Club》(梁韻怡,2019)和《我的孤兒》(吳仲謙,2019)。

文章題目取為香港電影如何起死回生其實為了挑釁,事實上香港電影從來未死。但若想保持活力,不能光靠新導演,還需要新編劇、新演員,改革劇本和選角長期受忽視的現況。期許香港電影後浪推前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