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動 120》(120 battements par minute)
《心動 120》(120 battements par minute)

【新聞稿】第四十六屆香港法國電影節──性別、家庭、藝術家

香港法國電影節今年來到第四十六屆,帶來五位法國的嘉賓:《Back to Burgundy》女主角安娜謝拉鐸(Ana Girardot)、《Back to Burgundy》導演薛德烈格比殊(Cédric Klapisch)、《Bright Sunshine In》導演克蕾兒.德尼(Claire Denis)、《Django》導演艾蒂安高馬(Étienne Comar)、《高達:革命性改變》(Redoubtable)導演米高.哈薩拿維斯(Michel Hazanavicius)

一眾嘉賓均會映後座談會與香港觀眾會面,當中安娜謝拉鐸及薛德烈格比殊將出席11月22日晚舉行的電影節晚會。

今屆的選片可分為三種,包括:

 

身份認同、性別、愛情、家庭

  • 《心動 120》(120 battements par minute)獲得2017 年康城影展評審團大獎得主,大獲好評。這影片把大家帶回到上世紀愛滋病肆虐的八十年代。巴黎組織 ACT UP 希望以激進手法喚起大眾關注,迫使政府和藥廠處理。剛加入組織的尼芬愛上激進路線的成員尚恩,二人的世界從此改變。
  • 《你是阿爸!》(Lola Pater)講述兒子往法國尋找素未謀面的父親,卻發現其父親已變為女兒身。芬妮雅當(Fanny Ardant)出色地演活了一位變性父親的角色。
  • 《馬雲的真我》(Marvin ou la belle education)寫一名踏入青春期的同性戀者對自我的探尋。
  • 《自省四日遊》(Jours de France)關於一名四十多歲的男同性戀者所面對的情慾困擾,是一部淒美的公路電影。
  • 《少女的最後初夏》(AVA)講述一名面臨失去視力的少女表達她不安的情緒。

 

血脈、家庭、追夢

  • 《Back to Burgundy》起用了兩顆法國耀目新星,皮奧馬邁(Pio Marmaï)及安娜謝拉鐸(Ana Girardot)譜出溫馨家庭重聚之畫面。故事描寫三兄妹如何重拾兄妹情誼,重新建立和諧的關係如家族釀製的餐酒般醇厚芳香。
  • 《海濱別墅》(La Villa)描繪長大成人的三兄妹意外地在童年的家園中重聚,並重新認識對於。
  • 《成功的代價》(Le Prix du succès)描寫演藝界中人為演藝圈所作的犧牲。
  • 《巴黎一哥》(Les Derniers parisiens)由知名法國 Rapper組合Hamé和Ekoué執導,故事描寫兄弟二人長大成人後各走各路,表現出他們的手足之情和當中牽涉的複雜關係,以及他們如何追求他們的理想。

 

不朽的藝術家

法國一直是藝術家的搖籃,今年的選片將回顧數名在歷史上舉足輕重的藝術家之一生。

  • 《高更,他鄉的歲月》(Gauguin voyage de Tahiti)描敘高更第一次到波利尼西亞的旅程,這旅程影響他的一生和他的藝術。雲遜卡素精湛的演技發揮得淋漓盡致,把高更演活了。
  • 《Rodin》中雲遜連頓主演羅丹這位出色的雕塑家的一生,重現他對藝術的追求。
  • 《Django》由《人神之間》、《在地圖結束的地方》獲獎編劇/監製艾蒂安高馬(Etienne Comar)執導,把二十世紀最具影響的法國結他手Django Reinhardt的傳奇一生重現銀幕。
  • 高達迷絕不容錯過的《高達:革命性改變》。導演為《星光夢裡人》的導演米修哈薩拿維斯(Michel Hazanavicius),曾贏得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他把高達傳奇的一生重現於他的鏡頭下。路易加維爾(Louis Garrel)、史黛西馬汀(Stacy Martin)、貝妮絲碧祖(Bérénice Béjo)擔綱演出。
  • 《芭芭拉》(Barbara)講述一名女演員,一名導演和芭芭拉三個角色的故事,三人構成氣勢磅礡、令人浮想連篇的劇目。

 

電影節心水之選

  • 由茱麗葉庇洛仙(Juliette Binoche)主演的《Bright Sunshine In》講述失婚藝術家媽媽尋找她的真愛。此片由《朱古力》(Chocolat,1988)的導演克麗雅丹妮(Claire Denis)執導。她的作品如《軍中禁戀》(Beau Travail)、《白鬼子》(White Material)等被喻為現代電影史上的傑作。
  • 《曝屍烈日下》 (Laissez bronzer les cadavres!)以地中海作背景,看是美國西部牛仔片,實是驚慄片。
  • 《來生再見》(Au revoir là-haut)透過演員和敘事形式營造出火花,將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情況再現觀眾的眼前。

 

紀錄片

  • 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片《小企鵝大長征》載譽歸來,第二集的《小企鵝大長征 2》(L’ Empereur)請觀眾再次投身極地的壯麗景色,近距離追蹤可愛的小企鵝。
  • 《雷米埃!電影光映旅程之端》(Lumire! Laventure commence)講述電影先驅雷米埃兄弟的才華,並電影的誕生,十分引人入勝。
  • 《巴黎歌劇院》(L’ Opéra)描述巴黎歌劇院的後台。那本身就是一個夢幻的世界,這紀錄片讓觀眾恍如置身其中。

 

動畫

  • 《壞蛋狐狸的故事》(Le Grand méchant renard et autres contes)發生在飼養場,飼養場中的動物發生了一連串饒有趣味的軼事。
  • 《殭屍樂園》(Zombillénium)為安錫國際動畫影展大放異彩之作。萬聖節主題公園「殭屍樂園」中,樂園的工作人員都是貨真價實的妖魔鬼怪……

 

電影節回顧展:「向電影大師梅維爾致敬」

法國電影大師梅維爾(Jean-Pierre Melville)是黑色電影的代表人物,是國際影壇上不可或缺的人物。他的電影影響着當代的電影人如昆頓塔倫天奴、貝特朗塔凡尼爾、杜琪峯、米高曼等。

他曾是演員、編劇、監製,但至為世人認識的還是他的導演身份。他曾與當時極受歡迎的影星合作,如阿倫迪龍、尚保羅貝蒙多、嘉芙蓮丹露、連奴溫杜拉等多不勝數,不能在此盡錄。

2017年是梅維爾的百年誕晨,香港法國電影節在電影回顧展的環節中展映他六部電影,以及杜琪峯的影片《復仇》,讓觀眾有機會同時欣賞香港黑色電影大師和他所尊崇的法國良師的作品。

  • 《鐵膽英雄地下軍》(L’armée des ombres,1969)
  • 《賭徒》(Bob le flambeur,1956)
  • 《線人》(Le doulos,1963)
  • 《利昂莫林神父》(Léon Morin, Prêtre,1961)
  • 《劫寶群英》(Le cercle rouge,1970)
  • 《海之沉默》(Le silence de la mer,1949)
  • 《復仇》(Vengeance,杜琪峯,2009)

 

與法國電影新浪潮共渡週末

上世紀五十年代末,一群年輕法國導演改寫了電影製作和電影工業的歷史。香港法國電影節今年與香港國際電影節合辦放映其中四部代表作,並同時向新浪潮的女星珍摩露致敬。選片包括:

  • 《從電梯到死刑台》(Ascenseur pour l’échafaud,路易馬盧,1968)
  • 《我所知道她的二三事》(Deux ou trois choses que je sais d’elle,尚盧高達,1967)
  • 《春情金絲貓》(Le mépris,尚盧高達,1963)
  • 《四百擊》(Les 400 coups,杜魯福,1963)

 

與鮮浪潮國際短片節合辦短片創作比賽

來到第四十六屆的香港法國電影節,法國文化協會很榮幸與鮮浪潮國際短片節共同舉辦短片創作比賽,希望藉此鼓勵更多年青人投身電影創作及推廣多元文化交流。更詳盡內容有待公佈。

 

香港法國電影節大使──杜琪峯

電影節很榮幸能邀請香港電影界重量級導演杜琪峯為法國電影節護航。作為香港電影大師, 杜琪峯的電影廣為法國人所認識,其獨特的個人風格深受法國人所推崇,從他的作品中更 可看出新浪潮代表人物梅維爾之影子。

杜琪峯 2009 年獲法國文化及通訊部所頒發的「法國藝術與文學軍官勳章」之軍官勳位, 亦曾擔任康城影展評審。他的首部外語片《復仇》夥拍法國搖滾巨星 Johnny Hallyday,為第六十二屆康城電影節主競賽參賽作品。這些均使杜琪峯為法國電影節大使的不二人選。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