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映室】《如果》映後談:培育/糟蹋只有一線之差──淺談香港教育

英國電影《如果》於1968年上映,主要描述一所公立寄宿男校內發生的殘暴反抗事件。內容與六十年代全球掀起的反傳統文化、學生運動熱潮有關。自主映室於四月放映Linsay Anderson導演的《如果》,請來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副會長張銳輝及自主映室成員陳浩倫對話。

 

六十年代英式教育──電影製作背景

Linsay Anderson 生於印度軍人家庭,自幼接觸軍紀式教育。陳浩倫認為,從電影敘事手法和各個角色的切入點,可見導演對循規蹈矩、唯命是從之傳統教育方式作刻意的呈現。電影反諷官學生、權威教育,以及當時普遍崇尚的國家主義。六十年代與二戰時期相距約二十多年,經此一役,西方世界步向現代化的階段。在張銳輝而言,「電影正是以校園作縮影,藉著從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文化之間的衝擊,展析人類如何實踐自由自主的整個陣痛過程。」

六十年代的英國社會,好比廿一世紀的香港。張銳輝忽發奇想:「若然九七年沒有主權移交,依舊作為英國殖民地的香港,今時今日『實踐民主』對我們來說會否已成過去?」然而一子錯滿盤皆落索,「現實告訴我們,無論是教育制度還是社會進程上,香港可慢了她原本應有的半個世紀。」

 

利益誘因令教育失敗

電影中,男校長只是一個用來討好軍閥政府的門面。鞭黨卻是一群按著不明文規定,盲目管制學生、執行懲罰的醜角。張指出:「反觀香港,大有教育局小至校董會,許多辦學團體的決策層並非以做好教育為前提,定立教學方針。」相反,討好政府、家長這兩大米飯班主,才是他們的焦點。除了不想成為教育界中被點名討論的學校,更是要樹立聽話形象以招攬學生、爭取撥款。「年中亦有不少舉辦國內交流活動的社團,以『費用全免』四字以作招徠。免費午餐背後,實情是想向學生潛移默化是誰為他們帶來好處。漸漸地,學生也會變成為好處而學習,忘掉了學習根本的意義。」所以,有著一個偏離正軌、以利益作誘因的教育背景,香港教育就注定是失敗。

社會的迂腐造成致命教育

香港教育的另一特色,亦在於只求結果、不在乎過程。教學永遠被「進度」拖著走,學生為了達標,只懂把公式往腦海裡硬塞。試問學生真的理解嗎?考試,會否單純是一場記憶力挑戰賽?張道:「當社會不斷向人灌輸籠統的價值觀,把金錢與成功掛勾,往往扼殺了我們人類的可塑性。」更可怕是,大眾嘗試去正常化這種不正常的風氣,把學習中得到的苦痛稱之為平常、成長的過程、任誰都必須要經歷等等。這堆奴性、自以為是的思想,有如一雙無形的手,扼死一代又一代的孩子。

生活只有上課補習測驗興趣班,成長過程中失去美好的童年,這是教育應有的樣子嗎?即便是成年人,沒有發洩情緒的渠道,也會有處理失當的一天。若然連走在最前的老師也沒有閒暇關心、照料學生的需要,那麼學校根本沒資格談教育,當不了學生的棲身之所。張銳輝指出:「側重結果忽略全人發展,是當今教育局對莘莘學子欠下的債。而這些債,最後會通過不同方式叫世人還。所以香港教育,致命性很強。」

 

有了政治意識,但卻打不開政治的門

開發通識教育,原意是要培育學生關心社會時事,建立獨立思考的能力。「去年學期初有不少中學生於校內自發派傳單、創立本土關注組,學生關心香港前途,校園裡多了一些討論的聲音。」張認為,此反映通識學科成效顯著,年青人的政治意識也逐漸萌芽,對整個香港的發展,可說是件好事。然而現實殘酷,有校方把學生拉去問話,而傳媒質疑學校向學生施壓、阻止他們向同學採訪,擾攘一輪,學生忍不住流起淚來。「年青人的政治訴求,無論於校園或是社會,從來都得不到政府的正面回應。」學校剛為學生打開思想的門,轉身又狠狠地把門關上。苦了無辜的學生,被意識封鎖,打了一身。錯在甚麼?就錯在用腦袋思考。這種教育的方式,殘酷而矛盾,是行為教育最佳的反面教材。難道社會不能施捨多一點認同,對年青人給予多一個肯定?多為社會未來的支柱著想,你是會少塊肉嗎?

電影的結局很精彩,很可悲,卻又很痛快。也不知道這種感覺,是很健康還是很扭曲?一粒種子的最終好壞,沒有誰控制得了,但如遇上對的培育者悉心耕種,生命得以自己的價值成長,那麼這花園,定必有一番新景象。昨日的大英帝國,還望不要成為他日的香港。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