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IFF41】《畢作虧心事》:一個父親的困境

第70屆康城電影節還有不夠兩個月即將舉行,正當世界各地的影迷都在關注哪位電影大師的新作會被選入主競賽時,在去年掌聲與噓聲齊飛,備受爭議的第69屆獲獎名單中[1],其中一部最有說服力的獲獎電影《畢作虧心事》(Graduation)終將在4月的香港國際電影節上放映。筆者有幸在英國院線觀看這部佳作,肯定這位羅馬利亞新浪潮大師克里斯汀.穆基(Cristian Mungiu)的最佳導演獎實至名歸,而他這部尖銳震撼的現實主義作品絕對能引起香港觀眾的共鳴。

相信對於香港以及亞洲學生來說「會考」這個關鍵詞一點也不陌生。對於很多人來說,從小到大就被父母師長以及整個社會灌輸「贏在起跑線上」的思維,所有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兒女能夠獲得最優質的教育資源,而出國留學對於大多數中產家庭來說就是最好的選擇,這也正是電影中身為醫生的羅馬利亞父親的看法。

從他和身邊人的對話,觀眾得知他和妻子都是1989年羅馬尼亞革命推翻共產黨後回國的留學生。年輕時他渴望為國家作出貢獻,諷刺的是當他女兒長大成人後,昔日的理想主義者卻因為一場意料之外的飛來橫禍被迫在這個仍然充滿貪污的腐敗社會同流合污,只為保障女兒能在英國獲得光明的未來。

這是筆者第一次看穆基的電影,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寫實的手搖式鏡頭、一針見血的台詞,以及演員樸實無華卻充滿說服力的表演。男主角父親是整部電影的核心,一方面是位疼愛女兒並堅守職業道德的良心醫生,另一方面卻是屈服於潛規則的體制幫兇。雖然如此,觀眾卻不能站在道德高地上理直氣壯地指責他的行為,因為身兼編劇的導演巧妙地透過一件「小事」勾起觀眾共鳴,指出這個難分對錯的道德困境:應該讓受傷的女兒在有可能失去獎學金的情況下也要誠實地應考,還是為了保證原本就是高材生的女兒能順利畢業而和有關官員進行利益交換「走後門」?

作為父母,總是希望灌輸正面的價值觀給自己的兒女,然而當他們長大後,又該如何讓他們接受這個社會的不公和黑暗,並學會在弱肉強食的現實生存?穆基在兩個小時長的電影以客觀冷靜的畫面記錄了知識分子的脆弱和不安、考試制度的壓力、渴望逃離本國的焦慮、父女關係的緊張,以及渺小個體面對大環境壓迫下的無奈。導演並沒有刻意堆砌出極端煽情的場景來突顯主角身陷的道德困境,而是以出色的敘事技巧慢慢向觀眾拋出沒有「正確答案」的問題。穆基選擇了以很多看似無意義的瑣碎小事來推動故事發展,從而達到更有深度的層次。

其中一個例子出現在電影接近結局時,男主角受情婦所托短暫照顧她患有語言障礙的兒子,一老一少去了遊樂場消磨時間,值得留意的是遊樂場早在之前男主角面臨良心煎熬時重複出現。在這場景中,穆基刻意把畫面構圖設計成男主角身為焦點放在一群無憂無慮的小孩當中,突顯他身為人父要背負的重擔和無奈。當遊樂場裏有兩位家長就小孩應否排隊而爭吵時,男孩向無恥地教育下一代應插隊的家長投石頭,這個動作不但和電影開頭主角家的窗戶被人莫名奇妙地破壞首尾呼應,背後隱含的宗教象徵也可理解為新生代對上一代違背道德的譴責,正如主角女兒最後選擇堅守原則一樣。

值得一提的是,穆基的作品在中國內地的文藝青年中相當受歡迎,去年在北京的歐盟電影展特別放映時更是一票難求,豆瓣網上的短評亦有很多影迷感概這部敢於批評羅馬利亞社會制度腐敗問題,反映中產階級對教育資源的追求,以及認為出國就是讓下一代能在更公平的社會生活的看法,都幾乎能「原封不動移植到中國。」[2] 《畢作虧心事》正是以扎實的故事,貼地的小人物和自然流露的感情,引起別國觀眾的共鳴。

 

注釋:

[1] 在去年的康城電影節得獎名單,創下場刊評分最高記錄的《爸不得你快樂》(Toni Erdmann)和由雨蓓(Isabelle Huppert)主演的影后熱門《烈女本色》(Elle)均空手而回,反而評價兩極的Xavier Dolan新作《愛到世界盡頭》(It’s Only the End of the World)卻獲頒評審團大獎,同樣備受爭議由張曼玉前夫Olivier Assayas導演的《鬼魅時尚》(Personal Shopper) 亦和大獲好評的穆基分享最佳導演獎。

[2] 豆瓣「毕业会考」短評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