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獨立電影節2017】《撐傘》世代

六七、八四、八九、九七、一四、一六……四七,連串熟悉的年份貫穿旅美導演陳耀成執導的紀錄片《撐傘》。去年,《撐傘》首映會被亞洲協會以「不能平衡各方聲音」為由取消。紀錄片後來移師外國記者會首映,亦參與《獨立電影節》的「香港獨立視野」單元,將於1月13日假兆基創意書院放映。

 

社運老中青

從獅子山下的徙置大廈到山上的黃傘幡幟、從民主回歸到民主自決,《撐傘》以鏡頭呈現世代視野。紀錄片反覆展現李柱銘、戴耀廷、及黃之鋒2015年於美國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的演講,意圖以三個社運關鍵人物編織香港民主運動的過去、當下、未來:「李柱銘51歲時,帶領了支援八九民運的百五萬人大遊行;戴耀廷51歲時,啟動了和平佔中。2047年,到我51歲,我希望自己仍站在前線,維護香港的核心價值」,黃之鋒如是說。

《撐傘》追訪香港四代「頭面人物」,與呂大樂《四代香港人》的劃分不謀而合:戰前一代(李柱銘)、戰後嬰兒(黎智英、程翔、劉慧卿、曾鈺成)、三十世代(戴耀廷、黃耀明)、八十後(黃之鋒、黃台仰、梁麗幗)。有別於從年輕一代出發的雨傘紀錄片(如:《亂世備忘》、《未竟之路》),《撐傘》採納較宏觀的視點,訪問德里克(Arif Dirlik)、黎安友(Andrew Nathan)等著名學者,試圖從世界格局了解傘運的生成。同時,亦藉受訪者勾勒民主回歸、八九民運等社會運動對於老、中、青三代的意義。

傳承與斷裂

究竟「世代」是身分認同、代際論述、抑或一代人的「共業」?《撐傘》並沒有明確答案,電影始終保持一種旁觀者的冷靜,未有進入運動的內部邏輯。導演意圖以剪接呈現雨傘背後的歷史刻度,可惜部分情節略嫌牽強。例如,將2014年學民思潮包圍特首辦與六七暴動包圍港督府作類比,似乎簡化了雙方的訴求。筆者認為,六六年由本地青年絕食所觸發的天星小輪加價事件,無論在抗爭手法、政治訴求、抑或陣營對壘上,與今天的社運均有較大相通處。

縱使如此,《撐傘》的一幕說明,代際鴻溝不過是傘運的日常。受訪者葉泳琳(前嶺南大學學生會會長)剖白她與母親的關係。葉母是印尼華僑,看不懂中文,故不了解她為甚麼參與傘運:「我哄她到金鐘看一看……識字的人到金鐘會被橫額、帳篷的文字感動,但我母親不會受氣氛感染。我不斷提醒自己:媽媽不識字,所以帶她到有手工藝製作的地方……」

《撐傘》末段紀錄了去年年初二的旺角騷亂,從1966到2016,兩次騷亂之間是歷史的曲折與輪迴。常說「毋忘初衷」,《撐傘》所呈現的,是幾代「初衷」之間的斷裂與傳承。撐傘進行中,世代之間的論爭與體察,亦在進行中。

* 劇照由香港獨立電影節提供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