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赴湄公河,踏上媚共之路──《湄公河行動》

聖誕未到,大片未上,以至最近香港爛片一籮筐,《驚心破》真的讓人看得心驚膽破,《兇手還未睡》也真的讓人看得昏昏欲睡,不過,此兩片之爛,都是故事上的爛,演員上的爛(《驚心破》的兩位影帝也很明顯是因為爛透了的故事而自暴自棄做了爛演員),是一種表皮上的爛片,這還可以接受,最多就是不好看。一種連深層意志都爛透了的,意識形態上的爛片,才真的讓人看不下去,尷尬難堪。其中一個例子就是《湄公河行動》。

執導《湄公河行動》的人,必須用非常遺憾來形容,是近十年來口碑都不錯的林超賢。雖然《湄公河行動》的動作場面仍拍得有火有力,一貫林超賢的型男硬漢格調,飆車追逐、野地槍戰、鬧市圍剿,標準動作片戲碼都認認真真沒偷懶,交出了功課。事實上,就憑此片毫不遺力海陸空飛機大炮應有盡有,就知道是重本製作,耗資三億RMB(在大陸上映20天就破10億RMB了),而最重要是甚麼呢?是它的「國家級」規格,中國公安部全力支持,遠赴泰國、緬甸等金三角地區取景,說是一場銀幕上的超英趕美軍力展現也不為過。

以電影深層意義而言,《湄公河行動》當然未是2011年《建黨偉業》或2009年《建國大業》這類硬梆梆的「國家級」獻禮,但電影的故事背景,直接延伸到2011年中國船員在金三角遇襲的「湄公河慘案」,當年有十三名中國船員在該水域遭到武裝分子劫殺,惹來中國、老撾、緬甸和泰國四方關注,後來在執法安全問題上,四國簽署合作聲明,──壯哉中國當然就是老大哥。因此《湄公河行動》某程度上亦肩負著為此案立碑的任務,聽說不少大陸觀眾對此片評價就一個字:爽。坦白說,動作場面真的不如導演以前的作品那麼爽,他們若然不是看戲不少,大概就是爽在重塑歷史,腦補真相的虛榮感。

翻查資料,數年前中國央視也就拍過一部《湄公河大案》的電視劇,同樣是真實故事改編創作,由公安廳全力協助。如出一轍的《湄公河行動》,蓋住名字,此片換成任何一個大陸導演的名字也可以。甚至乎,蓋住林超賢的名字,此片就跟香港一點關係都沒有了(除了盧惠光演了個小配角)。林超賢過去幾年的作品,在香港叫好叫座,必須承認這樣說起來有點陰謀論,這一系列片名,都走二字訣,像《證人》、《火龍》、《逆戰》、《激戰》和去年的《破風》,似有意延續經營成自家品牌,《湄公河行動》光是片名就與之有區別了,裡裡外外都不像他的路線。

如果也是二字訣,此片乾脆就叫「湄公/媚共」好了。當然這樣就收不到十幾億票房。

此片說穿了猶如一書投名狀,拍的是湄公河,為的卻是媚共,也相當明顯了。應該說,不明顯的話,這「湄公河行動」就失敗了。與俗稱的美帝主義相似,《湄公河行動》散播著一套大中國的強勢形象,國力興盛,足以正義之師的身份,無視國界平定四海紛爭,繼而歌頌。觀眾早看慣看熟,美國FBI特務到南美洲或中東消滅恐怖份子,是荷里活常見套路,《湄公河行動》說的則是中國公安跨越國境,來到金三角水域掃毒,換了角色和場地,照搬一遍。

林超賢的作品,動作場面佔多,角色極有男子氣概,拍此類荷里活式商業片本無大礙,然而此片拿捏不妥,除了繼續有帥氣的臉和飽滿的肌肉,骨子裡的造作、自大、矯情、中二病,卻到了叫人震驚的程度。這當然看觀眾和創作者以甚麼眼光對待此片。以一部電影來看,算是失敗。但以歌頌大中國精神,改寫湄公河慘案為目標,卻頗為成功。當然,作為一次媚共行動,此片更是空前成功。

有人說此片讓林超賢千年道行一朝喪,但也可以說,他是嘗試以最少的力,換來最大的收成。不知有多少香港電影人,北上謀生,為討好而拍討好的片,拍完又拍。林超賢卻漂亮地示範了連投誠表態也可以一筆入魂,一步到位。

好吧,這方面仍然是他一貫的硬漢路線。

也許是筆者一廂情願,不敢老是懷疑此片是否真的那麼大中國英雄主義。其實不少細節都滿帶喜感,有CULT味之餘,也大有反英雄的惡嘲元素──這不是無跡可尋,皆因林超賢早年執導的《江湖告急》就是一部極為經典的黑幫CULT片。未看《湄公河行動》的觀眾,或以為兩大男主角應最亮眼,其實相比亞洲最帥和中國最強這兩位雄糾糾的猛男,在片中勇闖地雷陣和跑得比林寶堅尼還要快的神犬哮天,才是最為驚艷的存在。至於其他特務成員,電影花了不少篇幅為全體介紹身世,還各自擁有綽號,結果全部一上戰場就輕輕兩個鏡頭死掉;完成任務的關鍵人物,卻落在奇勇無比的小狗狗身上。電影在濃烈而官腔的英雄色彩當中,就夾雜了一點點讓人細味的反英雄節奏。

作為一個專拍硬漢電影,這麼有火的香港電影人,不可能如此「順攤」吧。媚中含笑,笑中藏嘲,希望不是筆者的一廂情願。

* 本文授權轉載自「獨立評論」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