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倫敦東亞電影節】「她們的故事」:女性創傷書寫──簡評《火》、《鬼鄉》、《我們倆》與《入黑之時》

「她們的故事」(Stories of Women)為本年度倫敦東亞電影節(LEAFF)主打的次單元,由日本國寶級女演員桃井薰二度執導、自導自演的作品《火》(Hee),韓國導演趙正萊(Cho Jung-lae)籌備十四年的慰安婦故事《鬼鄉》(Spirits’ Homecoming),韓國新銳女導演允佳恩(Yoon Ga-eun)的初試啼聲之作《我們倆》(The World of Us),與泰國女導演 Anocha Suwichakornpong 的《入黑之時》(By the Time It Gets Dark)組成。四部獨立電影分別藉由影像敘事,從迥異的路徑切入不同時空及世代女性的創傷書寫─《火》那年華漸衰的女子展露的累累傷痕,《鬼鄉》裡太平洋戰爭時期韓國慰安婦的苦難,或是《我們倆》中稚嫩而脆弱的女孩情誼,以及《黑暗將臨之時》1976 年泰國政府暴力鎮壓校園抗議事件女性倖存者的記憶。本文將簡介這四部電影,並結合導演訪談,逐一進行短評。

《火》:喃喃自語間的女性動能

在日本貴為國寶級演員的桃井薰,曾憑藉其優異的演技拿過大大小小的獎項,並與許多日本知名導演合作。2006 年她到荷里活/好萊塢參與了《藝妓回憶錄》的演出,從此便定居洛杉磯,並推出她的第一部執導作品《無花果之顏》。本次的獨立製作《火》,是她二度執導、自行演出的電影,改編自芥川賞得主中村文則的小說《銃》,講述一位年華老去的日本女子,在美國以性工作維生的孤獨故事。

由於經費拮据,《火》全片只花了五天的時間便拍攝完成,且絕大部分的場景都取自桃井薰本人在洛杉磯的家中,從擺設、道具到電影中的寵物,都由導演本人提供。本片的另一亮點是幾場女主角滔滔不絕地對著心理醫生自白的戲碼,桃井薰指出,這些片段並無經過事先排練,而是一個鏡頭就完成的即興表演,未經任何雕琢,相當出色。

桃井薰在《火》中那帶有些許瘋狂、輕佻又睥睨一切的神情,卻時而展現畏懼、遲疑、以顫抖的聲音娓娓道來女主角童年時因玩火而誤燒全家的悲劇,以及來美之後,受制於女性在白人父權社會中從屬的地位,且因其性工作者的身分而屢屢受辱所帶來的創傷,深深牽引著觀眾的神經。而她叨叨絮絮的語言具有懾人的力量,蘊含著強大的動能。起初看似無感、甚至以例行公事的方式處理女主角案例的心理醫生,在一次次面談之後,似乎也被女主角承載情緒的言語影響,使他原本平淡無奇的家庭生活掀起了陣陣漣漪。最後開放式的結局隱隱揭示著兩種可能─女主角畢生所受的傷慟將被治癒、或是更大的災難即將來臨,既可能是重生,亦可能是毀滅,巧妙地呼應了「火」在這部電影中的雙重意象。

 

《鬼鄉》:雙線創傷書寫與國族寓言

韓國導演趙正萊的新作《鬼鄉》,以雙線敘事結構爬梳歷史傷痛,一條回朔至 1943 年,再現當時朝鮮少女被日軍強擄至中國作慰安婦所遭受的凌虐和苦痛,另一條線則聚焦於倖存下來的韓國慰安婦,垂垂老去後於當代社會中面對的歧視與難堪。趙正萊導演談起十四年來籌備《鬼鄉》這部電影跌跌撞撞的過程,自 2002 年開始企劃以來,前後共修改了五次劇本,又因其過於沉重的歷史題材,而遍尋不著投資方與發行人,導演中間一度還因為收入短缺,被迫仰賴打工賺取生活費,最後拍攝《鬼鄉》的資金來源只能轉向網路集資。超乎預期的是,竟有超過七萬五千名的觀眾參與募資,使這部作品終於得以拍攝完成。在韓國上映後並獲得觀眾的極大迴響,票房甚至打敗數部荷里活/好萊塢大片。目前,導演並在籌備下一個拍片計畫──《鬼鄉十四年》(Spirits’ Homecoming: Fourteen Years),將這段艱辛的拍片歷程以紀錄片的形式讓觀眾看見。

導演最初是看到慰安婦倖存者、姜日出(Kang Il-chul)老太太在接受心理治療時所畫的畫作而深受啟發,才開始《鬼鄉》的構想。這幅畫叫作《焚燒的少女》(Burning Virgins),片中導演也再現了這段焚燒少女的過程,如實呈現日軍殘忍而令人髮指的行徑。而另一個極其震撼人心的俯拍鏡頭,先是描繪了日軍在軍營某個隔間內對慰安婦強加的暴行,接著將攝影機向上拉起,轉變成空拍的鳥瞰鏡頭,大規模地捕捉整個軍營、每間隔間內數十名日軍同時對女體進行的凌虐,把對日軍的控訴推向極致,展現出十足的戲劇張力。

電影的最後,過去和當代的雙線創傷敘事透過韓國薩滿教的信仰傳統鏈結起來,藉由通靈儀式,使當年在歷史悲劇中犧牲的韓國少女魂靈,能被召喚回鄉,與故土、故人相聚。如此獨特的創傷書寫,以描繪個人命運的方式,呼應了一則當代國族寓言──仍然盤旋於上空的日本軍國主義幽靈與韓國國族意識的持續角力──韓國慰安婦倖存者極力向日本政府求償與爭取道歉,至今只換得日本政府在韓國成立「和解與癒合基金會」負責賠償事務,卻規避了任何正式的法律責任,引發韓國民眾普遍的憤怒與強烈譴責。而導演正是想透過《鬼鄉》這部電影,喚起國際社會更多的關注,為韓國、甚至是亞洲其他國家的慰安婦發聲。

 

《我們倆》:日常寫意式的創傷療癒

曾以短片《芽》(Sprout)獲得柏林影展 Generation Kplus 單元最佳短片獎的韓國新銳女導演允佳恩,首部劇情長片《我們倆》以小女孩的純真視角,勾勒經濟條件懸殊的兩個女孩間友誼的開展與幻滅,並一併碰觸了單親家庭、隔代教養、階級差異、校園霸凌等敏感議題,揭示這些幼小心靈中可能隱隱作痛的創傷。全片敘事結構完整而情感真摯,果然不負眾望地拿下了本年度倫敦東亞電影節競賽單元的首獎,並且在今年的香港亞洲電影節放映。

《我們倆》兩位小女孩稱職而自然的演出,獲得觀眾的盛讚。對此,導演說明選角與訓練過程,由於她們都是從未演過戲的素人,於是導演花了一段很長的時間與這些「小演員」們相處,特別觀察這些演員們的實際個性,以此來修正並重塑她的電影角色,使這些角色與演員的性格更為一致。導演透露,自己在成長的歷程中也曾有過類似的陰影,因此拍攝《我們倆》,也是導演與自我對話、療癒創傷的過程。

而《我們倆》的場景在兩個小女孩的家中、學校和補習班間切換,並且以鏡頭輕描淡寫地掃過慣常的社區街角、文具店及小公園,寫意捕捉女孩們的行走、嬉鬧、衝突與情感變化,細膩體現了樸實自然的日常美學。最後以暗示兩個女孩可能相互理解的開放式結局作結,收得恰到好處。這部電影也讓人想起了 2013 年以黑馬之姿,拿下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新加坡新銳導演陳哲藝的作品《爸媽不在家》,同樣以孩童的視角出發,場景穿梭在公寓、社區與學校的日常路線間,鋪陳主角與菲籍幫傭間的情感。這兩部年輕導演的作品,皆以樸實而恬淡的鏡頭語言、完整的敘事結構,成功說出深刻、飽滿而具有張力的故事,為小成本的獨立劇情片作了最佳示範。

 

《入黑之時》:寓政治批判於魔幻寫實

泰國女導演安諾釵舒域察歌邦(Anocha Suwichakornpong)的《入黑之時》,是四部電影中敘事結構最為斷裂而複雜、影像風格最為實驗且抽象的一部作品。片中講述一位拍攝獨立電影的女導演,邀請她所景仰的女作家前輩、同時也是 1976 年泰國法政大學(Thammasat University)校園示威抗議受軍方血腥鎮壓事件的倖存者,來到泰國鄉間的旅社接受她的採訪。

當年,大批來自泰國各地的左翼大學生聚集在法政大學的校園,抗議軍政府的獨裁政權,並反對流亡美國的前獨裁者他儂(Thanom Kittikachorn)回國。原本和平的示威抗議,竟一夕之間變了調,被泰國軍方與右翼民兵組織聯手武力鎮壓,甚至動用私刑處決,最終導致上百人傷亡。這段黑暗的歷史,被泰國人稱為「血腥星期三」事件,至今仍真相未明。而《入黑之時》並不直接觸碰事件所造成的悲痛與創傷,而是透過電影中獨立女導演和女作家間一來一往的訪談,召喚過去的記憶片段,穿插部分奇想的影像蒙太奇,構建出一種隱晦的創傷書寫。

女導演舒域察歌邦承繼了泰國名導阿比查邦(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的敘事傳統,寓政治批判於魔幻寫實的鏡頭語言。其中一段影像蒙太奇,看似是電影中獨立女導演劇中劇的假想,實則以戲擬的方式再現了法政大學校園血腥鎮壓事件──上百名男女學生被迫剝去外衣,倒在地上受盡凌虐的駭人場面。另一段實驗性極高的蒙太奇,則是如科學實驗紀錄片般、捕捉香菇茁長歷程的縮時攝影,穿插泰國鄉間恬靜自然的風景片段。而過往的記憶碎片、當下與電影中人物奇想的畫面以非線性的方式交織而成,使整部片充滿詩意的隱喻符號,也讓人想起法國新浪潮導演高達 2014 年的作品《告別語言》中,那跳耀而拼貼的影像美學。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