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放映:此時彼刻】家庭錄像:個人、社會、媒介之間複合的重組過程

當2016年都走了過半之際,大家再次回眸1980年代的英國錄像,相距差不多三十多年的光景,沒有16:9,換來的大多是4:3的框框;沒有比真實更像真的數碼技巧,換來是模擬(analog)的複製與特效;沒有符合大眾胃口的敘事情節,換來的是顛覆的流動影像;沒有隨時隨地都可看到串流視覺經驗,換來的是典型影院放映。無論是那些年的流行文化或是離經叛道,相對來說,那些錄像作品無可置疑地已跟現行的影視文化唱反調,我們如何看待這段可一不可再的錄像年華?

家庭錄像 Home Taping

如果Punk是種較直接赤裸的曲式,Post Punk 就著重更完整的架構,相伴的亦有密不可分的錄像製作。今年「M+放映」的專題,引入「此時彼刻:後龐克時期的電影與錄像」(This is Now: Film and Video After Punk),為英國的Post-Punk era(後龐克時期)(1978-85)中的非主流錄像留下駐腳,放映一系列80年代英國獨立及非主流的流動影像及錄像作品,當中的《家庭錄像》(Home Taping)收錄共9齣由1980-85年出品錄像作品,當中包括Cerith Wyn Evans、George Barber、Gorilla Tapes等多位著名錄像/藝術家或團體製作的「扒片錄像」(Scratch Video)。

《Pop Dolphin》(Jeffery Hinton, c. 1983),圖片由藝術家及LUX提供

不談錄像,先從背景說起

「如果你不認識歷史,便不會知道任何事。正如你是一片葉子而不知道自己是樹的一部分」,已故作家兼製片人米高.基里頓(Michael Crichton)如是說。或許先從其背景說起,有助理解這些非主流的流動影像的生成,以及藝術家如何利用主流媒體來批判主流媒體自身的創作取向。

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初,英國可算進入另一個動盪的年代,無論在政治、社會、文化各種層面上都面臨重大改變。先不談有關種族、階級等複雜的社會結構問題,當時英國經濟衰退,戴卓爾夫人(Margaret Thatcher)自1979年上任首相以後,結束過往社會主義主導的局面,為英國揭開新右翼及自由經濟的一頁,其中主力縮減政府開支及放寬商業經濟政策(同期美國列根主治下亦有相類措施),商業主導的經濟社會結構日漸鞏固,這種「大商業小政府」的自由市場取向,正正影響全球經濟體的發展模式。在這個調整下,當時英國削減文化藝術及工作者的公共資助,此舉令一直受冷眼的當代藝術仿如雪上加霜。然而,社會在改革初期還是難以即時扭轉頹勢,但這個時勢到了1988年卻造就了「英國青年藝術家」(YBAs)急促冒起。

而另一邊廂,電視廣播這個大眾主流媒體卻為今後的視覺氾濫鋪路,其傳播的靈巧與便捷,以及視覺元素的直接資訊傳遞,造就了當年如新聞、劇集、MV等看似包羅萬的電視類型,這個巨型的資源庫卻是一體兩面,一來為大眾提供不同類型的資訊娛樂,帶動音樂發展,而另一方面,電視電影等主流媒介卻逐漸掌握大眾的認知範疇及意識型態,誰來操控那些資訊的形構與散播?在商業主導的主流媒介中,答案幾乎不言而喻。當年的藝術工作者,便在這種環境及精神面貌下自處及創作,錄像藝術運動「Scratch Video」亦在1980年代中期漸漸成形。製作人主要使用「現時影片」(found footage)及當時的攝錄技術進行複製、剪接,顛覆及批判當時的電視廣播。然而,在地球的另一面,臺灣藝評人王聖閎論當地的錄像藝術源流,提及1980年代以後,從科技的層面來看,家用錄像系統(Video Home System,簡稱VHS)或V8等便攜式的攝影機愈見普及,製作成本相對大幅下降,藝術家透過特效、剪接、重複、快轉、倒帶等技術,改寫建構錄像/流動影像的世界,這些技術成為藝術家重新構造世界與身體的便利創作工具[1]。由此可見,無論地域的差距,錄像藝術的思潮與操作顯然在同一個共同體上操作。

《Blue Monday》(Duvet Brothers, 1984),圖片由藝術家及LUX提供

家庭錄像 Home Taping(續)

回想我們1980-90年代,錄影機逐漸盛行,家庭錄影及租借錄影帶成為許多人心目中的集體回憶,它成為一種既平民且廉價的記憶工具,從錄製電視節目的過程中,記錄了社會那時那刻的狀況、事件、潮流外,更側性記錄個人的喜好甚至記憶,而這種未被梳理的意識,便可由Scratch Video具體呈現出來,透過選擇、挪用、剪接拼合及批判日常生活中主流媒介,這幾方面的取向無疑將一些屬於通俗文化的素材,放置到當代藝術及視覺文化的脈絡中。

今次放映的《家庭錄像》中的9齣錄像,除了關係密切的音樂元素與節奏外[2],導演還將原有電視廣播的內容經過複製、重拍等割裂成碎片般的影片,去除原有的內容與脈絡,然後再由剪接重組成為新的面貌與形式。《The Attitude Assumed: Still Life with Still Born》(dir. Cerith Wyn Evans, 1980),畫面特寫靜物花、胚胎,並將香水、廣告等流動影像重疊,道出了畫面(screen)即畫布(canvas)的視覺實驗;《Pop Dolphin》(dir. Jeffrey Hinton, 1983)挪用多個音樂單位如Joy Division、David Bowie、Culture Club、Sex Pistols等的音樂與錄像,有時配以商業廣告穿插cult/porn片,將美顏用品廣告與Cult片中的爛面鏡頭平行剪接為一個場景,成為另一種影像敘事,突顯錄像並無單一的訊息,它可以透過加工能得到不同的詮釋。此片最能代表如何將家庭錄像置於藝術實驗/實踐之中,顛覆主流媒體的視覺語言;《Blue Monday》(dir. Duvet Brothers, 1984)及《The Commander in Chief》 (dir. Gorilla Tapes, 1984)更是直接呈現出製作人對社會政治的感觀與斥責;《Tilt》(dir. George Barber, 1984)與《Art of Noise: Legs》( dir. George Barber and George Snow, 1985)純粹看那些視覺特效、錄像畫面扭曲並列,直指錄像中的虛幻,也不禁令人聯想到白南準的錄像世界。

被剪接過的影片既是電視廣播的另一類再現,也是藝術家的意念及內省意識的載體,亦可視為個人、社會、媒介之間複合的重組過程。

 注譯:

[1] 王聖閎:〈行為表演、裝置與錄像的模糊交會:從臺灣錄像藝術史書寫中的類型化問題談起〉,2014。

[2] 袁智聰:〈從樂迷角度來看M+放映 ──《此時彼刻:後龐克時期的電影與錄像》〉

 

「家庭錄影」放映資訊

日期:2016年7月8日
時間:晚上9時30分
購票:http://www.cinema.com.hk/tc/movie/details/8959

簡介:1980年代初,主流媒體宛如一座巨型資源庫,飽受顛覆之作的挑釁和衝擊。不論藝術家是以超八攝錄機拍攝電視畫面,還是以「搬字過紙」式複製錄影帶,均巧妙地選取和並置各式各樣的材料,藉以擾亂當代主流意識形態和創造出新式的視覺音樂。本放映場次收錄了多部「扒片錄像」潮流的經典作品。

放映作品:

The Attitude Assumed: Still Life with Still Born, UK, 1980, dir. Cerith Wyn Evans, 19 min.
Skinheads and Roses, UK, 1983, dir. Jill Westwood, 7 min.
Pop Dolphin, UK, c.1983, dir. Jeffrey Hinton, 23 min.
Tilt, UK, 1984, dir. George Barber, 6 min.
Branson, UK, 1983, dir. George Barber, 2 min.
Blue Monday, UK, 1984, dir. Duvet Brothers, 4 min.
The Commander in Chief, UK, 1984, dir. Gorilla Tapes, 4 min.
Art of Noise: Legs, UK, 1985, dir. George Barber and George Snow, 6 min.
Passion Triptych, UK, 1982, dir. Cordelia Swann, 4 min.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