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情愛、她的銀幕:2015年女性電影與女導演作品盤點

2015年是電影誕生120周年。在電影最初的二十年,女性電影人不僅在大銀幕上熠熠發光,在幕後也有女王級身份。1895年進入法國高蒙公司、次開始導演生涯的愛麗絲吉布拉舍(Alice Guy Blaché)是電影史上首位女導演,她從業早於法國電影之父喬治莫里埃,導演生涯從法國跨越到美國東部,持續25年,作品數百部,至今仍有60多部留存于世。

布拉舍於1908年聘用女演員露易絲韋伯(Lois Weber),並讓韋伯從1911年起做導演。韋伯1914年就拍成首部長片,從美東遷移到荷里活後,成爲電影界「最知名、最受人尊敬、最高薪」的導演,成績和名氣超越與其同時的美國電影之父格里菲斯。她的導演生涯持續15年,參與電影四百餘部,仍有21部留存。

從電影進入有聲片時代起,世界電影工業開始幾乎完全由男性主導,除了法國等極少數電影圈一直有至少一位重量級女導演坐鎮,包括荷里活在内的其他電影工業中,女導演都很難持續在一線工作。不過,銀幕上的女性形象、銀幕後的女性創作仍在進化,2015年還真可謂女性主導銀幕的一年。

愛麗絲吉布拉舍(左)和露易絲韋伯(右)

女性主導的銀幕

去年四月,有一百年歷史的荷里活業内雜誌《綜藝》登出了〈劇院總監們說2015年女性將統治票房〉一文。文章從《仙履奇緣》一片談起,預測全年票房都會被以女性為中心角色的電影所主宰。果不其然,到八月,美國《時代》周刊發表了〈今年夏天女性主宰的票房給我們的八個啓示〉,指出截止到八月底,去年最賣座的十部影片當中,七部以女主角為中心。其中Pixar首次以小女生作主角的3D動畫片《玩轉腦朋友》,表現尤爲突出,叫好又叫座。

即便男性主導的系列動作片,主創爲了突破類型片固定的人物關係,也創造了與以往花瓶角色不同的女性形象:原本陽剛十足的《末日先鋒:戰甲飛車》之中,女主角成功搶戲,使電影被稱讚為一部「並非起始於女性主義動機的女性主義電影」;聖誕檔上映的《007:鬼影帝國》之中,兩位「邦女郎」都在一系列危險之後,竟然還安然在生!此外,以往男同志題材電影明顯多於女同志題材電影,近年由一對女主角挑大樑的電影接連進入商業院綫:前年初上映的《接近無限溫暖的藍》,去年底上映的《愛是最大的權利》,和即將上映的《卡露的情人》,都贏得了不少藝術影院以外的觀眾。

《玩轉腦朋友》

《玩轉腦朋友》

到十月下旬,美國獨立撰稿人凱文歐姬芙統計出,在過去十年,以女性為中心角色的電影票房收入達到1.26億美元,超過男性角色主導的電影票房的0.8億美元的收入。大家能猜到,取代了《哈利波特》系列的票房翹楚,是以少女為主角的《飢餓遊戲》系列。《飢餓遊戲》的女明星珍妮佛.勞倫斯因此在25歲前就已經成爲全球票房最高的女演員。去年荷里活索尼公司被黑客攻擊後,泄露出勞倫斯比和她對手的男演員薪酬少了21%時,並且由此引發荷里活同工不同酬的論戰。勞倫斯也為荷里活一眾女演員發聲抗議。若沒有票房成績做後盾,恐怕荷里活一線女星們也不會集體抗議。《綜藝》組織八位著名女星座談之後,《紐約時報》對五十位女性電影人進行了訪問,結果美國平等雇傭機會委員會已經正式立案,調查荷里活薪酬制度中的性別不平等。

《飢餓遊戲》

《飢餓遊戲》

女性主創的電影

早在今年三月,美國最大電影節之一的翠貝卡電影節就宣佈,今年有三成劇情長片的導演是女性,打破了翠貝卡歷屆的記錄。七月,英國老牌業内雜誌《視與聲》(Sight and Sound)破天荒登出題爲〈一百部不該被遺忘的女導演電影〉的長文,歷數各國被遺忘的女導演佳作,其中包括的華語女導演作品有兩部:伍錦霞的《金門女》(1941)與黃蜀芹的《人鬼情》(1987)。此前紐約記者Alison Nastasi的「五十部基本女性主義電影」清單中,只包括許鞍華的《客途秋恨》和羅卓瑤的《愛在別鄉的季節》。

一直以來,電影行業都對於女導演存有嚴重偏見,認爲如果大製作請女人做導演,風險較大,寧可請沒有經驗的男導演,也不請有經驗的女導演。於是我們看到的統計數字,是去年全球最賣座的電影中,只有7%由女性導演。在這7%的女導演中,2014年才產生了首位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的凱瑟琳.畢格羅。這個成績激發研究者深入探尋這個問題,研究統計顯示,在電影合作中,性別偏向十分明顯:一半女導演會選擇與女編劇合作,而和女編劇合作的男導演只有8%。另外,在最賣座的700部影片之中,有27%的監製是女性;另有研究稱一旦女監製達到30%以上,女導演受雇的機會就增加到20%。

到2015年12月中,英國《衛報》發表了影評人馬克柯墨德「年度最佳十部電影」的清單,其中女性角色主導故事的影片共有七部:美國3D動畫《玩轉腦》、伊朗《女孩夜半不回家》、法國《女孩》、英美合拍《卡露的情人》、英加合拍的《布魯克林》、英國電影《謎之墜落》和《日落之歌》、以及日本動畫《輝耀姬物語》。這七部中,第二、三、六部分別由伊朗女導演Ana Lily Amirpour 、法國女導演Celine Sciamma和英國女導演 Carol Morley 執導。如女性主義電影研究的教母級人物朱迪絲梅茵在臉書中所說,這是我們十分歡迎的一份清單!

《女孩夜半不回家》

《女孩夜半不回家》

華語女導演的影響力

2014年是香港電影的百年華誕,記錄尋找首位女導演伍錦霞的紀錄片《金門銀光夢》也得到英美女性主義電影研究圈的認可,哥倫比亞大學將在2月份召開「伍錦霞和世界女性主義的新挑戰」會議,也是對誕生一百周年、去世四十六周年的伍錦霞的紀念!2015年11月鳳凰衛視也做了女導演專題,請筆者分析華語女導演的影響力,我提出看待「影響力」不能單以票房統計。目前整個華語電影工業,都在看内地電影市場,但是操縱這個市場的非電影的元素較多,很難客觀評判。

2015年並不是華語女導演們豐收的一年,但也有一些可以記錄在案的電影。張婉婷和羅啟銳繼《玻璃之城》、《歲月神偷》之後,完成他們香港三部曲的第三部:《三城記》。影片雖以成龍家族故事為主綫,但這也是香港很多家庭的故事。我在百老匯電影中心,看到激動的觀眾和來探望的張婉婷熱情交談,那真是十分動人的一幕。這個電影的劇本似仍有完善的空間,而它在内地市場的宣傳策略也似有失誤。陳麗英導演的《搏擊奇緣》不僅是香港最早開拍的3D電影,在内蒙、日本和香港三地拍攝,講了三女一男四位搏擊手的故事。3D電影拍攝技術十分複雜,但是《搏擊奇緣》去年於比利時舉行的第六屆3D 立體聲媒體節上獲得3D 動作片獎。這部影片還未能有效地宣傳,因而還未能讓更多觀眾欣賞。

《0.5毫米》

《0.5毫米》

令人感到鼓舞的,是臺灣導演陳玉珊執導的《我的少女時代》。這部電影在新加坡、馬來西亞、英國、澳洲、紐西蘭等地正在上映,我們還未能看到累計票房,但目前累計票房已經直追讓臺灣電影市場復蘇的《海角七號》和帶起新一輪青春片熱潮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值得注意的是《我的少女時代》的投資要比《那些年》小得多。這部臺灣電影在香港的成績也不錯,除了女性監製、導演、編劇們對於青春類型和少女心理的出色把握,恐怕還有完美青春片需要的結局:很多年後,愛依然還在等待。(相比之下,不論邱禮濤的《雛妓》、翁子光的《踏雪尋梅》,還是女導演陸以心的《同班同學》都是情緒走低、比較悲情的「青春殘酷物語」;雖然展現了我們在今天的香港所面臨的、需要批判的現實,而去電影院裏尋夢、懷舊的觀眾,通常不會為找不到出路、看不到希望的電影人物貢獻太多的票房。)

我今年看到的最好的一部女導演處女作,是安籐桃子自編自導的《0.5毫米》。這部196分鐘的電影在上海國際電影節上獲得最佳新導演獎的作品,被《綜藝》雜誌稱讚「同時擁有冷靜的精準和溫暖的怪異」,把一個真正匪夷所思的女孩和故事,拍得讓人感動,因爲導演給了這個女生足夠的堅韌與尊嚴。在香港,年輕女導演余景莉自「香港的女兒」、影星馮寳寳的部分經歷改變、並導演的鮮浪潮短片,值得注意。影片以幾乎唯美的攝影和美術營造了一個夢幻般的世界,情節中最爲有趣的段落要數幾位小演員對當年「童星」臺詞的演繹,而現實中馮寳寳寫自傳的情節也被編進電影,顯示出兩代女性(余景莉與馮寳寳)之間的溫暖關照。余景莉和陸以心都證明了自己作為導演的現場掌控能力,希望她們都能在香港繼續導演之路。

《泡沫時光》

《泡沫時光》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