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於藝與影──「M+放映」策展人馬容元訪問

談是次「M+放映」前,先說一點它的前世今生。

去年二月至四月期間,M+流動影像副策展人馬容元(Yung Ma)策劃了名為「M+進行﹕流動的影像」的放映與展覽活動。其時我帶著最大的疑問──電影被視為藝術作品的可能。影像在當代藝術發展裡固然佔著重要位置;但當我們熟悉的劇情片(feature film)與其他實驗作品一同被置放在專題展覽上,這便超越了平常的藝術展覽或坊間的影展,試圖叩問不同領域的流動關係。

今年,馬容元策劃了「M+放映」系列,每次均有不同主題,如月前探問城市空間的「形之所在」,以及最近配合「M+希克藏品」展覽,回溯中國當代藝術史的「四十年」,都依舊透過各種形式的影像作品,引發公眾思考影像與藝術的關係。

王小帥《極度寒冷》

跨界策展模式

「M+放映」系列承繼「M+進行﹕流動的影像」,放映場地依舊是油麻地百老匯電影中心,刻意將面向公眾的電影院取代傳統的藝術空間。而我們亦能藉此觀看絕少在戲院裡出現的影像類型,尤其是實驗與錄像作品。

電影與藝術的跨界策展,形成場域之間的越界關係。好像蔡明亮在台北北師美術館與廣東時代美術館舉辦的「來美術館郊遊──蔡明亮大展」,放映作品《郊遊》,成為亞洲地區的顯例。不少大型美術館如紐約的MOMA也設有影像空間,讓電影的場域擴展至美術館。「M+放映」也同樣切斷影像與美術館的緊密關係,在大眾場域裡將多元類別的影像歸納為「流動影像」放映,讓豐富的形式意義溢出文本,對照真實空間。

闞萱的《後感性:異形與妄想》

馬容元說到:「『M+放映』希望能因應每次不同的主題與方向,選取範圍廣泛的影像作品,不論是劇情片、動畫、紀錄片與錄像藝術等。這是我們希望貫徹下去的方向。所以往後也會選取更多不同類型的影像,可能會放映MV或廣告等。」因此「形之所在」選取了本地錄像藝術家馮美華的《她說為何是我》(1989)與內地藝術家曹斐的《La Town》(2014),超越傳統敘事模式,透過影像探索城市的虛實邊界;「四十年」則以紀錄片為主,好像溫普林的《七宗罪》(1989)與闞萱的《後感性:異形與妄想》(1999),通過藝術家的視角來爬梳中國藝術史。

「M+放映」的策展模式無疑是介乎藝術與電影之間。策劃方向不限於影像類型,更多是由議題與觀念開展,貫穿著藝術展覽常見的問題意識。馬容元也認為:「其實我不認為我是在籌辦一場影展。香港已有數量繁多的影展,而影展也有其特定的模式,有其重要性。在影展相對穩定與成功的模式下,我們是否可嘗試別種方式?例如本地影展主要放映劇情電影,所以我們並不會集中放映劇情片,而嘗試放映不同類別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將劇情片與其他類型的作品以平等位置看待。」

20160308 - 溫普林的《七宗罪》

刻鑿時代光影

畢竟在文化與感官皆由影像主導的年代,我們必須以影像來思考當下問題。「M+希克藏品」展覽透過作品展現不同階段的中國藝術,或曲折或直白,都一一對應時代。「M+放映:四十年」則立下碑石,通過斑駁的時代痕跡,繪出一條歷史行徑。

「這次的放映配合希克藏品展覽,以線性時間(chronological)開展,選映各個階段具挑戰性或象徵意味的作品。好像溫普林的《七宗罪》呈現了八九年重要的藝術展覽;闞萱的《超市藝術展》(1999)回應九十年代開始步入市場經濟。陶輝在2014年拍攝伊朗女演員的《德黑蘭的黃昏》,也呈現了中國藝術超越地域限制,發展出universal language的年代。」

馬容元說到每一次的放映,作品與作品之間也有幽微的關係與連結,從整個節目的結構上,也可窺探出獨有的目光,折射出蜿蜒的光影之途。這次放映以著名意大利導演安東尼奧尼的紀錄片《中國》(1973)作序曲,為整個主題落下註腳。「安東尼奧尼的《中國》雖非直接與藝術相關的影像作品,但它與時代有緊密關係。這次的展覽由七十年代中末期開展,我們希望能放映一部可展現那個時代感覺的作品,並且在時序上來說也由那時開始延續下來,及至八十年代爆發中國當代藝術。因此《中國》不論在時間與地點上也是序曲。」

安東尼奧尼紀錄片《中國》

安東尼奧尼以外來人的身份在文革期間親臨北京,記下紛飛時代裡的人貌。選映的作品從藝術家與電影導演兩種目光開展。中國第六代導演王小帥的《極度寒冷》(1997)敘述青年藝術家自殺式的行為作品;獨立紀錄片導演胡傑的《圓明園的藝術家》(1995)呈現藝術的邊緣位置。電影作品紀錄藝術的飄搖,創作者尤以自況──獨立影像與藝術在泥濘裡同生共滅。「對我來說,他們都是以影像作創作媒介,不會清晰地分割。而且像王小帥與胡傑,他們是電影導演,但也跟中國藝術圈熟稔。」馬容元說。

不難發現,除了創作者的視角外,作品形式也混雜了多種面向,從不同角度深挖歷史。「如果我們只以紀錄的方式去了解時代會比較單面向,故此紀錄片的作品也只佔一半數量。我們比較傾向往外延伸,因此有楊福東與陶輝的作品,更具想像性地展現時代。陶輝的《德黑蘭的黃昏》是藝術家錄像作品,與中國當代藝術史無關,但同時跳出我們熟悉的中國當代藝術的語境與框架。楊福東的《陌生天堂》(1997-2002)則遊走故事與非故事之間,深入藝術家的精神狀態。」

藝術家的悵茫沉積在歷史長河,就這樣,沿著幽幽的影像被銘刻下來。

 

* 劇照由M+提供

 

M+放映:四十年」

西九文化區 M+視覺文化博物館將舉行第二輪的專題放映活動,以「四十年」為主題,放映8部有關中國當代藝術發展的作品,呈現自上世紀70年代初至今40年間,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軌跡,並作為「M+希克藏品:中國當代藝術四十年」展覽的延伸項目。

「M+放映:四十年」將於 2016 年 3月 11至 13 日於油麻地百老匯電影中心舉行,呈獻7位知名電影工作者及藝術家的作品,包括《中國》(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七宗罪》(溫普林)、《極度寒冷》(王小帥)、《圓明園的藝術家》(胡傑)和《超市藝術展》(闞萱)等。

詳情可看︰http://www.westkowloon.hk/tc/newsroom/news/m-screenings-forty-years-reveals-history-of-chinese-contemporary-arts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