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武生》──一個青年藝術家的自白

《一個武生》是卓翔的第二部紀錄長片。四年前,他的《乾旦路》一嗚驚人,紀錄兩位青年的粵劇演員之路。顧片名而思義,那兩位被紀錄的粵劇演員,都是擔當「乾旦」這行當的,亦即是,男(乾)演員當旦(女)角。雖說,在香港粵劇界未至於沒有乾旦的存在,但選擇這條路,肯定艱難,固我亦曾以「行路難」來評論卓翔的《乾旦路)。乾旦這行當在香港固然艱難,紀錄片導演這取向也絕非易事。經過三年,卓翔終於交出他第二部紀錄長片,《一個武生》。

《一個武生》繼續延續卓翔對中國傳統戲曲的關注,也繼續他對藝術路上「行路難」的關注。上一次是粵劇乾旦,今次是崑曲武生。對於崑曲,不少觀眾或只知道白先勇主理的《青春版牡丹亭》,這套劇目,當然是來自湯顯祖的《牡丹亭》了。對崑曲較多了解的,或會知道湯顯祖的「臨川四夢」──《紫蕭/釵記》、《牡丹亭》、《邯鄲記》、《南柯記》。若有再多的,可能是《長生殿》、《琵琶記》、《桃花扇》……。然後,仔細一看,哪兒有武生的位置呢?主要的行當,還不是小生與花旦的愛情,又或小生到老生的入夢與出夢。崑曲中的武生──一如粵劇中的乾旦──是個邊緣人,而這紀錄片中的「一個武生」──楊陽──更是連演出機會都闕如的邊緣人中的邊緣人。

當然,紀錄片中展現出青年藝術家的孤寂是可以預期的,片名中的「一個」已經表示了那個孤道上的人。然而,這「一個」還負載了更沉重的意義。先說與他同時進江蘇省崑劇院的同學全都早已轉行,搭上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列車走向他方,而他也是團裡最後一個青年武生。不少鏡頭,拍著他在崑劇院中,都是獨身一人,練習,也是一個人。這是「一個」之第一義。然而,這「一個」不只於此。他有幸得到崑劇武生大師柯軍的賞識,指定他成為繼承人。這意味著甚麼呢?這並不只是說,有一個老師來帶一個學生,而是承擔著把崑曲這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延續下去的使命。這部分,柯軍和楊陽的拉扯特別叫人印象深刻:柯軍想像楊陽會滿心喜歡的領受,但楊陽卻沉默著然後說要回去考慮考慮。他那時正在想要退出劇團,另一邊卻是面對著他難以承擔的使命。影片當然無法取得他們師徒那場對話的片段,那畢竟已是多年以前的事。但導演平行剪接師徒各自複述這段事蹟,依然能帶出箇中的拉扯。這就是「一個」的第二義:他既是孤獨的一個,也是唯一的一個;他既是被選上的一個,也是決定承擔的一個。

導演不囿於對崑劇一般的想像。導演把開場與閉場都設定在現代小劇場的空間中。開場時,楊陽坐在觀眾席上,鏡頭在楊陽後邊,拍著他面對著小劇場上的五張紅色空櫈。上向射燈一開一關,在測試著不同燈光的效果。這「一個武生」,其實不只是「一個武生」,他也是小劇場的導演,自行製作/翻新崑劇的表演。至於台上的五張空櫈,怎會不令人聯想到善於運用舞台抽象符號的「進念」和榮念曾呢?「進念」也是楊陽和導演卓翔的一段姻緣,他們在那兒結識,卓翔在那兒發展出他想要拍攝楊陽的想法,後來楊陽帶著與「進念」合作的經驗,回到中國大陸,嘗試發出自己的聲音,嘗試以現代劇場的形式來翻新崑劇,嘗試跳出演員的限制,去創作,去監制,去與劇場的空間互動。

電影亦是閉於那個劇場空間,但這次不是排練了,而是正式演出。他在《319.回首紫禁城》中,演出崇禎一角,透過崑曲和現代劇場的簡約,作出自我的沉思:既是思考明末那個自殺的皇帝,思考歷史與末日感的問題(或許可與當下中國情景對照?),也是思考自身作為末路的「一個」這身分。紀錄片最後的五分鐘,剪接出他的演出,極為簡潔,卻極有力量。楊陽一聲聲的唱腔,所帶出的悲劇感,既是崇禎的,也是他自己的。他這個創作極為簡約,除了那五張紅櫈,就是演員一身素男的衣服,還是他自己腳上唯一一個看到與崑戲服有關聯的鞋。就在他/他所演的崇禎上吊之前,他/他所演的崇禎把鞋脫掉,捧著,一刻,兩刻,三刻,四刻,五刻,然後,影片就在此完結。卓翔在一次映後談也說得很好,原本的劇,還有崇禎自殺的片刻,但他沒有放進去,他只停在那捧著戲鞋的一刻,至於到底下一步如何?還沒有人知道,導演不知道,觀眾不知道,恐怕連楊陽自己未踏出下一步之前,也是不知道。是故,片名的英文為「My Next Step」,也是在呼應這個結尾吧。

卓翔不只善於說故事,對鏡頭的位置也是高度自覺,自覺鏡頭是要與楊陽同調同步的。也是開場不久,影片就拍攝楊陽在台上練習,一般的拍法,很無意識地就是把攝影機放在台下,從台下拍著台上的楊陽彈跳旋轉。但卓翔卻不如此,他選擇把攝影機放在台上,從台後往觀眾席處拍,拍著楊陽對空空的觀眾席跳躍。每每拍攝台上的楊陽,卓翔都很有心思,到底是從楊陽的角度看,還是從觀眾的位置看,他都深思熟慮的。不單如此,他的音樂找了許敖山來合作,也是別出心裁,尤其是在影片中運用了巴哈《郭德堡變奏曲》,用得恰度好處,從聲音上把中西的古典美學放在一起,互相衝擊,一如楊陽把現代劇場概念放到崑劇去創新。這也是為何卓翔是如此叫人極為期待:聞說在這紀錄片後,他會拍攝台灣某種傳統戲曲形式的紀錄片。若能成事,這三部片將會形成三部曲,看出兩岸三地傳統戲曲行路之難,與可能。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