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 the odds be ever in your favor; 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星球大戰:原力覺醒》

《星球大戰》(Star Wars: Episode IV: A New Hope,1977)是神話。本來想拍真人版《飛俠哥頓》(Flash Gordon),無奈談不成版權,佐治魯卡斯(George Lucas)重新構思,自創科幻史詩,本來各方皆不看好,最終成為電影史上最賣座的系列,這當然是神話;《星球大戰》原初的構想是以太空為舞台的西部片,第一集的世界觀尚未完整,後來踵事增華,講的已不單是正邪相爭的英雄故事,既有東方式神秘(如原力和光劍),也有希臘悲劇的元素(如宿命的父子關係),無疑很有神話味道;《星球大戰》之前,荷里活尚未有很清晰的 blockbuster 概念,相關的行銷策略也未跟上,《星球大戰》之後,同類的製作如雨後春筍,玩具、動漫、遊戲以至各類型的創作收入億萬,佐治魯卡斯單憑相關的版權費已足以成為巨富,這又是一則商業神話。這些都是影迷熟知的事了。

神話原型,流傳千年,早已深入我們的文化骨髓,循環、變化、重現,始終不失感染力;《星球大戰》雖只三四十年歷史,在電影業的神話地位卻彷彿上古傳說,屹立不搖,一連七集,部部賣座,問題是,電影神話「萬變不離其宗」與「翻炒食老本」的界線到底在哪兒呢?

這幾乎是討論與評價《原力覺醒》的核心問題,甚至是唯一問題了。《原力覺醒》的故事結構與情節發展幾乎全脫胎自原版《星球大戰》,已非秘密,何況影片公映已兩個星期,死忠必已乖乖捧場,本文也不避劇透,不過此處卻也不必逐一細數新舊版的相似/相承處了,這方面的功夫,星戰迷一定做得非常仔細,在網上也不難找到這些資料,無需再作文抄公。我真正感有趣的地方,是影迷們到底如何看待「熟口熟面」的問題?《明報》這兩篇評論可作概括︰

家明〈《星球大戰:原力覺醒》不離其宗〉︰「相隔近四十年,《原力》跟《星戰》比起來,人物發展、故事橋段、結局高潮的大同小異,看官絕對可批評 Abrams 欠缺新意,什麼都來得熟口熟面,旨在不想得失系列的萬千影迷。不過中聽一點、站在製作人的角度看,萬變不離其宗,也可當作是生命的輪迴。太陽下無新事,生命本如此,如有雷同,實屬不幸。兩代不和,下一代要走父輩相若的路;有的不磨練不成器,有的不被打倒不知恥。人各有其命,『星戰』幾個家族、幾代人的遭遇,說穿了不過因果循環。看來,他們的愛恨情仇,還不只由《原力》開始的三部曲,將永永遠遠的輪迴下去。」(2015-12-20)

這是從創作者的角度作考量了。這樣的輪迴循環,是生生不息的創作泉源,還是自我重覆的生產怪圈,從這角度看,似乎難有結論。

馬傑偉〈新《星戰》 星戰迷收唔收貨?〉︰「我與世侄女看電影,問她收唔收貨,怎料她斬釘截鐵說﹕唔收貨!只有三點抵讚,選新女主角演覺醒中的武士,十分討好!白兵有變節黑人也是明智之選(白兵 figure 好賣,人性化之後可開拓更大市場)。最可觀是美術設計現代化了。三個讚之後,是一百個彈,仲加幾錢火滾。她說,今回編導不思進取,討好星迷過了頭,百分百 play safe,將星戰大橋『自抄』一次,由頭到尾都係舊料──死亡星翻炒,只不過是放大十倍。父親情結翻炒,只不過是殺了福伯因為他價錢貴,下集用不起佢。船是舊的、武器是舊的,那台死亡星最嚇人的超級光炮也是舊的,連最後爆開保護網轟炸死亡星核心也是舊橋。今次辣妹武士,也如 Luke Skywalker,兒時被棄,在危險困局中醒覺自己內心的原力,今昔一模一樣,只不過今次更兒戲,她在最後決戰時,閉一閉眼就可以『download』武士法力……」(2015-12-25)

新生代的影迷,尤其是未經原版三部曲洗禮的,則大多表示「唔收貨」。未來的第八部、第九部,票房高收,絕對是意料中事,但倘再不能推陳出新,這個電影神話,再過三四十年後看,地位似乎就未必那麼牢固了。

我自己的看法呢?我熟悉的星戰迷,對《原力覺醒》基本上都是「收貨」的,雖然新意不多,但依然看得興奮,有些甚至會用「承傳」來形容《原力覺醒》對原版橋段的複製。我不是星戰迷,雖然對這類天馬行空、刺激過癮的科幻特技片向來沒有抵抗力,一開畫,還是搶著去看了,然而始終無法接受劇情的粗疏漏洞與人物的突兀變化。事實上,在聖誕節我一口氣再看原版星戰三部曲,縱使明白星戰不是嚴謹的科幻或嚴肅的戲劇,許多不足處馬馬虎虎放過就好,但無奈瑕疵實在明顯。不久前友人在《信報》寫了一篇回顧,其意見我是非常同意的︰

嚴尚民〈佐治魯卡斯與原力 星球大生意〉︰「就演員的表現、編劇層面看來,(原版)《星戰》其實非常平庸,只要看一兩次,不難看出電影的漏洞。男主角馬克漢米爾(Mark Hamill)演技平平,劇本的情緒處理更令人失笑,天行者盧克(Luke Skywalker)看着養父母死了,燒得體無完膚,傷心不到 30 秒,便恍若大徹大悟,跟隨他的 Uncle Ben 歐比王肯諾比(Obi-Wan Kenobi)離去,接受訓練,成為絕地武士;當盧克看着師父被黑武士(Darth Vader)一刀兩斷,傷心了一會兒,擊落緊隨的 Tie-Fighter 戰機,又竟然會高興得大聲呼叫, 這些情緒上的不連貫,作為一個《星戰》迷,只當小疵不礙事,但從戲劇角度看來,人物只為劇情服務,查實都幾膚淺。」(2015-12-17)

《原力覺醒》最令人「驚喜」的,就是這圓滾滾的可愛機械人吧。

我不認同《原力覺醒》是「承傳」,不是因為情節沒新意(除了商業因素,我明白原版的人物關係有多重意義,其愛恨情仇多少有永恆性),而是相隔三十年,在寫情方面竟然沒多大進步,原版的突兀變化竟然依樣複製,未能揚長補短,這樣的「輪迴」,只能算是「因循」而已。黑人白兵甫出場就忽然「覺醒」,毫無鋪墊,比原版天行者盧克的轉變更荒謬;新黑武士的內心掙扎,毫不深入,長橋弒親一幕倘若仍能「動人」,依仗的是觀眾對其傳奇父母多年來的情意以及對星戰這個弒父主題的認同,自身並不完足(當然其身世與成長尚待後兩集才揭曉)。即使不談人物性格,只看正邪大戰的劇情,《原力覺醒》最大的問題,是現在的荷里活動作片根本已忘記「驚險」為何物,當年行之有效,不代表今天也可照搬如儀,當「危機」吹噓得那麼大(「死星」這設定其實很過時。一招即可毀滅星球的死光?發炮後死光瞬間即至對方只能瞪眼等死?這樣的設定既不符科學,也使雙方沒有其他佈局博奕的可能,劇本難免單調,反觀日本動畫《機動戰士 0083》以至小說《銀河英雄傳說》的相類設定和情節,佈局上可細緻豐富得多),「解決」方式卻如此匆匆又兒戲(死星表面上銅牆鐵壁,卻每一次都一擊即潰,那也太好笑了吧?),沒有真正的起伏變化,趣味自然大減。又例如《原力覺醒》故事最大的懸念——傳奇天行者到底身在何方?其實這根本可留待下一集才慢慢鋪排,現在終幕匆匆幾個鏡頭,如非有經典配樂襯托,那幾個旋轉上升的鏡頭陳套急促,其實無甚「傳奇」氣派,自是令人感到可惜。

同是今年公映的《007︰鬼影帝國》(Spectre,2015),導演森文迪斯(Sam Mendes)試圖回歸占士邦昔日風格,影迷們卻不買帳,誠然《鬼影帝國》的故事頗多漏洞,新八爪魚黨的設定更相當兒戲(包括一人高高在上的奸黨,就與前幾集所講的現代恐怖組織的編制難以接筍,基地成員對首領作希特拉式敬禮的一幕,也頗顯滑稽),但演技(全都是既有外表也有實力的知名演員)、攝影、調度(例如一開場那個接駁流暢的偽長時間鏡頭)仍屬可觀,至少是合格以上的水平,相反,《原力覺醒》回歸星戰傳統,劇情同樣粗疏,影迷們的反應卻沒有《鬼影帝國》負面,只能說「原力」威力驚人了。評論《星球大戰》系列,始終很難脫出其神話般的影響力。

這兒刻意不提《原力覺醒》的特技,一來這不是筆者熟悉的範疇,二來星戰電影雖然一直是電腦特效的領頭者,但今天技術一日千里,再頂尖的特技,如沒有個人特色,已難有當年的震憾效果,《原力覺醒》的特技無疑做得出色,但也難獲得掌聲。事實上,《原力覺醒》不單劇情有問題,調度上也乏善可陳,特技華麗也難以補足。話說回頭,其實原祖三部曲真正拍得出色的只有《帝國反擊戰》(Star Wars Episode V: The Empire Strikes Back,1980),畢竟這一集的導演艾雲基舒拿(Irvin Kershner)技藝嫻熟,相比創意高於導技的佐治魯卡斯和其時功夫尚嫩的《武士復仇》(Star Wars Episode VI: Return of the Jedi,1983)導演李察馬昆(Richard Marquand)都優勝一籌。J. J. 艾布斯雖然拍過幾套賣座影片,深明科幻特技片拍法,其飛船戰機穿梭來去倏忽追逐的場面,奇遇星空,不能說不流暢刺激,但也是僅止於此,至於其他文戲和打戲,構圖、動感、氣勢,盡皆平平,難以使人印象深刻。例如星戰重頭戲光劍大戰,雖說今集正邪雙方都「年少輕狂」,功未成藝未熟,大戰氣氛缺缺,但那場森林決戰打起來始終難言精彩。試看看前人的拍法︰

黑澤明《戰國英豪》(The Hidden Fortress1958


戰系列乃從黑澤明名作取經,人盡皆知,我們就先欣賞大師的手法。這一場比武歷時甚長,先不論三船敏郎和藤田進的演技、氣勢和功架,單看黑澤明的調度,已是享受。雖然兩人兵刃相交不多,但分鏡仔細,角度豐富,配合兩人多次交叉換位,自成動感,看打戲,其實不一定要嘭嘭嘭嘭地不停接招換招,拳腳相交前的靜默才更令人緊張,再者這一幕前後景同樣清晰,後方的觀戰士兵既豐富了畫面,其緊張兮兮、進退不前的模樣也突出了兩人萬夫莫敵的勇態,這就是大師手段。

《星球大戰》(Star Wars: Episode IV: A New Hope1977

到了《星球大戰》,原力光劍首次對決,其實不甚精彩,阿歴堅尼斯(Alec Guinness)演技雖好,遲緩的身手終無高手風範(只能說劇情上他也確已年老力衰不如黑武士),但無損其代表性。佐治魯卡斯的分鏡固然有師從黑澤明之處(例如那些交叉換位,又如後景白兵們的對襯),始終欠其準確、銳利、豐富。不過當已呈敗象的歐比王看見天行者前來,決定「立地成佛」,那一個企位和構圖(見下圖),仍見心思,只見黑武士背向畫面,黑氣陰暗,歐比王正向觀眾,白光明耀,其代表的正邪對立,就清晰地代表了電影主題。

《帝國反擊戰》(Star Wars Episode V: The Empire Strikes Back1980

這一集天行者與黑武士的光劍大戰,最是經典,打得精彩,也揭示了其身世之謎,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這一戰天行者與黑武士有武打也有文戲,兩人且鬥且走,換了兩三個場景,比較複雜,此處不一一細析,但單看此一構圖,藍光中兩個漆黑剪影在煙霧裡對決(也突出了紅藍光劍之色,加強了其正邪比喻),氣氛肅殺,明暗輸贏,難以預料,人物以外簡單幾根橫斜欄杆,以幾何感豐富畫面,也是精彩。

《星球大戰:原力覺醒》尚未有影碟,無法擷圖細述,但心水清的觀眾,看見新作這些畫面,雖然「熟口熟面」很親切,但仔細處無疑與前人頗有差距。先不說動作設計(這方面總難與我們的武俠片媲美),但單論燈光(明暗對比不夠強烈)、背景(就一片凌亂的森林,有時遠景又甚模糊)的心思,對陣的企位和鏡頭的角度(一如 J. J. 艾布斯的慣技,動態為主,較少靜默的時刻,相對就沒少了伺機、蓄勢等細節),可細味的空間就不多,只能說飄飄白雪與陰暗色調頗增添了沉鬱感吧。(J. J. 艾布斯還說受到泰倫斯馬力啟發,那則報道一出,不少影迷立即廣傳恥笑)

這樣說,《原力覺醒》是否就全無值得讚賞之處?影片固然令人失望,實在也不能稱劣,其敢用新人的作風就很值得學習(香港在這方面就保守得令人絕望),以女性和黑人為主角,既為「政治正確」,也令觀眾很有新鮮感。特別是黛絲烈尼(Daisy Ridley),這位新晉女星既有姬拉麗莉(Keira Knightley)的美貌與氣質,也有後者日漸褪色的勇悍、獨立感覺,有膽色有智慧,上位可期。阿當戴華(Adam Driver)頗有演技,卻非傳統型格小生,過往又演過不少滑稽好笑的角色,當他脫下黑頭盔的一幕,難免令人失笑,但這也不能全怪他,《原力覺醒》的劇本將他寫得如同暴躁街童,毫無奸帥、大將風範,弒父一幕又寫得表面,彷彿為劇情而殺,非出於內心掙扎(這場戲的美術設計也甚劣,腫黑瘀紅又無科幻感,與經典的 “No, I am your father” 一幕比較,明顯是兩個層次),但願後兩集有更深入的描寫,挽回觀眾的心。如果我們再往深一點看,《原力覺醒》的新人策略,除了新鮮感,還可為我們帶來甚麼意義?

Star Wars, Disney and myth-making by The Economist: “What explains the power of all this modern-day mythology? There is more to it than archetypal storytelling, clever technology and powerful marketing. In part, it may fill a void left by the decline of religion in a more secular world. But it also provides an expression for today’s fears. The original “Star Wars” film, in which a band of plucky rebels defeat a technological superpower, was a none-too-subtle inversion of the Vietnam war. The Marvel universe, originally a product of the cold-war era, has adapted well on screen to a post-9/11 world of surveillance and the conspiratorial mistrust of governments, large corporations and the power of technology. In uncertain times, when governments and military might seem unable to keep people safe or stay honest, audiences take comfort in the idea of superheroes who ride to the rescue. Modern myths also have the power to unify people across generations, social groups and cultures, creating frameworks of shared references even as other forms of media consumption become ever more fragmented.”(2015-12-19)

Nothing can stand in our way, I Will Finish What You Started
Designed By Callum Parish
這張非官方海報,可比影片裡的構圖醒目多了

除了上述「求英雄打救」的社會心理啟示,《原力覺醒》對我們最明顯、最實在的啟發,就是香港人近年念茲在茲的──新舊交替。年輕一代無法擺脫上一代的宿命,背負著高牆般的惡勢力的罪(如同黑人白兵第一幕沾手的鮮血)、受抑於前人的不合理期盼(新黑武士試圖完成前代黑武士的空虛霸業而失去自我)、困害於社會積壓日深的弊病(女主角的出身幾近奴隸,和上一代天行者比起來,星際間的貧富懸殊顯然更見惡化),要衝破「老大哥」First Order 的掣肘,同建自由新天,的確唯有自我「覺醒」,充實身心,聯合起來反抗強權。從這個角度看,《原力覺醒》理應與《飢餓遊戲》(The Hunger Games)等近年大熱的年青小說/電影對照並讀,事實上當《原力覺醒》的預告片推出時,其對白、氛圍、故事(同樣講年輕女性領袖起來反抗極權),不少網民都說以為在看新一集《飢餓遊戲》呢。May the odds be ever in your favor;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 原文刊於作者網誌,承蒙作者允許授權轉載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