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未能舉行的香港電影百年慶典

2009年之前,曾有學者認爲香港最早的影片是《偷燒鴨》,完成於1909年。後經考證,確信黎北海、黎民偉兄弟在美籍攝影師萬維沙幫助下,於1913、1914年間拍攝的《莊子試妻》為香港最早的電影。月前,澳洲電影史學家、與羅卡合著《香港電影跨文化觀》的法蘭賓,給電影服務統籌科去信詢問:「2014年是香港電影一百週年 ,為什麼我們還沒有百年慶典?」現在2014年已經過去,仍舊沒有回復。經常在香港電影資料館參加活動的朋友,可能一直都在學習、紀念,但是出了西灣河,很難得感覺到這些小眾活動的影響力。

我看到法蘭賓的公開信時想:香港近兩年社會問題很多,大家似乎沒有太多精力關注香港電影。但是想到香港電影創作最活躍的年代,也都是動蕩、對峙的年代,又覺得電影的百年慶典不但重要、而且必要。電影令香港這個地方在全世界廣爲人知,從1949到1999年間,香港本土電影工業在亞洲的票房可以抗衡荷里活的票房,這是很多民族電影工業都沒有的驕人成績。同時,正因香港電影商業化程度高、作品質量魚龍混雜,學者們在這五十年間沒能給與香港電影以足夠的研究。到1997年前後,這個局面有所改變,但回歸之後,隨著本土電影工業下滑、從業人員北上,以及内地電影票房的迅速爬升,香港電影研究再次陷入困境,政府也不重視。

《香港電影跨文化觀》

於文化身份的問題,香港人糾結了幾十年;關於什麽是「香港電影」,大家也眾説紛紜。但是比較受到一致認同的説法是,七十年代香港經濟起飛後,尤其1979年前後電影新浪潮崛起時,「香港電影」的概念才取代了以往的國語片、粵語片。三十多年來,香港影評人、研究者不斷努力,電影資料館的口述歷史出成了系列,綜述早期電影史的著作也有幾部,不過比較完整的編年史還未出版。我認爲香港電影歷史書寫的最大困難,應該也是它的最大特點:流動與跨界。也就是說,要研究香港電影,不但要懂得國語、粵語、英語,還要把視野放寬的香港周邊,甚至太平洋彼岸。前文提到的《香港電影跨文化觀》就是一次可貴的嘗試。

這裡我擧一個例子來説明。1914年9月24日,第三代華裔女性伍錦霞出生在舊金山。1936年,她帶著自己在荷里活監製的粵語聲片《心恨》,跨洋到達香港,在隨後一個月中,影片大受歡迎,戎裝的「霞哥」也成爲香港媒體的寵兒。1937年初,伍錦霞又自執導筒,完成了《民族女英雄》,獲得了「中國第一位女導演」的美稱。首次導演的成功讓她獲得四家電影公司的邀請,在其後兩年裏又分別有四部電影在港粵上映:《十萬情人》(1938)、《妒花風雨》(1938)、《一夜夫妻》(1938)、《女人世界》(1939)。伍錦霞在港時,剛好遇到香港電影的首個黃金時代:1937年8月電影之都上海已被日軍佔領,但太平洋戰爭還未開始,上海影人、美籍華裔影人紛紛來港,促成電影的繁榮,錦霞靠兩部愛國電影奠定地位之後,連拍四部社會諷刺劇,都獲得成功。

1939年深秋,因爲二戰在歐美戰場全綫爆發,錦霞在家人和美國政府的催促下離港。回美後,她又在美國拍攝了四部粵語片,全部都在美國華埠上映,並回流香港和東南亞。這四部電影中,《金門女》(1941)啓用了三個月大的李小龍,《藍湖碧玉》(1946)啓用了薛覺先劇團的名旦小非非,《虛度春宵》(1948)把美國女作家關於婚外情的暢銷小説搬演到華人社區,《怒火情焰》(1949)則是首部在夏威夷拍攝、並有土著參演的華語電影。如果我們認可錦霞是香港導演,那麽她為香港電影創下了許多世界第一,今天我們可以毫不誇張地稱她是愛國電影、女性電影、跨國電影、跨性別電影的先鋒,而她的影片也為香港電影增添了奇光異彩。

伍錦霞在她1970年去世後被人遺忘了二十五年,直到1995年被荷里活業内雜誌《綜藝》當時的首席影評人麥卡錫重新發現。像她這樣跨界的影人,似乎注定會被中、美兩邊的電影史遺忘,希望香港電影可以從此接納她的故事。很多人並沒有真正認識伍錦霞作爲「第一女導演」的意義,但我想說,如果說黎氏兄弟是香港的電影之父,那麽錦霞則引領了香港電影女導演的脈絡。在她1939年深秋離港前,香港本地女導演尹海靈已完成她短暫的片場學徒生涯,開始作爲導演在香港拍電影。二戰後,兩人的名字曾一同出現在報刊的標題中。伍錦霞共導演十部粵語片,尹海靈也不示弱,導演了八部作品,但編劇數量超過伍錦霞。1947年尹海靈完成可能是她最後一部作品《海外征魂》之後,伍錦霞還導演了《怒火情焰》和《紐約碎屍案》(1961)。在錦霞徹底退役之前,香港女導演任意之已經導演了超過十部電影,並最終以19部影片的記錄、於1972年結束了導演生涯。此前,唐書璇已經完成了她的藝術片《董夫人》(1970),而與她同時的朱楓和高寶樹都是知名女導演。她們未曾退役時,許鞍華已經執起導筒,至今基本保持了一年一片的拍攝進度,是香港拍片最多、獲獎最多的導演之一。比她稍晚開始導演、成績有目共睹的女導演還有張婉婷、陳安琪、羅卓瑤、張艾嘉;1997年之後成績突出、至今仍在創作的女導演則有林愛華、黃真真、黎妙雪、麥婉珊;2005年之後的新生代女導演中麥曦茵、曾翠珊成績最爲卓著。

《董夫人》

縱觀世界電影歷史,香港電影最爲驕人的特點,除了票房的號召力以外,還有其女導演的群體:女性脈絡的延綿不絕、她們對於性別與文化界限的跨越與表達,才是香港電影真正超過荷里活電影的地方。我在過去十多年對各國女導演的研究中發現,只有香港,擁有一條從1937年的伍錦霞開始、沒有間斷過的女導演鏈條;而在所有女導演的群體中,只有香港女導演幾乎全部受過高等教育、並且超過九成具有跨文化生活和學習的體驗。女導演們會不約而同,把自身成長經歷和對於異域文化的體驗植入電影作品中,而這些電影則成為對於身份與性別的討論的重要文本。而這一切,不論是歷史的偶然或必然,都起始於香港第一位女導演伍錦霞。

這幾年香港社會環境的動蕩,我們有太多的理由,遺忘香港電影的百年慶典,但是遺忘的後果,可能就是香港電影的最終消失。我從九十年代初留學的時候,在加拿大的華人鋪子裏租香港電影看,到最近十多年住在香港看香港電影變遷,我仍舊對香港電影抱有信心。這十年間,在奮力打撈香港電影瑰寶的同時,我愛上香港電影自由、爽直的性情。從2009年至2014年,經過九個版本的嘗試,我和監製羅卡完成了追尋錦霞的創作與時代的紀錄片《金門銀光夢》。雖然影片可能給觀眾提出的問題多於回答的問題,但總算是給香港電影和錦霞的百嵗誕辰送上一份禮物。

* 最新消息:最近,雙語(英語、粵語)對白、兩文字幕的《金門銀光夢》的香港版DVD已經完成,大家已可於書店、音像店,學校、機構訂購教育版,也可以直接聯係製片公司:藍后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電郵 [email protected]


標籤: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