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卡談《中國學生周報》──1960年代文藝/電影風尚

生活在21世紀這個資訊爆炸,物資豐富的年代,人們會通過寫小說或短句在社交網站上抒發自己的情感,可供消遣時間、宣洩日常不滿的場所多不勝數。羅卡歎息在20世紀60年代,自己還是年輕人時,生活十分苦悶,受到六七暴動的影響之餘,又缺乏物資條件和文娛活動,社會因而出現叛逆和暴動的情況,而當中有部分青年人則以文藝的方式在《中國學生周報》中發稿宣洩。

羅卡在嶺南大學人文學科研究中心主辦的「60風尚──《中國學生周報》影評十年」講座中指出,當時的大學生和知識分子害怕中共會抹殺中國文化,因此團結自發建立了友聯出版社,並且創立了第一份期刊:《中國學生周報》。他們希望能夠將中國的文化保留和現代化,並且努力學習西方的民主、科學、自由和人權。他們相信《中國學生周報》能夠反映學生的心聲,藉此把各地學生連成一氣,加強文藝的溝通和交換意見,培養人們閱讀的興趣,共同探索中國文化的道路。

講者羅卡(中)

羅卡當初是如何進入《中國學生周報》擔任編輯一職的呢?他笑言當時本來是打算報考羅富國師範學院以取得教師之名,這是因為教師比編輯的薪金要高出幾倍。而正當以為自己能夠高中時,卻被質疑他的政治有所傾向。經過了解原來是之前羅卡參與被視為右派的友聯集會時受到監視,而身為老師是不可以擁有思想的傾向的,以免影響學校的政治中立。就這樣,港英的逼害間接導致羅卡不能成為教師,陰差陽錯地擔任了《中國學生周報》的編輯。這也說明了,當時的社會氣氛十分緊張,年輕人所有參加的活動會被監視和記錄,而擁有集會記錄的人士就不能在政府的機構中工作。

台灣的來稿促進了《中國學生周報》最初十年的發展,瓊瑤甚至鄭愁予等這一類著名作家都有來稿和約稿。羅卡直言由於《中國學生周報》的稿費較台灣的高,而且作者也能讓編輯在香港順便在當地購買一些書和日用品夾雜著稿費一起寄回去,加上香港言論自由度高,一些關於淪陷時期和國共戰爭等不能在台灣發表的議論都能夠在香港暢所欲言,所以台灣的作者都很踴躍地投稿。這也令《中國學生周報》充當了香港和台灣兩地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樑,對於本地的文藝青年而言影響重大,不僅刺激了他們的創作,而且還豐富了他們的見聞。

《中國學生周報》的園地公開對比起現今的報刊來說實在難能可貴,除了一些約稿和科學的欄目以外,十二版中至少有八版是公開的。羅卡笑言,由於當時《中國學生周報》的園地公開,形成了名作家余光中、唐君毅、瓊瑤和初中、高中學生作品被排列的罕有畫面,大家無所謂輩分高低,一起投入文藝的討論之中。而當時的編輯就像教師一樣會替中學生改稿,甚至會和作者寫信交流,指點作品的錯誤,還會閒話家常。如此,《中國學生周報》培養了不少文藝青年。

1960年代香港的文娛活動十分缺乏,看電影成為當時多數人的消遣,電影世界活生生,生動而充滿想像力,令人易於投入。由於當時社會的氣氛,評論電影內容多以引導人向善,為人指出正確道路為主。大概在1963年前後,年輕人有餘力購票入場看電影,年輕人較重視表現手法多於內容本身。文藝青年紛紛投稿《中國學生周報》的電影版,表達對電影的看法,他們並不是著眼於電影的意識形態或情節內容,轉而重視當中用字、電影的表現手法等。

雖說當時香港不少人十分崇洋,認為外國電影必然比香港電影出色,但實情是這樣嗎?羅卡坦承在藝術性和表現性看來,外國電影一直拋離香港電影。他指,當時《中國學生周報》的電影版十分推崇西方的電影,無論是對西方的新浪潮,還是對荷里活的類型片,人們都較用心地分析和討論。對比之下,電影版對香港和台灣的電影並不十分重視。當時的觀眾由於受西方現代的電影影響,加上冷戰的影響,使他們對港台電影眼存偏見,認為兩地的電影只著重政治和情色。然而羅卡指出,台灣和香港也有不少電影值得研究,就本地來說,例如曾獲選參加法國康城影展的《倩女幽魂》、還有榮獲第六屆亞太影展大獎的《江山美人》、以及獲得金馬獎最佳影片的《梁山伯與祝英台》、《天仙配》。只是由於1960年代獲取資訊的渠道相對缺乏,人們只重視西方影片,而錯過了本地出色的作品。

1960年代香港的電影製作,主要是邵氏和電懋兩間電影公司的龍虎之爭。電懋的風格走向城市化,注重本地市場,邵氏的文藝政策則主力擴展南洋市場,增強香港華人市場的實力。從電影公司經營政策之異,我們可以看出邵氏善於拓展物業,最後成為東南亞的電影王國。從來邵氏獨大,也由於電懋的老闆陸運濤在台灣參加亞洲影展時,不幸墜機身亡,導致電懋頓時群龍無首,邵氏因而獨霸了當時的華語電影市場,成為龍頭大哥。

《江山美人》

電影業的1960年代,是培養新一代文藝作者的黃金時代。邵氏為了提高自己的形象,聚集了當時文藝界的人士和知識分子,一起討論國片的現狀和前景,還特意邀請文藝界的徐訏等人為邵氏的電影寫稿,藉此提高知名度和提升電影的文藝質素。如此,邵氏積極鼓勵年輕一輩活躍於電影論壇,從中取得他們的想法,也獲得他們的擁護。《中國學生周報》也開始吸納陸離、西西、亦舒等為電影寫稿評論,除了西方最先進的技術介紹,還推薦西方的刊物,刊登影評文章,介紹新的影片,成為當時一本消閒而富藝術價值的電影雜誌。電懋的宋淇因病而離職後,閒暇時間會邀約文藝青年作文藝討論,指點後輩,當年的文藝青年如西西、陸離、石琪和羅卡等,都有參與其中,羅卡更加以「讓我們文藝青年好冧」來形容與宋淇傾談的興奮。

《中國學生周報》伴隨著年輕一代跨越1960年代,當時的人們希望藉著創建刊物,以文藝的形式保留和了解原有的中國文化,創立新的中國文化,最終達到救國的理想。羅卡直言其想法太理想主義了。雖然他們達不到救國的目標,但筆者認為他們也為文藝發展留下了輝煌的一頁。

4 comments

  1. 第一張圖﹐講者羅「上」~

  2. Dear Mr. 羅卡,

    My name is Mina Wong in Toronto.

    When 中 國 學 生 周 報 was first published, I was a bit young to read it. However, much later, I did read about the publication, and even saw a name that I wanted to find out more about.

    Would you know a young editor then by the name 陸 游 or Amy Look?

    Please let me know if you know her or how I may be able to contact her.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your time.

    Sincerely,
    Mina Wong.

  3. Dear Mina, the editor is 陸離 Ada Loke, which I am honored to be acquainted with! If you have a message to relate, I can pass on to her (she is in her 80s now)!

    CoDeCode

Leave a Reply to ina Wong Cancel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