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紀錄的時代

正在持續中的雨傘革命,以從未有過的規模,記錄著香港各個角落:街頭抗命的學生、露天演講的老師、爭取民主的黃絲帶、來歷不明的藍絲帶、水泄不通的金鐘、上演暴力的旺角……報紙、電視、網路、社交媒體,全世界的人都在觀看。9月28日晚上,警員暴力發生後,全世界的記者迅速湧入,本地媒體漸漸分化、並且風向不穩,外國媒體密切關注、相對客觀地報導著各個角落的事態發展。在類似的事件之中,這一次香港市民成了最為主要的記錄群體,他們分散在金鐘、旺角、銅鑼灣的主要街道、行人天橋等地,行動迅速,用自己的雙手在街頭創作、宣傳、拍攝,以自己的各種社交媒體為平臺,發送自己所目睹的和平的景象、感人的演講、暴力的現場,使這次爭取民主的運動,成為有史以來在最多平臺上、被最多人共同報導的運動。

從一個紀錄片導演的角度,我想提醒大家妥善地保存好這次珍貴的紀錄,因為香港以往的民間影像幾乎所剩無幾。回看香港動盪的六十年代,因為輕便攝影機的發明,已經有青年人以個人的視點記錄了學生和工人運動,到七十年代又繼續拍攝了釣魚島運動、船民事件、金禧女子中學抗爭等事件,這些影像到今天幾乎全部遺失。當時港英政府所操作的媒體,不可能深入地報導這些事件;而今天的電視媒體,面臨各種壓力,也仍舊不可能深入、客觀地報導今天的事件。當我們每個人都舉起自己手中的攝影機、照相機、行動電話和器件的時候,我們每個人紀錄的都是個人的真實,當這些個體的視角合在一起的時候,我們就有了相對全面和完整的紀錄,這是任何一個個體所不能夠達到的。因此,請你保存好你拍攝的影像,不要丟失它,因為你所在的位置,可能拍到了別人見不到的影像。

同時,大家要明確,我們每個人手中的拍攝設備,在我們拍攝時都起到監察的作用,因為大部分參加抗命的年輕人,都充分瞭解每一張照片、每一段錄影,都可以上傳到網上,成為公共媒體的一部分,可以被人轉載、分享。當你在現場拍攝的時候,請在可能的情況下選取最好的、最廣的角度,把明確的環境中的指示性標誌,如路牌、站牌等攝入你的鏡頭,並且要注意在拍攝的時候,留意身邊和背後的情形,不要被撞倒。為了特別保護學生和年輕人,請儘量不要拍攝太近的面部特寫鏡頭。最有效的可以作為證據的鏡頭,要在同一個鏡頭中攝入時間和地點的指示,周圍沒有的情況下,可以用訪問他人、自己錄音的形式,在每一段拍攝中記錄時間和地點。在特寫標語、條幅、各種物件的時候,別忘了走遠幾步,補充一個比較全景的鏡頭。如果你感覺自己手持手機或相機時不穩,請用另一隻手握住自己的手臂,或者用同伴的肩膀、周圍的欄杆等,給自己找一個支撐。但是最重要的,是要把你看到的攝入你的鏡頭,並且在大部分時候要考慮手機橫向拍攝。當然,一切以安全為主,有時候沒有拍到清晰、穩定的影像,但是錄到了聲音,也是有用的。

香港特殊的歷史與發展,使得這一次公民抗命成為沒有明確的組織和中心的全民行動;同時,因為人們對於數碼技術和電子產品的特別熱愛,使得客觀上有很多品質較高的攝影機在進行著共同拍攝。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保存好手中珍貴的影像,這樣我們才有可能共同完成一次全民參與的紀錄,讓我們更加瞭解我們的城市、我們周圍的人們;更重要的是,即便這次我們感到自己是在孤島上奮戰,我們也要留守自己的歷史,不讓它在我們的手中再次遺失。

* 文章原刊於《明報》(2014年10月16日)D4版,承蒙作者允許轉載。


標籤: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