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殺金正恩》:說好的北韓在哪裡?

有可能是2014年最為全球注目的壓軸電影The Interview(港譯:刺殺金正恩;台譯:名嘴出任務),還未上映已經造成轟動,發行商Columbia Pictures的母公司Sony Pictures網站遭黑客入侵,即時有美國戲院縮沙不敢上映,大陸禁播,台灣也在公開Trailer之後撤回不上映,全因題材敏感,戲中指名道姓要刺殺北韓現任領導人金正恩。然而,實際上此片愈禁播愈多人想看,爭著先睹為快,以一套無容置疑的爛片來計,人氣高得完全不合理(至少之前的The Dictator(《大獨裁者落難記》)題材相近,但遠較此片出色),筆者甚至懷疑這場《刺殺金正恩》的黑客事件是早有預謀的公關伎倆之一。而這部片正正就是講述北韓的公關伎倆。

《刺殺金正恩》由James Franco和Seth Rogen這對眼冤到不得了的銀幕「基友」出演,加上Seth Rogen與其老友Evan Goldberg執導,這騎呢鐵三角組合,根本就是當年Pineapple Express(《菠蘿快車》)的威力加強版。兩位「基友」繼多年前的《菠蘿快車》後再一次合作,故事主軸算是簡單,不見什麼驚喜,講述一對綜藝節目拍檔不甘只淪於玩了十年的電視Talk Show,有日發現北韓領導人金正恩也收看其節目,於是膽粗粗想邀其做節目嘉賓,結果金正恩即時答應上電視受訪。消息一傳開,便有CIA美女探員出動,誘其入局刺殺金正恩,同時另一邊亦有北韓鐵娘子加入刺殺計劃,企圖起革命。全片一貫美式喜劇風格,情節大路無重點,反而細位好笑抵死,除了失驚無神播了首周杰倫的歌之外(Seth Rogen好友遍天下,當年與周董拍《青峰俠》因而結緣),更大玩Eminem和Katy Perry等美國神級偶像。

不過,這反而暴露了此片意識型態何其糟糕,笑話內容全部關於美國文化,雖然「識得笑,真係好好笑」,但更加對比出製作單位對北韓其實毫不熟悉。全片至少七成時間,兩位主角都在北韓,然而,噴出來的口水主要都是美國人的圍威喂話題,就算不是金正恩,無論是「刺殺普京」還是「刺殺梁振英」,其實換湯不換藥,耍的仍然是平時那一套拳。表面上電影打著揭穿金正恩真面目的旗號,實際上對北韓是負認知,北韓所謂的「死城廢都」真相,其實是整部電影所掉入的東方主義(Orientalism)那刻板的、異化魔域的想像漩渦。

戲中James Franco飾演的主持人Dave,與金正恩見面之後,飛天下海燈紅酒綠,與美國「玩法一樣」,打籃球、喝酒、玩女人,便以為北韓一切都很美好、時麾,與包括他在內的美國人所想像的那個北韓有著極大差距。但後來,他發現一切都是假象,是金正恩的公關伎倆,是「想讓你看見的北韓」。不過,所謂真相是什麼呢?其實也不是真正的真相,而是美國的電影編導想像出來的真相,換句話說,是站在一個更具優越感高度的「美國人想讓自己看見的北韓」。

電影裡所塑造的「北韓」,連同那個不太似真人的「金正恩」,戲裡戲外都是冒牌貨。戲裡是金正恩呈現出來的「美麗的北韓」,戲外卻是製作單位搭出來的廠景,呈現了他們(美國人)想像中「金正恩想要呈現出來的『美麗的北韓』」,更附加一個被他們(美國人)殺死金正恩後,解放了的「真正美麗的北韓」,其實全都是空中樓閣。坦白說,這部電影根本都沒有在北韓取景(也許他們是真的有想過而不果),試問北韓鐵娘子與Seth Rogen見面,又怎會在中國領土,而且更用上軍用直升機呢?這個「共產政權想像圈」,反而赤裸裸地對應了美國綜藝咖殺死暴君挽救北韓的自大、浮誇美帝思維。

以喜劇作包裝的《刺殺金正恩》,雖然胡鬧,但政治味其實不濃,筆者看得尚算舒服,是有炒作話題成分,但故事節奏詼諧,自然叫觀眾以「講下笑姐」來看待,不至於反感,感覺是有點小聰明。但還是要說,全片最突出的,不是那個令人髮指的北韓真面目(甚至根本全無觸及),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其實是這種大美國主義的輕挑和自信。偶一為之是風流,多了就是下流。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