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的美好缺憾》──如何超越無限?「0至1」間的無限聯想

有很多觀眾喜歡看催淚電影,但大多數都是絕症橋段:情侶相愛期間其中一方患上絕症,最終面對生離死別。港產片經典有《新不了情》,韓國拍攝的催淚電影更多不勝數。近年很多這類電影已經發展到不合情理,只管拿著洋蔥澀你雙眼,例子首推黃真真導演的《被偷走的那五年》,男主角面對對方失憶,再戀上,再復合,女主角再突然身患絕症,手術再失敗,再全身癱瘓,最後眼巴巴看著她死亡。觀眾情緒有如坐過山車,雖然犯駁處處,但也成功不停地刺激觀眾淚線。由於這類絕症電影往往有一定票房支持,所以這個片種得以在電影世界中無限輪迴,但在劇情方面,究竟有沒有突破方法?

催淚,源於慘絕人寰的劇情,還是打從心底的感動?

答案就在《生命中的美好缺憾》裡,戲中談上一個數學理論,「0至1」之間其實可以有無限數字,例如︰0.1、0.2、0.01……所以「0至1」這個空間是無限大的。若要大過這個空間很簡單,就是「0至2」這個空間一定比「0至1」大。將邏輯套落劇情創作:如果伴侶身患絕症生離死別是「0至1」;那麼自己也患上絕症、一起面對死亡就是「0至2」了。

《生命中的美好缺憾》就是「0至2」,但是預期中會出現的洋蔥和白花油不見了,當中只有淡淡哀傷和年輕的熱血。電影開場不久,女主角就用開朗的聲音問了觀眾一個問題:有什麼比患癌症末期更慘?答案是:「當你有一個患癌症的女兒。」一開始就用死亡來開玩笑,排除了絕症所設定的局限和陰暗面,接著女主角便在癌症病人分享會上遇到男主角。

死前有幸遇上一個他,還需要勇氣去愛。死亡,是可澀的;青春,是可愛的。

在一班時刻面對死亡的人群中,遇到一見鍾情的對象。如果拋開那些「癌症四期」,絕對是一部可愛的青春片。而導演亦忠於原著小說,演員也安守本分,即使面對死亡,也沒有令男女主角的心態急速成年化,所以電影裡充滿了年輕熱血和歡笑,令哀傷情感得到平衡,慢慢帶出在死亡面前的不同感受。

男主角怕別人忘記他,而女主角卻相反地希望家人把她忘記。在這樣大的反差之下也可自然地融合,令觀眾看得舒服。沒有刻意的催淚,但眼淚卻不知不覺地流下。當中最熱血難忘的一場戲:男女主角和好友一起,用雞蛋拋向好友前女友的車子報復,卻被對方母親撞破。這時男主角講出一段話:「我們三個人加起來,只有兩對眼睛、五隻腳和二又三分之一個肺。我們做的事也沒有太大傷害性,所以可否請你當看不見我們,回家吧。」看畢這場,只能說,超熱血!真是「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一場破壞、不羈的戲也能帶出熱血、感人,眼淚還可以留在眼眶內嗎?

如果劇本上單線的展現失戀、失憶、分開、絕症、死亡這些元素,過程中加大量洋蔥和白花油作平面描寫就算是發展無限的話;那麼加入雙方的家人感受、朋友之間的互相關懷、雙方的扶持和鼓勵作多角度描寫,那絕對是突破故有無限的絕佳方法!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