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本屆「跳格-香港國際舞蹈影像節」的焦點藝術家環節選映美國實驗電影導演Daniele Wilmouth及本地導演 ...
Read More »實驗/前衛
從過程至目的地──黃百亨《通勤—談話》中初職藝術工作者的尋索
忙碌的城市人常以滑手機或補眠善用通勤時間,你乘搭交通工具時有沒有觀察周邊的習慣,又會否享受等待到達目的地途中的時光? ...
Read More »加速世界:鍾詠珊影像中的快與慢
「不用急,慢慢來,最重要快!」這句話是香港頗為流行的潮語。它一方面揶揄當代人對事情抱有一種既要快速,亦要完美完成的荒 ...
Read More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2022】《光,無所不在》,盲點,無所不在:間諜鴿與人體攝影機相撞的監控史
當我們站在一顆鏡頭前,不免感到有許窘迫、僵硬、不自在,即便在隨手可拍的今日。這種緊張感在中文語境中或許不太明顯,但在 ...
Read More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2021】廖沛毅的影像噪音詩篇與日常風景
出生於香港,在香港和英國兩地長大的動態影像創作者廖沛毅(Simon Liu),本次有兩部實驗短片作品《E-Ticke ...
Read More »【影評人之選:思覺邊緣】《瘋狂的一頁》:新感覺派與電影實驗
* 原文刊於香港電影評論學會網站 實驗精神和現代主義,是二十世紀的文化藝術潮流,不同領域的藝術創作,都發掘人的內在心理意 ...
Read More »【2017台灣國際女性影展】《體液Ø》:愛滋、性/毒品與身體爭奪戰
鄭淑麗(Shu Lea Cheang)首部電影作品《I.K.U.》(2000)早已體現其有關性別、身體、生物科技等思考。 ...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