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張虹一同教過幾次工作坊,很愉快的,因除了她組織力很強以外,教書也有些心得。她在給學生解釋直接電影(direct ci ...
Read More »香港電影
《風景》中複數的香港精神,及挑戰紀實的音畫部署
香港導演許雅舒曾拍攝不少實驗短片,《風景》是她第三部長片。如同電影宣傳照裡的「反資本主義」、「佔領中環」布條所揭示,《風 ...
Read More »《悟空傳》──後雨傘時代的勇武派和精英主義者
後雨傘時期,曲終人未散,不乏電影人「公然」去拍社運電影,有成功的例子像《十年》。但與之同時,更多的討論空間其實落在商業電 ...
Read More »準備和無法準備的:郭臻和他的短片
2009年,我在中國一個半地下的影展上,第一次看到郭臻的《媽媽離家上班去》。驚訝之餘,我立刻向導演要了版權負責人的電郵地 ...
Read More »《悟空傳》──花果山下的革命者之歌
在華語電影中,論西遊,幾乎就以周星馳的版本為玄門正宗(電視劇版則可能是張衛健)。九十年代的《大話西遊》後,續作仿作前傳外 ...
Read More »時光彰顯影像價值:小談《人在皇后》
「保衛皇后」過去了十年,當年的碼頭成了龍和道,愛丁堡廣場辦了「民意特首」集氣會,孤獨的社運青年有了「左膠」原罪,參與運動 ...
Read More »我們都戀高嗎?──香港電影中的天台
香港電影中多有出現天台的場境,最為人所記得當然是《無間道》中的天台,情報流動在天台,黑社會殺死警察在天台,最後「我要做好 ...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