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反送中抗爭後,香港出現了新一波政治電影的浪潮,除了大量運動紀錄片外,也有劇情長片如《少年》和《花果飄零》,短片如 ...
Read More »香港電影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2021】廖沛毅的影像噪音詩篇與日常風景
出生於香港,在香港和英國兩地長大的動態影像創作者廖沛毅(Simon Liu),本次有兩部實驗短片作品《E-Ticke ...
Read More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2021】鏡頭後的手足──《理大圍城》的命運共同體
上年五月的時候,《理大圍城》在香港藝術中心放映。我本來購了票,最後還是沒有去,把票讓了給別人。後來,我反而在荷蘭的阿 ...
Read More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2021】抗爭作為新世代的香港精神:《Trial and Error》中的反抗的共同體
廖潔雯的《Trial and Error》記錄了在反送中運動期間,香港示威者們聚集於國際機場抗議警方過度使用武力的過 ...
Read More »【第四十五屆香港國際電影節】《紅玫瑰白玫瑰》:含笑亦含淚
別聽作家一面之詞,張愛玲就是好例證,她在〈天才夢〉細數自己的短處:怕見客、「在待人接物的常識方面,顯露驚人的愚笨」、 ...
Read More »《理大圍城》:見證直播時代、都市恐怖時代、國安法時代
紀錄片在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中奪得最佳電影獎向來別具意義。對上一次能奪此獎的紀錄片要數2009年的《音樂人生》。當年 ...
Read More »電影化的「自虐情歌」──《幻愛》的時代性、類型元素與階級想像
看完《幻愛》第一個反應是,成件事好 Cantopop……不論美學、視野,還是格調,都讓人想起粵語流行曲,有點像一首被「電 ...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