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月來一直在想如何下筆,每次下筆都覺得《風景》千絲萬縷,不易整理,不只是故事磅礡,電影手法也有極多值得討論的面向。既然難 ...
Read More »香港電影
年華不再花樣時,如何擺渡你心中的王家衛?──《擺渡人》
《擺渡人》拍得不算出色,「過多」比「太少」更難於駕馭,張嘉佳原著的短篇小說,僅數千字,作為電影劇本是太少了,結果拍成《擺 ...
Read More »一以貫之的王氏影像世界──從「作者論」談王家衛首部外語片《藍莓之夜》的作者主體性
為什麼我們要拍西片就變得不一樣啊?這個導演都是我。 ──王家衛 1988 年,王家衛攜處女作《旺角卡門》橫空出世,攬下香 ...
Read More »【香港獨立電影節2017】《撐傘》世代
六七、八四、八九、九七、一四、一六……四七,連串熟悉的年份貫穿旅美導演陳耀成執導的紀錄片《撐傘》。去年,《撐傘》首映會被 ...
Read More »【香港獨立電影節2017】【《風景》小輯】看香港式《風景》,看囚牢裏的人間
許雅舒新作《風景》(Pseudo Secular),說是雨傘電影,也不盡然。這電影呈現出不同世代的香港人的焦慮、抑鬱,更 ...
Read More »【香港獨立電影節2017】當一切不再透明──《片甲不留》
郭偉倫的《片甲不留》講述的是一群中國藝術家的故事。在犬儒的大環境下,很多藝術家自我審查,投機炒作,把藝術價值等同價格,樂 ...
Read More »其實你幾時先化?──《擺渡人》王家衛為香港擺的渡
王家衛,巨蟹座,聽說巨蟹座戀物,你看本雅明蒐集物件至死未休,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自從戀物被歸類為懷舊(nostalgia) ...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