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看了《行動代號:孫中山》,每一幕都是政治符碼,而且諷刺頗到位,害我看了一直痴痴傻笑,頗有《讓子彈飛》的意味,不過要 ...
Read More »影評
堅持開拓,尋找現世佛陀意義──《尋找智美更登》觀後感
導演萬瑪才旦的作品《尋找智美更登》開場前三小時,竟還有門票可買。我完成手頭工作後,趕上了亞洲電影節的尾聲。入場的觀眾算稀 ...
Read More »《黃金時代》的小物件
在腥風血雨的日子(雖然這樣說或許誇張),走進電影院把《黃金時代》再看一遍,自覺偷生。想起張愛玲筆下的女子在日軍佔領了的半 ...
Read More »《後會無期》:一場公路上的《西遊記》
看韓寒首執導演筒的《後會無期》,坦白說,比同年同樣是「寫而優則導」的陶傑也同樣是處男執導的電影《愛.尋.迷》似乎輕鬆得多 ...
Read More »保守國家中的少女自由之夢——《我在沙地長大》
十歲的女孩瓦琪達(Wadjda)生於保守國度,天生卻是位冒險家,挑戰女生在沙特阿拉伯騎腳踏車的禁忌!她唯有參加校內《可蘭 ...
Read More »象徵現代科技的活死人︰Re-animator影評(上)
電影是這樣開始:當Professor Hans Gruber「重生」(戲中所謂的“re-animation”)失敗,He ...
Read More »心繫本土,留住香港,慢活細味今昔與你我的人情連結──《點對點》
家明說「《點對點》貴在不正常」,他真正想詰問的是「甚麼才是『正常』」——犬儒拜金、俯首待命的香港「不正常」,自主互助、勇 ...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