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高基頓在1989年由提姆波頓(添布頓)執導的《蝙蝠俠》中,首度飾演這個經典漫畫英雄,全球狂賣的票房,開啟了後來風光多年 ...
Read More »影評
誰決定了黃飛鴻是誰?──略談《黃飛鴻之英雄有夢》
坊間不少評論,都認為《黃飛鴻之英雄有夢》(下稱《英雄有夢》)之敗筆處在於片中之黃飛鴻新形象難以令人接受,映畫手民專欄「粗 ...
Read More »怪獸裡的人性:The Monsters & Godzilla
Susan Sontag形容看電影彷如「被綁架」,整個過程浸淫在實體影像之間,才需要置身在大大的影院之間與陌生人共賞。放 ...
Read More »頤和園的出路
無論自由相愛與否,人人死而平等,希望死亡不是你的終結, 憧憬光明,你就不會懼怕黑暗。 幾年前看了婁燁的電影《頤和園》,異 ...
Read More »無限轉生──《妖夜迴廊》遊移於異質空間的主體性
《妖夜迴廊》改編、鋪敘自李志超短篇小說〈夜迴廊〉,李志超稱〈夜迴廊〉是「後殖民心理恐怖小說」,改成電影以後,人物設定,以 ...
Read More »雪地上的一道光芒──為何“My Man”不應被譯作「養慾之恩」?
看畢「養慾之恩」時,雖感興奮,但總有份說不出的違和感湧在心頭。思前想後了一番,便慢慢地意識到那份違和感的源頭:為何在那剛 ...
Read More »趙德胤的電影,或台灣主體的另類話語
藝術的緊急狀態 在第三世界,從屬地位者的顛覆策略,常是透過外來論述以及第一世界的健全機制作為反擊在地宗教或者沙文主義的工 ...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