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潔雯的《Trial and Error》記錄了在反送中運動期間,香港示威者們聚集於國際機場抗議警方過度使用武力的過 ...
Read More »影評
【第四十五屆香港國際電影節】《紅玫瑰白玫瑰》:含笑亦含淚
別聽作家一面之詞,張愛玲就是好例證,她在〈天才夢〉細數自己的短處:怕見客、「在待人接物的常識方面,顯露驚人的愚笨」、 ...
Read More »一幅觀眾被迫共情的風景畫──《浪跡天地》
電影終結之時,縈繞在我的腦海裡是那絕美的美式公路風景,主角模糊曖昧不明的生活態度,關於被迫走上這種生活的原因的未解的 ...
Read More »《理大圍城》:見證直播時代、都市恐怖時代、國安法時代
紀錄片在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中奪得最佳電影獎向來別具意義。對上一次能奪此獎的紀錄片要數2009年的《音樂人生》。當年 ...
Read More »《致潤熙》影評:以月之名,致「妳」的情書
南韓作為總體基督教信仰國家(2020年佔全國人口49%)對LGBTQ群體的接受度極低,當台灣強調婚姻平權及舉辦同志遊 ...
Read More »探討本質主義、虛無主義及存在主義的迪士尼「哲學」動畫《靈魂奇遇記》
導演彼得托特(Pete Docter)說:「我做了很多研究。我想到過本質主義,在西方,這種思想源於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 ...
Read More »《聖羅蘭:時尚影子的人生》:夢中做霓裳
要知道聖羅蘭憑甚麼享負盛名,請聽他的部下細道其詳:「替他服務就像進入一間擁有四十七扇門的大房,隨心所欲打開任何一扇, ...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