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魅了緣》不是《百日告別》,《身後戀事》,也不是《人鬼情未了》。因為它想說的遠超悼亡。 導演David Lowery ...
Read More »影評
陡然而出的力量:黃惠偵和她的作品
我和黃惠偵相識於一個紀錄片工作坊,那是五年前,她有份提案叫《我和我的T媽媽》。看過clips後,我的建議是:可能不必尋求 ...
Read More »【2017高雄電影節】《荒漠烈女大逃殺》:寡婦與孕婦的砍殺公路之旅
砍殺電影(slasher film)受剝削電影(exploitation film)影響,或剝削電影受砍殺電影影響;砍殺 ...
Read More »【2017 辛丹斯電影節:香港】一寸離腸千萬結──《再見魅了緣》的愛與別離
興許是相互依偎的愛,魂牽夢縈,使人追逐一生,營役一生。回首闌珊筵已散。現實的無力不如沉溺過去的美好,當下的傷痛寧願選擇布 ...
Read More »【托迪希恩斯回顧展】帶枷鎖的兒女:希恩斯的短片創作
前言 說起托迪希恩斯,最為人熟悉的固然是他掀起的「新酷兒電影」風潮,作品專注於個人身份的迷失和錯配(misfit),往往 ...
Read More »【托迪希恩斯回顧展】夢魘三重奏──《毒藥》
(一)一場噩夢 深夜,孩子推開虛掩的門,進入父母睡房。滿室陰暗,看似無人。鏡頭跟隨他微張的手,靜覽房內每事每物:絲蜻蜓、 ...
Read More »我可以是誰:《曾經是同志》
必須從其中一幕開始:Michael坐在電視機前,反覆回播自己在同志權利座談會中發言的錄影片段。他凝視屏幕中他的眼睛。然後 ...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