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觀看本片時,有5.2名女性在前伴侶的暴行下而死。」 紀錄片末尾處,斗大的字幕汩汩流出血腥的惡臭。透過衝擊性 ...
Read More »影評
奔向靈魂的遊蕩──伊藤高志第一部長片《奔零》
檢視伊藤高志(Takashi Ito)創作年表,打從上世紀七十年代末開始接觸超八,然後八十年代愛上十六釐米,他的作品 ...
Read More »從中島哲也《告白》到是枝裕和、坂元裕二的《怪物》
直到今天,我還沒有忘記2010年年末反覆走進戲院觀看中島哲也《告白》內心多麼震撼。 這個時代觀看日本電影、電視劇 ...
Read More »《怪物》:對不起迫害了你
誰是怪物?是枝裕和用電影《怪物》指出可怕的怪物不是特定個體,而是潛藏在社會的偏見。電影用不同角色視角,拼湊出同一段時 ...
Read More »後門以外,看不見的門──關於《鈴芽之旅》電影、小說之間的性別、創傷聯想
《鈴芽之旅》(すずめの戸締まり)是一個圍繞着門的故事──先有各式咔嚓的鎖門特寫鏡頭為之傅粉,隨後,宮崎廢墟的門像身穿 ...
Read More »如何記述一名自焚者?《美麗青年全泰壹》
這是一個關於自焚者的故事,也是一個自焚者如何被記述的故事。 《美麗青年全泰壹》是1995年的電影,距離1987年 ...
Read More »馮力士化身流浪漢,艾斯特新片《寶驚魂》為你解剖當代社會種種
亞里艾斯特(Ari Aster)新片《寶驚魂》(Beau Is Afraid)昨天上映,星期三晚那怕很夜也要衝去看優 ...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