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刊於《城市文藝》 遙遠的古巴一向令人聯想到閒散奔放的拉丁風情,因此,流傳於當地兩位非華人婆婆唱淒美温婉 ...
Read More »華語電影
《浮世戀曲》:香港的故事,為甚麼這麼難說?
近年香港電影積極回應新近的政治氣氛與社會議題。事實上,過去如面臨九七大限,香港電影也成為一扇寬亮的窗戶,折射浮躁不安的時 ...
Read More »時空壓縮中的垃圾鏈──王久良從《垃圾圍城》走到《塑料王國》
去年底北京的京林公寓一片頹然。被切除的人口餘下大量雜物,成為生活的唯一痕跡。棄置之物在城市晨霧之間,一車一車地運往垃圾場 ...
Read More »【HKIFF42】海是厚痂,家是蝸殻──《嘉年華》中兒童與女性的困局
導演文晏在放映後說,《嘉年華》的取名除了製造反差,也取「美好年華」之意──當然,這其實是造成了更大反差。社會五光十色、令 ...
Read More »《古巴花旦》:遙遠的粵花,朦朧的華夢
《古巴花旦》是魏時煜導演的第三部紀錄長片,她的前作包括紀錄長片《紅日風暴》(與彭小蓮導演合作)(2009)、《金門銀光夢 ...
Read More »【《香港後九七電影:後懷舊想像》節錄】《細路祥》:在地城市敘述
原文刊於Vivian Lee, Hong Kong Cinema Since 1997: The Post-Nostal ...
Read More »《大世界》:讓我死在城裡也不錯
喜歡劉健,因為劉健跟我一樣喜歡新褲子。也喜歡他像新褲子的彭磊,喜歡張薔。聽說《大世界》的故事還未想好,劉健就已經買下〈我 ...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