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可以導致誤解,在《秀拉》裡穿花裙子的黑女人賣弄風情,隨着口琴音樂,興之所致扭動身軀起舞,引得旁觀的黑男人磨挲着膝 ...
Read More »華語電影
【王童電影回顧展】《自由門神》:王童的台北喜劇,或生命政治的困頓圖景
如果說,楊德昌《青梅竹馬》(1985)的英文片名Taipei Story暗示了一個時代的逝去,一個關於敗者的台北故事 ...
Read More »【2020台灣國際女性影展】在冤魂與英靈以外──《宵禁》的同志敘事
國民黨治下白色恐怖時期,因應檔案的發現、整理和歷史論述的發展,成為近年熱話。白色恐佈時期文學選集的發佈、本土遊戲《返校》 ...
Read More »電影化的「自虐情歌」──《幻愛》的時代性、類型元素與階級想像
看完《幻愛》第一個反應是,成件事好 Cantopop……不論美學、視野,還是格調,都讓人想起粵語流行曲,有點像一首被「電 ...
Read More »我們與愛的距離──英雄救美、愛情幻覺與《幻愛》的政治性
且容我單刀直入:不論《幻愛》(周冠威導,2019)在鏡頭運用、構圖、色調等技術層面把屯門拍得再朦朧唯美,在處理男主角思覺 ...
Read More »《幻愛》的性別意識
編按:文章收錄於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年度評論書《香港電影2019》(將於八月出版),撰寫時間早於近日的評論筆戰風潮,但內容卻 ...
Read More »《幻愛》中的仇恨之母與高學歷慾女
拍高學歷女性並不容易,但也許拍任何一種女性都不容易;如果導演並非生理女性,則又會牽涉再現/代言(representati ...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