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佛系電影《撞死了一隻羊》:覺醒關於執念的無謂

《撞死了一隻羊》改編自藏族導演萬瑪才旦的同名小說,由王家衛監製,去年七月曾在香港上映。電影情節平淡,箇中深意卻使筆者不斷反思,畢竟電影中幾乎每個細節都蘊含意味。所以終於立定心腸動筆寫這一套難得一見的真「佛系」電影。

電影講述司機金巴無意間撞死了一隻羊,感到愧疚,於是帶它去寺廟超渡。途中遇上打算去報殺父之仇的殺手金巴,順道載他一程。司機金巴對殺手金巴後來是否有行兇耿耿於懷,打聽後得知殺手金巴見到虔誠的瑪札和他幼嫩的兒子後不忍下手。最後司機金巴在夢裡替殺手金巴殺掉了瑪札,夢醒後脱下墨鏡,放下執迷。

司機金巴和殺手金巴表面上有許多套對比(一個誤殺,一個謀殺;一個後悔當初,一個懸崖勒馬;一個穿皮衣牛仔褲,一個穿藏族衣服;一個喝金威啤酒,一個喝拉薩啤酒;一個被茶館老板娘嫌棄,一個被茶館老闆娘調情),但其實二人有更多相似之處。除了兩人同樣叫金巴,他們同樣失去了親人。電影的對白非常少,卻在開頭花了不少力氣強調司機金巴對女兒之愛。他看似是不羈粗獷的漢子,卻用胖虎般的噪音不斷頌唱「我的太陽」來表達對女兒的掛念。這種反差十分滑稽。司機金巴的老婆死得早,只有一個女兒,她卻跟自己的帥氣徒弟私奔走了(電影並無提及此背景故事,以上資訊在原著小說找到),殺手金巴的父親則被殺;兩人都各有一個遺憾:司機金巴到最後也未有重遇掛念至極的女兒,而殺手金巴到最後也沒有報殺父之仇;司機金巴非常重視活佛(也是他的上師),把他和女兒的照片作為吊飾掛在車裡,殺手金巴的名字也是由活佛命名。電影多次提及活佛,連瑪扎也會每年請活佛放生,茶館的客人也有活佛賜的護身符,可見電影對「轉世」的強調。

司機金巴不小心撞死了羊,糾結一會兒後,還是決定把羊帶去寺廟超渡,為自己的過失負責任。但凡普通人不小心撞死羊,十成九都會揚長而去。司機金巴的行為奠定了電影的「佛系」基調。司機金巴的車裡掛着女兒和活佛的照片,活佛照時刻警醒着司機金巴的行為要正確和道德。意識到有神佛使人類不再停留在三維思想認為人類是最高智慧者,作惡不敢太肆意。

司機金巴向羊販子詢問一隻羊的價錢,羊販子答五百塊。及後司機金巴讓老僧幫死羊超渡,並給了老僧五百塊超渡費。司機金巴認為這樣就不欠這隻羊甚麼了。在司機金巴的眼中,一隻羊的生命就是五百塊。但當老僧念着與超渡人類一樣的經文,乞丐問:「這不是用來超渡人類的嗎?」司機金巴卻說畜牲和人都一樣,只是輪迴不同。這裡反映司機金巴的矛盾(思考模式始終無法超越三維:以「價值」衡量生命的意義)及提及了電影的其中一個中心思想:輪迴。

輪迴這個概念在藏傳佛教以致其他佛學中廣為流傳。筆者曾經讀過一本《西藏生死書》,裡面詳細講述人死後直到輪迴轉世的經歷以致脱離輪迴的方法。《西藏生死書》相信經過修煉(即是冥想、靈修至一定境界)者可以遇上第一明光及第二明光後脱離輪迴,達到法身境界(不滅且超越形色,例如佛陀,即揚升至更高維度)。若未經修煉者則因爲累積的業力難以認出並跟隨佛光。業力重者會因為心虛誤認佛光為閻羅王,被審判後就要再經歷投胎。若有人念經帶領亡靈超渡就可找到並跟隨佛光脱離輪迴,就如電影裡老僧為亡羊念經超渡。業力會產生各種痛苦的幻相催迫入胎,逃走期間可能誤墜由貪瞋癡三毒形成的懸崖。除非拋開追求肉身的念頭,安住於無為境界,察覺本質為幻景,安靜心靈,方可避過入胎,否則會視乎業力進入六道之一(天道、阿修羅道、人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

藏傳佛教認為逢要輪迴投胎都必然痛苦,而康巴藏人卻有一個會讓業力無限累積的傳統:有仇必報,否則即是恥辱。靈修學裡有個時間概念:過去、現在、未來都是平行進行,每個靈魂都可以選擇在不同時空投胎(當然還有業力和維度限制)。那麼,電影裡的茶館場景刻意達到兩個金巴互為鏡像的效果,加上兩人的多套對比和相似性設定,是否意指司機金巴和殺手金巴是同一個人或雙生火焰(靈魂雙生子)?電影開頭被撞死的那隻羊,會是成功報仇然後墮入畜生道的殺手金巴,是殺掉殺手金巴父親然後墮入畜生道的瑪扎,還是單純一隻無辜的羊?令殺手金巴心軟無法下手的瑪扎兒子,會否是殺手金巴父親的再世?瑪扎當初殺掉殺手金巴的父親是否也緣於報仇?若殺手金巴下手殺掉瑪扎,那麼瑪扎的兒子也會殺掉殺手金巴報仇,殺手金巴的兒子也會殺掉瑪扎的兒子報仇,那麼同樣的情節會重演幾個世代?司機金巴女兒的背叛和情人的忠心是否有關聯?覺醒後的兩位金巴是否可以得以揚升脱離輪迴?在輪迴的角度下,每個人物的身份和背景都可以推翻時間秩序,有更大的想像空間,令觀眾得以反思生命的本質和執念的無謂。司機金巴在夢裡為殺手金巴報仇,了結了殺手金巴的遺憾。自己也脱下一直以來未有脱下的墨鏡,選擇不再以世俗情仇的有色眼鏡感受這個世界,與殺手金巴一樣放下執念。最後電影再次播放「我的太陽」這首代表女兒的歌,即使他對女兒的遺憾仍未圓滿解決,他也不再只執着於自己與女兒今世的緣份。一直嘴角下垂,眉頭深鎖的他也終於釋然一笑。

電影每個小細節都細心雕砌,耐人尋味,,使觀眾能細思鏡頭;整片節奏緩慢,情節平緩,使對緩慢有感的觀眾更能細味,而對佛教、靈修有感的觀眾就更不用說了。加上電影色彩運用大膽,運用低色温,更添虛幻感。更人戲說電影是藏版「東邪西毒」之稱,喜愛研究王家衛電影美術和燈光的觀眾,可在電影尋到驚喜。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