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EL TO REEL 影像溯源 2020】菲林技術觀往──彩色電影

早期電影總予人黑白單色的印象,但其實電影技術發明之始,創作者已不滿足於黑白影像,他們雖然受制於當時生產攝影物料的技術,仍為眾多作品運用不同人工着色方法,如手繪上色、模板印刷及其他染色和調色,予觀眾新鮮的官能刺激。後來菲林物料不斷改良,以求記錄現實世界的色彩,加色法和減色法等技術亦應運而生;片廠和發明家爭相研發彩色攝影技術,目前有記載的彩色加工技法逾百種,較著名的加色法有Kinemacolor(雙色)、Gaumont Chronochrome(三色)、特藝彩色一號(雙色)、Lee and Turner(三色)和Douglass Color No. 1(雙色);減色法就有柯達彩色(1930年代後易名為Fox Nature Color)、Polychromide、Prizma II、Zoechrome、特藝彩色四號等。可惜由於菲林本身保存不易,化學上色的物料既不穩定,容易褪色,且令菲林更易損壞,故業界找到的早期影片多是殘破不堪。早年電影修復技術尚未完善,影像往往只能以較穩定的黑白菲林保存,而今越來越多早期電影藉着先進的掃瞄和影像重置手法重新修復,本單元搜羅多部經修復的獨特彩色影片,包括數部亞洲製作,藉此介紹多種早期彩色技術,使觀眾得以發掘電影色彩璀燦的歷史。

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電影創作者探索這個當時屬全新媒介的無限潛能,《翩翩巴黎人》(1897)、《馬戲奇藝六姐妹》和《月球之旅》(又名:《月球歷險記》)(同為1902)及《幻法鬱金香》(1907)展示了最早期電影由寫實逐步進入虛幻,這段時期的作品充滿了生命力和天馬行空的想像力,以多幕劇的形式拍攝,利用剪接、沖印以至人手逐格上色和模版印刷,呈現目不暇給的視覺戲法,創作意念完全不受技術所限制。《非凡之旅》(2011)述說電影大師梅里耶傳奇一生,我們亦從中窺見百年前創作者在拍攝和上色的超凡技藝。後世為修復和重構他碩果僅存的經典作品《月球之旅》,耗時十數年,過程同樣充滿戲劇性。其後電影業急速發展,手工上色過於費時,未能配合流水作業的生產線,電影公司研發出菲林染色和調色法。一開始過程看似簡陋,有時全片只有一種顏色,純粹為擺脫「沉悶的黑白」,滿足觀眾對彩色的追求。不過後來製作變得越見細緻,由單一色調演變出因應時間(晝夜)、場景(內外)、氣氛(張弛)、劇情等因素,每幕設相應色調。

《越過萬重山》(1912)和《西廂記》(1927)同是在外地實景拍攝,借助出色的調色編排,令前者──發生在怡人小鎮的復仇悲劇,和後者──古典文學才子佳人的愛情歷險,情節尤其突出。與此同時,特藝彩色於1916年誕生,這時的技術能重製出的光譜仍非常有限,而且成本高昂,但電影公司為吸引觀眾,會使用多種着色技法,小說名著《歌場魅影》首部同名改編電影(1925)製作時就便用染色、局部Handschiegl着色及特藝彩色二號(雙色),不同的着色技術共冶一爐,實是一場新意十足的視覺盛宴。

1932年,特藝彩色成功利用三原色(紅、綠、藍)減色法提升技術與擬真度,這種技術甚至比現實有更高更濃厚的飽和色調而著名,因此常用於歌舞片、愛情片,甚至西部拓荒冒險題材,《地老天荒不了情》(1954)利用了特藝彩色的特點,細緻逼真地描繪出美國繁華盛世的五十年代,奢華的汽車和公寓、五顏六色的服裝、新穎的家電擺設,都透過鮮艷的電影調色更加懾人心魄。在亞洲,雖然彩色電影的發展雖不如西方蓬勃,早期依然有不少嘗試,《千人針》(1937)採用1932年於美國面世的Cinecolor雙色減色法,是現存最早應用彩色拍攝技術的日本有聲電影;成立於東京的富士相片菲林公司則最早研發出天然彩色拍攝技術,松竹利用富士底片拍攝的第二部彩色電影《夏子之冒險》(1953),以遼闊壯麗的日本自然景色烘托女主角堅毅不撓的個性。翌年,泰國亦拍攝了首部彩色電影《聖提維納》,唯美構圖配上絢麗色彩,渲染深厚文化傳統和濃烈宗教氣息。

REEL TO REEL 影像溯源 2020

日期:2020年1月31日至2月16日

放映地點:香港電影資料館、百老匯電影中心舉行

節目詳情及購票須知:http://reeltoreel.org/nproject/reeltoreel202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