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巨匠石井輝男的粉紅暴力經典《龍紋怪談》
日本巨匠石井輝男的粉紅暴力經典《龍紋怪談》

【2019台灣國際女性影展】狂女起駕.復仇來襲:亞洲篇

* 修訂版刊於《台灣國際女性影展特刊》

今年女影特別策劃的《狂女起駕.復仇來襲:亞洲篇》自亞洲各地搜刮了五部經典作品,橫跨六十至八十年代,並以「女性復仇」主題作為跨越驚悚、任俠、剝削、藝術、寫實等不同類型的敘事母題,展現低俗的高潮背後逐漸抬頭的女性意識與社會階級衝撞下的集體焦慮。這五部影片包括韓國最受爭議的《下女》、日本巨匠石井輝男的粉紅暴力經典《龍紋怪談》、邵氏電影結合奇情動作與女權反撲的《沙膽英》、台灣女導演楊家雲在類型公式中偷渡女性意識的社會寫實片《瘋狂女煞星》、還有許鞍華導演作為香港新浪潮初生之犢的大膽實驗《瘋劫》。

1960年的《下女》堪稱南韓影史上最怪誕的現代寫實主義鉅作。導演金綺泳被稱為「籠罩當代南韓電影的幽魂」,他超現實的敘事與光影結構、詭譎暴力的電影語言對2000年後以個人風格享譽國際的南韓導演,如朴贊郁、奉俊昊,影響甚鉅。作為金綺泳「下女系列」的原創首部曲,《下女》既是狗血家庭劇場也是驚悚片。取材自真實殺人事件, 黑白光影、躁動的聲音設計以及狹窄的空間意象呈現了中產家庭和諧表象之下的暗潮洶湧;作為中產階級經濟支柱的妻子、優雅卻寡斷無能的丈夫、以青春與性吸引力威脅着這個中產家庭的下女三方角力,反應韓國戰後大量自農村移動到城市的女性勞工產生的社會問題與階級衝突。片中因出軌而良心不安的丈夫成為妻子和下女兩個女人之間階級權力鬥爭的工具,受二人控制和擺弄;妻子掌有經濟與實權,代表中產階級對物質和名聲的欲求,而由演員李恩心飾演的下女,雖然輕浮散漫卻性慾膨脹;勾引、佔有並摧毀男主人與他的家庭,也在一夜之前成了韓國「致命女性」的代言人。2010年林常樹導演翻拍的《下女》,雖有影后全度妍傾力演出激情戲為號召,在揭露當代社會階級的矛盾以及人性慾望的描寫上顯得貧乏而膚淺。反倒是把金綺泳奉為偶像的奉俊昊在獲得坎城金棕櫚獎的《寄生上流》(2019)將家庭劇和驚悚完美結合,更巧妙的再現了韓國住宅內階梯/樓層作為社會階級的隱喻。在2010年,由韓國電影資料館和馬丁.史柯西斯成立的世界電影基金會合作,才促成了這部經典的數位修復版誕生。

來到1970,日活粉紅暴力系列盛開的年代,當年的暴力美學鬼才導演石井輝男為日活拍攝的《龍紋怪談》是梶芽衣子成為日活當家花旦的開始。在《龍紋怪談》飾演女性劍俠片中的黑幫女頭目走紅之後,她又化身「野良貓」系列的不良少女、「女囚」系列的黑衣天使、《修羅雪姬》中穿着和服、帶着黑色和傘的女殺手──那個讓昆汀.塔倫提諾拍出《追殺比爾》(Kill Bill)的繆思女神。在《龍紋怪談》中,石井輝男將擅長的殘虐獵奇風格與恐怖怪誕元素在一部任俠刀劍片中玩到極致,圍繞着各有特色、強勢又冷靜的女性角色,啟動一系列幫派鬥殺,綴以鮮見於動作類型的女性對決與情誼。性感的女體、鮮豔的色彩、懸疑又不失邪典詼諧;完美結合女性暴力、黑幫任俠、血腥巫蠱──還有貓──的奇片經典。

香港邵氏亦在七十年代跟緊了持槍又性感的女煞星形象。台灣導演孫仲和同樣台灣出身、拍攝李翰祥風月片起家的陳萍在《毒后秘史》中創造了邵氏女性復仇經典;《沙膽英》是兩人再次合作。「沙膽英」(陳萍飾)的都市女英雄形象脫胎自《成記茶樓》、《大哥成》中為小市民正義搏鬥的「大哥成」,她脫離黑道進入製衣廠工作,路見不平,教工廠妹功夫一起對抗的惡霸。香港六、七十年代有大量女性勞工進入加工廠,一群「工廠妹」帶動了女性經濟獨立、自立。電影以這群「工廠妹」之間的女同志強暴鬥毆開場,以沙膽英飛車追殺惡霸後被警察帶走,背後成群的工廠妹為之聲援吶喊作結;她們穿梭在製衣場、高樓暗巷、石礦場等中心與邊陲的工業都市空間,或裸露、或打鬥。《沙膽英》不是個人英雄主義的宣傳,而是一群勞動女性團結尋求身份、身體自主的奮鬥故事;四十年後再看,依然是一部香豔刺激又強悍不屈的「港女」讚歌。

《沙膽英》其中一幕性愛場面,盡顯影片之奇情

《沙膽英》其中一幕性愛場面,盡顯影片之奇情

1979年的《瘋劫》是許鞍華進軍影壇的首部作品,也是香港新浪潮領銜之作。改編自1970 年駭人聽聞的「龍虎山雙屍案」,以衰敗而迷離的舊西環大樓建築為背景,視覺畫面大膽強烈,主客觀鏡頭跳躍、敘事結構虛實交錯。編劇陳韻文、導演許鞍華不僅為一起兇案帶來獨特的性別詮釋與情感細節,更以奇情血案為經,以香港新舊交替的社會現狀為緯,編織出時代衝突下的女性悲劇。片中三位主要的女性角色:在舊家庭長大,保守賢淑的李紈(趙雅芝飾)、染肺病的舞女梅小姬(李海淑飾)、主動追尋真相的現代女性連正明(張艾嘉飾),從名字、衣着、出身,都分別代表了不同的社會階層、不同時代互相衝突的性別價值觀。近四十年後,由香港電影資料館進行數位修復,補回缺失畫面,重現原片冷冽的視覺風格與怵然氛圍。

本單元難得在一個男性為主的時代、電影類型中選出了兩位女性導演的作品。另一部作品《瘋狂女煞星》是涉足台灣七十至八十年代「社會寫實片」風潮的唯一女導演楊家雲的作品。陸小芬藉1981年的《上海社會檔案》初次攻佔大銀幕,轟動全台,立刻被永昇電影公司簽下來成為當家女星。當時國內與海外市場都搶着要陸小芬,陸小芬一年可以接拍六部電影,《瘋狂女煞星》就是在當年如此瘋狂的狀態下,花了二十天邊趕劇本邊拍完的作品。然而楊家雲卻在時間、類型受限的情況下玩起了對女性復仇類型的後設,並且在剝削女性的類型框架下偷渡了八十年代逐漸抬頭的女性意識。陸小芬飾演的記者徐婉清是「報界的一顆煞星」,獨排眾議追查一起女演員強暴案,藉着和不同男性的對話,帶出當時社會普遍的強暴迷思:受暴女性是因穿着太過性感、不正經、或是太過前衛的女性主義者。原本強勢而獨立的婉清成為男性暴力的受害者,與男友的關係突變,因為「失去貞操」被拋棄,最後帶觀眾踏上一段殘忍又痛快的復仇虐殺之旅。每一段追殺橋段都因應工地、屠宰場、賭場等不同地點精心設計,也紀錄了當時快速都市化、人口從鄉村大量遷入的台北空間黑暗的一面。

「女性復仇」為世界影史中不斷輪迴的母題,復仇的情感煽動與女性的浴血肉身挑逗交媾,創造無上視覺快感。女影選出的五部作品聚焦亞洲電影史,以「女性復仇」的衝擊與狂想帶出社會現實,打破「女性復仇」作為B級片產物的刻板印象、挑戰「女性主義」與「嚴肅而無聊的政治正確」之間被誤解的因果關係;在保存、享受低級趣味的同時理解其權力與剝削關係,才能解開電影史中國家、歷史、階級、性別與身體之間的永恆纏結。

One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