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樂師》:再沒光環加持的本土電影

香港獨有的謝票文化,大抵是其他地方學不來的,哪會像香港這麼小,戲院又這麼密集,而且檔期上落緊張到像股票交易現場呢?當然其他國家本身都有謝票活動,例如安排主角演員在首映當日亮相,於戲院出口等觀眾,偶然會在日本綜藝節目的特備環節中看到,當觀眾步出戲院見到偶像,通常都會感動到尖叫痛哭,畢竟日本事務所規例繁多,偶像很難遇見,更不要說合照。

但香港的謝票活動就貼心得多了,時間、地點、哪個演員和導演會出現,全部都預先在社交平台公開,而相信部份觀眾確實是看著這張謝票名單入場的,尤其是學生觀眾,少見明星,又想追星,謝票場次無疑有著更大的吸引力。話說八、九十年代從未聽過追星可以追得那麼容易,雖沒親歷其景,但那年真的有同學不惜請假、曠課,衝去機場和電視台守候某君,追星都追得好專業,要落力追車突破重圍,才能見上偶像一面。其時香港唱片、電視和電影業發展興旺,只要公司願意投資,就會走紅,新星多數也不需要放下身段。到今日電影市道疲弱,尤其缺乏資金的非合拍片,不少參演藝人都願意去謝票,甚至無助手和化妝師跟隨,都大方任你合照。昔日影后如張曼玉和張柏芝,都未經歷過這種窘境,謝票不但是跟社交平台同步的宣傳途徑,甚至是挽救票房的做法。

儘管不是人人都同意顏卓靈有演技,聽過不少負評,有人認為她能一直當女主角,只是香港無本地女演員(也確實是沒有),或只是吃幾年青春飯。然而,若十年後有人續寫香港電影工業的發展史,顏卓靈在本土電影積弱的當下,可謂一個代表。

除了是蜀中無大將的女主角人選,不知道電影公司有沒有做過統計,但我肯定她是謝票次數最多的那批香港演員之一。

尤其她並不是無工開,與鄭中基一同主演的《大樂師》開畫票房失利,僅收幾十萬,兩周不到就幾乎全面下檔。據說她是特意跟劇組請假替《大樂師》謝票,這件事在香港影圈鮮有聽聞。

顏卓靈和謝票文化本身亦淵源深厚,她由前幾年的《狂舞派》出道,而香港近年的謝票文化也是由《狂舞派》開始。過去的香港也不乏首映謝票活動,但像《狂舞派》般洗樓式一晚去好幾家戲院,並且連續幾天巡迴謝票,則讓人記憶猶新。當時憑著這份熱誠,《狂舞派》的新生代演員在戲裡戲外都打動了很多觀眾,並對本土電影重拾期望。

《狂舞派》是一個不錯的開端,往後幾年電影公司都視謝票為多做好過不做的宣傳方法,多謝票幾場,實際效用可能就是開畫成績好一點,戲院會因而多開一兩場,幫補一下不太理想的票房。如果是劉德華、古天樂主演的「大片」,本身已是賣座保證,當然不需要花費心力和時間去謝票,甚至電影在香港賣不賣座,對比大中華市場都不是重點。謝票場次本身就是一場本土逆境戰,有沒有用,多年來我都有點疑問,認識不少電影公司朋友,為謝票活動謝得疲於奔命,晚晚出動,起初幾個人去,後來一整隊人馬出列,有時難免潑個冷水,除了Facebook多幾個振奮人心的留言(而留言者有沒有入場都是疑問),對票房真的有幫助嗎?

結果,顏卓靈謝票謝到《大樂師》可以延期落畫,由兩個星期變成三個星期,甚至去到復活節。當然其實只是加了零星兩三場次,票房能幫補多少,我不敢想像。然而,她是真的抱著精衛填海的心態,令河床(映期)幾乎多了兩周。入場看過《大樂師》的觀眾,就我所見,甚少擲下劣評,雖則不是甚麼奪金大熱神作,至少不是爛片,也至少入圍了幾項金像獎,起碼好過那些無厘頭的中港合拍賀歲片。但這並沒有反映在票房之上。當然,我得承認,從去年底試片那天就覺得詫異,甚至不可思議,因為《大樂師》確實是一部值得入場的佳作,但真的要用這張海報和「大樂師」這三個字嗎?我自掏腰包都未必找到朋友入場。片名出事,宣傳方向出事,是非常、非常明顯的,非常趕客。哪怕食鄭中基老本叫《音樂無賴》都可能好一點,你看,黃子華隨隨便便《棟篤特工》都千幾萬票房。聞說《大樂師》早就拍完一段時間,而去年就有試片了,其後一再延期到三月上映,照計製作團隊中應該有一大把人提過類似的建議,我並不理解為何要執意而為,或者導演或其團隊有某些堅持。但或者,只要多做一個決定,就不需要晚晚出動謝票。

姑勿論片名和宣傳並不討好,就電影本身來說,就像顏卓靈本人在電台節目中的一再感慨,電影不只值得這個票房,也不應該只上映兩周就淡然落畫。它值得、應該、更需要擁有更多,但謝票再討好亦往往於事無補,坦白說,顏卓靈只是傻得徹底,多開三、四場,就算全院滿座也才幾萬元票房,她很實在地做一件很不實在的事,用很大的力氣,為一啖氣。

這句話很老土了,但當年大家都會說,「為了 X X,你可以去到幾盡?」觀眾已經不記得,甚至說厭了這句話的時候,顏卓靈和《大樂師》的製作團隊仍然「盡謝」,去盡所有場次謝票。這件事是動人的,可能是我見識少,不曾見過有人會像顏卓靈在國際性頒獎禮做頒獎嘉賓時,霸佔這幾分鐘的直播機會去宣傳自己即將落畫的電影。會不會很難看?會不會很難堪?台下的觀眾可能會皺眉頭,而且座上客是鼎鼎大名的張艾嘉、許鞍華和票房五十億起錶的吳京。但真正看過此片的觀眾,又怎會不明白,她只是不甘心一部自己喜歡的作品無聲沉下,才會用盡所有上電台、上電視台、上頒獎台的機會。

如果他是劉德華,場場去謝票,票房一定好,不看戲都看人。她改變不了票房,但電影宣傳的玩法確實因她而有了一點改變,不少人是因為她如此落力謝票而入場,跟《大樂師》未必有關,而是電影以外大家倍感好奇,到底是一部怎麼樣的電影值得她去到如此盡呢?她在《狂舞派》是舞癡,在《大樂師》是琴癡,現實中也是個很有故事的戲癡,姿態很低,低到不像一個提名過金像獎女主角的演員。值得嗎?

但更想問的是,很差嗎?

我覺得《大樂師》在某些地方比《狂舞派》做得更好,譬如美術和配音,還有編導馮志強的說故事技巧。然而,落差不在電影,而是時間。《狂舞派》是挾著新生代之名的純本地電影,有足夠的話題性讓傳媒下筆。《大樂師》不新也不舊,演員不新了,故事有點老。最重要是已經過了大眾願意踏出一步扶持本土電影的黃金季節。是的,第一步的鼓勵很重要,但後面就沒有了。

《大樂師》讓我最大的感觸是,明明退一百步來談,它也不差,但當年那不只一百個號稱舉腳、瞓身、浴血支持《狂舞派》的文化人、媒體人,他們去哪裡呢?難道不是因為《狂舞派》那年,本土電影展露曙光,光環在面前垂手可得,令大家都願意伸手扶一把,行得出過電影公關,說話多過導演,聲音大過演員,熱烈到我幾乎認為那部戲他們都有份參與。

而《大樂師》就真的像是汪洋中的一間廢屋。抱歉了,是一場輸硬的仗,讓大家都惜字吝文,不敢站台。朋友說,電影裡的雞湯哲理都是假的,其實不會有人在看完電影後真的有所反思。但《大樂師》讓我舉一反三,反思了三件事。

票房以外,如何才算一部好電影;鏡頭以外,如何才算一個好演員;還有,光環以外,如何看電影。

 

One comment

  1. 好中意呢部电影,不过已经系金像奖获奖之后,系大陆网上有得睇嘅时候。
    其实我觉得一部好嘅作品,好乐观嚟讲,或者好多年之后会有人去识得欣赏,会再有翻红嘅一日(网络世界真系乜都有可能)。但另一方面,或者对好多人嚟讲,机会就系得一次,对导演、演员,甚至灯光摄影等等所有嘅环节上每一个人,都可能系唯一一次,最后一次嘅奋力一搏。
    作为观众,我地可以做嘅,就系不停咁向身边嘅人去推荐,无论你系普通观众、媒体,抑或圈中人,但真正可以改变到呢个大环境嘅,我相信都依然系好嘅作品,只有不断有好嘅作品出现,观众同市场先唔会对香港电影失望,咁更加多好嘅创作者,先有更多嘅机会。

Leave a Reply to Cola Cancel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