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首位華人女導演?

文/魏時煜 衛禹蘭

誰是第一位華人女導演?即便華語電影史專家也未必能給出正確答案。

我們追溯一個行業的「第一位」,尋找的是這個行業的祖師,因為她/他從混沌中辟出新路,從此惠及無數人的事業和飯碗。不過幾乎所有的行業,常常是只記得祖師爺,而忘了祖師奶奶;女導演更是常常被每個電影工業/傳統遺忘的稀有物種。電影誕生一百多年來,全世界無數銀幕女神總是鏡前被觀看的物件,而走到鏡頭後面決定鏡頭觀看誰、如何看的女性導演和攝影師卻是鳳毛麟角。在以男性為中心的電影史書寫中,女性電影人面臨集體性的視而不見。零星出現在電影史中的女性名字如同伏脈千里的草蛇灰線,提醒你事實上一百年來一直都有女性在拍電影,只是你所知有限。

七十年代,女性主義運動風行歐美,蘿拉.莫爾維發表了著名的〈視覺快感與敘事電影〉一文,揭示鏡頭前後的男性視覺快感中心問題,電影學者與此同時開始從電影史縫隙中尋回被遮蔽的女性身影。這個工作屬於知識考古,只有更新的「考古發掘」,才能推翻人們觀念中的成見。過去十多年間,許多先鋒女導演的故事浮出歷史的塵埃,從學者們的學術研究普及到大眾化的報刊,幾乎每位女性電影先驅的故事都引起無數唏噓或讚歎。英國著名的《視與聽》雜誌在2015年10月刊中用整整二十頁篇幅刊登了一百部不該被遺忘的女導演作品,這專題被命名為「女性的凝視」(The Female Gaze),這些女導演被稱為「持攝影機的女人」(women with a movie camera)。該專題的前言總結道,歷史上除少數女性外,絕大多數女導演一生中拍長片的機會少之又少,讓她們很難以取得「作者導演」的地位,也讓她們很快被歷史遺忘;還有相當多的女導演都是「演而優則導」,憑藉做女明星時積累下的資源和地位才能拿起導演的權杖。然而這種說法是否屬實?資深的學者們回答是:不盡然!

對於生活在二十世紀上半葉的女性,導演幾乎是不可能的職業身份。能摸到導筒的女性,都有着非一般的性格和際遇,而她們通過鏡頭所講的故事,都不是我們聽慣的。考察華語電影史,現存的研究中真正提到早期女性電影人或者跨洋電影人的部分少之又少。

 

伍錦霞(1914-1970):「女中丈夫」

翻閱三四十年代的華文報刊,會看到媒體發現了「中國第一個女導演」,並給她超出今人想像的關注和尊重。比如《藝林》雜誌1937年第11期登出的文章〈中國第一個女導演──伍錦霞小姐返美矣〉:

環球第一個中國女導演伍錦霞小姐,向居於美洲之黃金國,年前以導演韋劍芳主演之《鐵血芳魂》一片,嶄然露頭角於中美兩國之影壇,遂被推譽於一時……

文中所提的伍錦霞,1914年生於美國三藩市,為第三代華人。伍錦霞沒有受過專業的電影訓練,她的電影教育來自學生時代在大舞台劇院買票時看過的上千部影片。1935年,廿一歲的她在好萊塢日落大道租借片場,以監製身份與導演唐棣忠等人製作第一部含有兩卷彩色膠片的粵語有聲片《心恨》。1936年,她偕同該片女主演韋劍芳跨洋來香港推廣影片,《心恨》在香港上映時更名為《鐵血芳魂》。1936至1941年,伍錦霞在香港為五家公司執導了五部粵語片,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返美,四十年代在美國又拍了四部粵語彩色有聲片。從1943年桃樂西.阿茲娜(Dorothy Arzner)在好萊塢退休,到1949年艾達.盧皮諾(Ida Lupino)拿起導筒,六年間,伍錦霞是唯一在美國拍攝劇情長片的女導演,有三部作品。伍錦霞聯合導演最後一部影片是1961年的《唐人街碎屍案》,她負責該片的外景拍攝,用鏡頭紀錄了當年紐約街景和華人的日常生活。

伍錦霞十一部長片,除了三部彰顯愛國主義,其餘大部分聚焦於抱憾而終的愛情。《視與聽》專題收錄了伍錦霞1941年攝製於三藩市的《金門女》。故事講述一個華人女孩違背父願,與粵劇名伶相愛,父親與斷絕恩義。女孩生下女嬰後死去,孩子她留給兩個男人──她父親的店員和廚子照看。多年後,在抗戰募款義演中,長大成人的女兒終於與疏遠多年的外公重歸於好。在腐文化當道的今天回看這部影片,某些場景,比如兩個男人一期照顧小嬰兒的畫面,別有趣味。值得一提的是飾演小女嬰的是當時才出生幾個月的李小龍。

伍錦霞面容清俊、身材嬌小、喜穿男裝,人稱「霞哥」,與女演員戀情不斷,是公開的同性戀者。三四十年代的華人報刊熱衷於追逐其戀愛逸聞,只當趣事,並無負面色彩。除做導演外,伍錦霞一直做電影發行的生意,經常往返於北、中、南美洲,向南洋/邵氏買片,一出手都是三、四十部。1950年,她開始在紐約開中餐館,並逐漸揚名於曼哈頓餐飲界。1970年1月25日,伍錦霞離世,《紐約時報》發佈訃告,指陳她在電影業和餐飲界的成績。

不論從哪個意義上,伍錦霞都是特立獨行的女性,她自有種舉重若輕的能量和魅力,能夠輕易跨越性別種族行業地域的種種界限。她的電影和餐飲事業扶持和庇佑了大量華人,在華人社區中,她無疑是個凝結核一樣的人物。

追溯華人女導演脈絡,伍錦霞是第一位將女導演事業持續多年的女性,也是第一位讓「女導演」這一職業身份在華人社會廣為人知的女性。可惜她的事蹟並未及時留存於電影史中,她死後被電影界遺忘了廿五年,直到1995年,美國最老牌的影劇評雜誌《綜藝》的主筆陶德.麥卡錫(Todd McCarthy)在《金門女》的演職員名單中偶然發現了伍錦霞這個名字。如今她的事蹟可以詳見於紀念她的紀錄片《金門銀光夢》,以及香港中華書局出版的傳記《霞哥傳奇》(紀錄片導演和傳記作者都是魏時煜,即本文作者之一)。

 

王漢倫(1903-1978):復仇女伶

1928年──比伍錦霞首次監製電影早七年──上海有位女影星正想盡辦法籌拍一部所有權全屬自己的影片。她的初衷不是想做監製或導演,而是為了賺到錢之後告別影壇。

她叫王漢倫。實際上她並不姓王,據她說王是來自老虎頭上的「王」字,取其強悍之意;漢倫也不是她的本名,而來自她十三歲在上海聖瑪麗女子學校讀書時的英文名Helen。王漢倫原名彭劍青,祖上是蘇州大戶人家,後來家道漸衰,父親曾在安徽招商局謀得總辦一職,後又寓居上海。彭劍青兄弟姊妹七人,她最小,幼年衣食無憂,在洋學堂接受教育。可惜未畢業,父母相繼去世。長兄把十六歲的她遠嫁東北,釀成王漢倫第一次不幸的婚姻。接着她上演娜拉出走記,逃回上海,借住姑母家,並在四明洋行謀得英文打字員一職。

1922年,王漢倫被明星公司的張石川和鄭正秋發掘,出演《孤兒救祖記》(1923)中的少奶奶余蔚如一角,這是中國銀幕上第一個賢妻良母的典型形象。《孤兒救祖記》一炮而紅,王漢倫由此成為華語電影第一位女明星。明星公司同年續以她為主角,拍攝了《玉梨魂》和《苦兒弱女》。王漢倫後被長城畫片公司以高報酬挖走,拍攝《棄婦》(1924)、《摘星之女》(1925)和《春閨夢裡人》(1925)。這些影片都以女性悲劇命運為敘事核心,王漢倫因此有「銀幕第一悲旦」之稱。她本人最喜歡侯曜編導的《棄婦》一片,因為片中人與自己的身世最接近。

王漢倫成為電影公司的搖錢樹,但她自己的經濟狀況幾乎沒甚麼改變。她在明星公司的報酬一直只有二十大洋車馬費,到了長城公司,所謂的高報酬許諾一直沒有兌現。她曾告上法庭,勝訴後拿到的是一張空頭支票。她之後為其他公司主演的影片也都沒有拿到相應片酬,這讓她萌生自己當老闆的想法。

1928年,王漢倫以800元買下包天笑的劇本《盲目的愛情》,從明星公司租借拍攝場地,聘請卜萬蒼做導演,掛牌漢倫影片公司拍攝。卜萬蒼當時正失戀,常常失蹤,去賭場放縱自我,拍攝後期都由王漢倫包辦。她還未拍完,明星公司因為要拍新片把片場收回去。王漢倫買了一部手搖放映機,一個人在家裡放一點剪一點,用了四十多天剪完影片。雖然各種條件倉促,一部由廿五歲女生全面包辦的影片終於誕生,影片名為《女伶復仇記》!她還負責影片的發行,帶着該片在十多個城市放映。事情像她計畫那樣,她賺夠錢,回到上海,順利退出電影界。

這奮力一搏、只為退場的故事,看到一位女性的強悍和心酸,讓人印象深刻,電影在故事中倒成其次。王漢倫後來開了美容院,姐妹蝴蝶第一個來捧場。其後經歷過兩次不幸的婚姻,加上上海淪陷期間不肯為日本人演戲,只有靠積蓄為生,日漸困頓。1949年後她成為上海電影製片廠的演員,但不大適應社會主義電影中的角色,出演為數不多,演過幾次配角,其中最著名的角色,是《武訓傳》中的慈禧太后。

 

謝采貞:「上海第一」

王漢倫拍《女伶復仇記》的三年前──即1925年──上海有女演員自導、自演了影片《孤雛悲聲》。她是謝采貞。目前電影史學家幾乎沒找到她甚麼資料,只知道她曾經出演過但杜宇兩部電影《小廠主》和《重返故鄉》。

1925年,上海新成立一家南星電影公司,籌拍「社會家庭悲劇」《孤雛悲聲》,由盧祖同編劇,謝采貞為女主演,男主演為謝采貞的弟弟謝雲卿。9月4日,《申報》曾發消息介紹:「兩謝曾屢演主要之角色,於表演之藝術頗有經驗」。同月20日,《申報》追蹤拍攝時提到,影片中

最華麗之一幕,為富人家庭大宴會,該公司為拍攝此幕戲劇,特佈置一極大之西式客室,配以極華麗美觀之陳設,計費時一星期,費用二千五百餘元,於前日起始拍演,計男女演員四五十人,女演員多屬海上交際明星,其服飾衣裝之韻色等,均預先配置,務使與片中之光線背景等調和而美觀。

《孤雛悲聲》當年成績不俗,《申報》對該片的系列報導沒有明確說明導演是誰,有一則報導甚至誤把其弟謝雲卿當作導演,說他「在場指揮各演員外,並有公司全體職員相助一切。」不過其他的媒體──比如1932年第156期的《開麥拉》──曾經提及謝采貞的導演身份,1994年出版的《上海電影歷史文獻》又再次確認這身份。因此,在目前所有的歷料看來,謝采貞可以算作「中國第一位女導演」。這位中國女導演生平故事極不完整,《孤雛悲聲》之後,媒體上再難她的報導。常能見到的,倒是她弟弟謝雲卿,後來他還演了不少電影,也當過導演。

 

楊愛立(1903-1940 :持攝影機的女人?

國際新聞照片庫中有一張日期為1925年11月29日的照片,一名年輕華人女子站在攝影機後取景,旁邊是一位年長女性 。照片標題是「做電影監製的華人女孩」,內容如下:

中國廣東。以上是楊愛立小姐的照片,她是來自坎薩斯城的美籍華裔,也是首位要在中國拍攝電影的女攝影師。照片中,她正在拍攝廣東的街景。和楊小姐在一起的這位女士,是她的姑母朵拉.楊,她本人也出生於美國。

這照片當年發表在賽珍珠的《亞洲》雜誌上,文字解說中提到楊愛立小姐用鏡頭記錄兩位西班牙飛行員着陸的情形。她導演的身份以及可能的作品從沒有被確認過,因而我們能在她的導演身份前加上「疑似」二字。無他,這照片實在太有姿勢了,任誰看到都會覺得這是一位專業導演!

實際上,可以確認的是,這照片拍攝前後幾年,楊愛立以華裔女孩的身份隻身闖入上海的影壇,成了獨據一席之地的電影明星。她在1926年加入長城公司,成為繼王漢倫之後長城的主要女演員,主演了《苦樂鴛鴦》(1926)、《浪女窮途》(1927)、《一箭仇》(1927)、《哪吒出世》(1927)、《火焰山》(1927)以及《妖光俠影》(1928)等影片,並在此期間成為《良友》雜誌的封面女郎。

1929年10月,楊愛立回美國加州,主演好萊塢的低成本西部片《大禍將至》(Trailing Trouble,1930)。她在第二部影片《凌駕法律》(Riding Law,1930)中降為女配角。後來兩年,她在好萊塢只獲得兩個小角色,一是《回頭是岸》(The Man Who Came Back,1931)中的女僕,另一是她最後一部電影《傅滿洲的面具》(The Mask of Fu Manchu,1932)中演的大蕭條時代華裔藍調歌手,她的名字甚至沒有打在演員名單中。楊愛立在種族歧視的好萊塢中的遭遇,與當時最大牌的華裔女星黃柳霜十分相似,其命運體現了華裔演員在好萊塢的普遍處境。1940年,她因肺炎發作,在歌唱舞臺上倒下,去世時年僅三十七歲。

 

黃女娣(1895-1969):名至實歸

如果把時間再往前追溯九年,我們會在1916年5月11日的《奧克蘭論壇報》(Oakland Tribune)看到一篇文章,名為〈女孩編寫的首部中國電影〉。文章介紹時年廿一歲的黃女娣自編、自導、自演劇情長片《關武帝》:

洛杉磯或許是電影世界中心,但奧克蘭有幸生產了首部華人電影,全由華人演出、製作,佈景、服裝亦為中國式。愛情故事貫穿其中,華裔女孩黃女娣,富商林本之天才外甥女,主導了影片製作。她從自定主題、編劇、設計佈景服裝、訓練演員,到導演電影、管理製作細節,一手包辦,此外還扮演劇中一位主要人物。這部東方劇作,被其創作者稱為京華影畫,在黑伍德附近攝畢,共有七卷。黃小姐扮演惡婦,而其嫂紫羅蘭,奧克蘭最美華裔女孩之一,為片中令人憐愛之女主角。影片共有三十餘位男女演員。黃小姐今日說,「吾從未看過華人影劇,故欲把華人影劇介紹給世界。吾寫罷故事後想到,對吾國吾民有興趣之觀眾或想目睹中國服裝禮儀,因此又加入描寫。吾期望影片能獲成功。」

黃女娣1895年生於三藩市的中產家庭,與伍錦霞一樣是第三代華人。八歲,舉家遷往奧克蘭。當時美國法律嚴禁種族混婚,因而黃女娣三兄妹都用一年時間回中國相親。黃女娣最終回絕媒人介紹,獲母親支援,未嫁返美。三兄妹中,只有大哥在香港娶親,新娘紫羅蘭(Violet)後來成了黃女娣一生的好閨蜜。

從中國返美後,她開始寫作《關武帝》的故事。根據她幾位親屬的回憶,1915年查理.卓別林在她家咖啡館附近拍攝電影《夜出》,黃女娣說服了其攝影師幫她拍片。後來由富商叔父林本出資,拍攝了《關武帝》。除男主角由專業演員扮演以外,女主角、女配角們分別由紫羅蘭、黃女娣本人、黃的母親、以及紫羅蘭的女兒出演。這是一部黃家女人齊上陣的影片。

《關武帝》原片約有九十到一百分鐘的長度,目前只有三十五分鐘留存於世,並在2006年修復。影片開始於紫羅蘭扮演的女主角與男主角邂逅,情竇初開,越過重洋遠嫁中國,之後穿起束縛重重的中式女裝。婆婆給她戴上首飾時,影片通過疊化,把首飾變成鎖鏈,比喻婚姻鎖鏈纏身。黃女娣扮演男主角原配妻子,因不能生育,嫉妒新婦生子,趁丈夫外出做生意趕她出家門,最後因羞愧而自殺。

黃女娣在1916年拍出這樣一部影片,既從跨文化角度旁觀當時中國女性的命運,又是對自身可能遭遇的深切想像。對於文化研究、歷史研究和性別研究學者,《關武帝》該是他們眼中的黃金文本吧。可惜當時美國反華情緒強烈,大家對此片反應冷漠。廿二歲的黃女娣在一次私人放映和一次公開放映後,將此片束之高閣,不再提起。她後來和一名加州大學畢業的華裔結婚,過着順遂的多子多福的生活,沒有再拍電影,只是有時在自家餐廳唱歌娛客。《關武帝》一片的拷貝,要等到八十年後才被她嫂子和閨蜜紫羅蘭交給孫兒,經過一輪波折和協商,由美國學院電影資料館完成修復。

從今天的標準看,《關武帝》也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女性電影:由女性書寫、從女性視點出發、關注女性的生命狀態、創作過程全由女性主導。其成片之早,如同奇跡。即使只有這影片,黃女娣應當無愧於「華人第一位女導演」的稱號!當然,如前所述,這只是目前挖掘出地表的一點歷史中排座次而已。

 

* 想了解更多早期跨洋女導演和女明星的故事,請參魏時煜、羅卡合著《霞哥傳奇:跨洋電影與女性先鋒》一書。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