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映室】《港城三記》映後談:我們都是外來者

* 放映場次:6月25日晚@兆基創意書院

王博出生重慶,求學輾轉北京紐約,每年用不少時間流連中國和香港;潘律來港十一年,說總歸「不再是漂的狀態」,但也「無法用很確切的言語形容自己的身份」。不那麼「本土」的兩人,拍了一條片,關於香港的今生前世。被問及自身與香港的關係,他們說,「可能電影裡的視角,是更好的解釋」。

七十分鐘的港城三記,記下了灣仔會展的巴塞爾藝術展(The Exhibition)、雨傘運動時的金鐘旺角(The Streets)、港深邊境和深圳地王大廈(The North Side)。

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被譽為亞洲最大藝術展,談談有甚麼作品、賣了幾億、來了哪些收藏家,才是主流正路。但王博說,他觀察到的,是一個不斷被複製繁衍的全球化空間。鏡頭記錄了會展內「像颱風一樣轉了個圈就走」的人流,「他們可能上周在邁阿密,下周在倫敦,其實跟這地方都沒甚麼聯繫」。人流的觀看、被觀看和自我觀看,在這個空間內發生,本身也構建了空間,「我們想把鏡頭扭轉,試試把平常看到的東西刨開,呈現這個複雜龐大機器下的譜系和社會架構」。

雨傘運動固然很「港」,首尾兩記,卻似乎很少出現在我們對香港的想像裡──或者說是,從未以片中的敘事方式出現過。而即便是金鐘旺角,在片中重回,也恍如不是記憶中的現場。王博說,當時在美國,媒體的論述就是香港市民為民主上街。到自己去現場才發現,街頭亦塑造了時間和空間,讓不同的人基於政治立場有不同的表達。導演們再次把鏡頭扭轉,關注起一些看似與抗爭者格格不入的、邊緣異質的人像:「關於雨傘運動的敘事應該是怎樣的?我們想揭示的,是這個時刻的複雜性。記錄是出於親身體驗和觀察,而非企圖製造一個統一的敘事」。

若說影片是關於空間,卻又不盡然。在每個關於當下的章節後,導演用上資料片段(found footage),又為這些觀察多加了一層時間性。

香港人常被詬病歷史感薄弱。當藝術展是年復一年的流動而重複時,二十年前的同一地之上,原來上演過香港當代史中最歷史的一刻。「藝術展場是香港全球化流動性的體現,但在這流動性下,我們想說,它其實是有歷史的」潘律說到。一段六七暴動的歷史檔案,則把時空拉長,用另一角度去理解令人費解的當下。今生和前世的兩相對照下,彷彿已經被歷史固定下來的時刻,被呈現出另一種樣貌;現有的關於香港空間和時間的敘事,進一步被瓦解。

最後有觀眾問到,在這些層次下,導演對不同群體的觀看反應有預期的想法嗎?兩位導演直言,預期的就是不同人有不同解讀。潘律笑言,在韓國、紐約、英國做過放映,各地觀眾的笑點都不一樣,也因此特別想知道香港觀眾怎麼看:「是覺得始終我們是外來者?還是也會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得著?我不曉得」。

回到開場的第一個問題,自己是用甚麼身份來製作這部關於香港的片,潘律最初的回應是身份(identity)這詞可能已漸漸過時。四十五分鐘的Q&A後,她說,她對香港,還是有一些沒從土生土長的香港朋友那裡聽過的感受,有一種訴說的慾望。最後,她說了個故事:在英國放映時,一位在香港住了五年的克羅地亞朋友觀影後說,他能夠對片中的香港感同身受,「可能我們從某程度上說都是外來者」。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