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警察變形記(下)──回歸二十年,誰是好警察?

在回歸後的香港,年輕人之間多了個新詞彙:HEA。上篇提過張堅庭九十年代有部電影叫《表姐,妳好嘢!》,後來就有一部電視劇向其致敬,叫《老表,你好HEA!》。作為消極主義、享樂主義、物質主義,得過且過無心向上的生活態度總稱,就是HEA了。而千禧年後的香港電影,最明確的轉變是過去殖民時期祟尚的高等精英生活開始沒落(因為有本事的他們大都已經移居海外),經歷政權回歸和金融風暴的洗禮,香港電影追隨著港人,呈現了反精英、反使命感的新風,簡單來說,精英大都是異類,很HEA才是正常事。

 

HEA之典範:新紮師妹

一部很少人嚴肅提及、不少觀眾都覺得是名星掛帥的爛片,是楊千嬅在千禧年後轉戰電影的代表作《新紮師妹》。在香港電影和香港警察的關係中,楊千嬅有獨樹一幟的HEA味──她可能是港產片中第一個以「失物認領組」出身的警察主角(後來的續集由薛凱琪拍,角色仍甚為相似),也是公認演技最HEA的女主角。儘管有不少人厭之俗爛,但確實成為千禧年後港產片的一大經典。

《新紮師妹》片名明顯是來自八十年代的皇牌電視劇《新紮師兄》。其實《新紮師兄》和成龍的《警察故事》甚為類似,都以除暴安良,維護法紀為典範,畢竟兩者是同代作品。2002年上映的《新紮師妹》則完全相反,它可謂周星馳風格的延續。楊千嬅飾演的方麗娟是個遊手好閒的無能警察,無本事,無上進心,無專業知識,某程度上是新生代「打工仔」的化身。「除暴安良,維護法紀」都只是隨口說說而已,真正的角色是普通一個「打工仔」。

誠然,警察在金融風暴後成為大熱職業,皆因薪水高而且職業高尚,現實中不少人都是抱著方麗娟精神而投考警察。──實在無法忘記,當年的香港特首曾蔭權,在(假)特首選戰時的口號就是:「我會做好呢份工」。相當響應香港主流價值觀,既親民又讓人聽得舒服的一句話,但再想一想,年薪超過美國總統的香港特首,竟當自己是「打工仔」,真的沒問題嗎?至少在八、九十年代那個人人想做精英驕子的香港,是不可能出現的。

當警察「打工仔」化

回到電影,方麗娟後來誤打誤撞成為特別行動組的成員,做臥底反而愛上了黑幫大佬吳彥祖。其實吳彥祖是一個非常重要,但經常被忽視的香港演員。其演技不是特別好,但顏值實在高,他演過警察,也演過黑社會,後者反而演得更加「好」,意思是說,他演的警察角色,都是普通貨色,我也實在不記得了,但他能演到一個讓人覺得黑社會比警察還要吸引的程度。

此前的香港電影中,甚少出現匪徒形象好過警察的說法,都是惡形惡相的省港奇兵,主角一定是型英帥的警察。後來警察這一行「打工仔」化,再無法成為市民依靠的對象,「盜亦有道」或者「高富帥」匪徒卻反而成為主流。

不過,談到匪徒比警察有魅力之開端,在我的親憶中,還要推前一點,是杜琪峰回歸後的代表作《暗戰》系列。《暗戰》的劉德華和《暗戰2》的鄭伊健,邪得來好像比警察還要正義。當然,談到警與匪,正與邪,則無出《無間道》之右。

回歸第一個十年:無間道

在《無間道》之前,香港只是有臥底、內鬼、二五仔這些說法。《無間道》之後,大家都直接稱呼臥底做「無間道」了。表面上,《無間道》是一場黑社會和警隊之間,橫跨於政權移交這大時代洪流的鬥智角力,而實際上,它對照了回歸後香港人對警察──管治者核心價值有所動搖的憂慮。

續作《無間道2》有一幕讓我印象極深,九七回歸當晚,衣香鬢影的曾志偉與各大政商人物慶祝,對他來說,是一切無變,此乃當年安撫人心所謂的「馬照跑,舞照跳」的表現。然而,在劉德華(陳冠希)的視點,其警帽上的徽章當晚換了一次,意味實在深遠。徽章從英殖過渡到中共了,但他的「主人」有沒有真的換過呢?他仍是曾志偉的「針」,是黑社會中人,抑或也可以跟隨香港回歸而「洗牌」換一次呢?

無論是「做黑社會好過做警察」,還是「做警察等於做黑社會」,可能都是「無間道」的一個片面解讀。它真正呼應的時代改變,是人心浮動與不安現況。你到底為誰辦事?為警隊?為黑社會?解殖時代下的香港人,想法多了,也更複雜了。回歸前大家聽候發落,只有去和留,以前不走,現在就留下;回歸之後,多了的想法卻是,留下了,但怎樣留?這正是劉德華和梁朝偉在片中思考的問題,香港人的問題。

《無間道》大為成功,但並不是沒有負面影響。印象中,此後還出現了《黑白森林》、《黑白戰場》、《黑白道》等作品,臥底──「無間道」便幾乎成為後九七香港警匪片的一大主流,雖有不少佳作,但拍得頗濫。還是那句,你到底為誰辦事?為警隊?為黑社會?在這極其泛濫的二元對立之中,回想初衷,「為市民辦事」這個曾被視為最關鍵的核心價值,卻因而漸漸失語。

回歸第二個十年:內鬼與黑手

儘管我並不認為2012年被譬為重量級港產片的《寒戰》,其水準及得上再一個十年前的《無間道》,但看演員規模、票房以及對警隊的描寫,確有不亞於《無間道》的討論性。《寒戰》同樣是一個關於臥底的故事,警隊中有叛徒,以致一切的行動都被洞悉。

從本質來看,《寒戰》的內鬼與《無間道》的無間道是不同的,《無間道》的梁朝偉和劉德華是黑吃黑,警察有黑社會這個如光與影的明確敵人。在新十年,黑社會就像杜琪峰拍的《黑社會》,因時代不同繼而式微,如今香港人眼中最大的黑手,亦為導致內鬥的關鍵,其實是中國政權。

《寒戰》中的警隊內鬼,彭于晏在片中從不道破,卻表明是一個比警隊、警務署和保安局力量更大的組織,呼之欲出就是中共(實際上就是大到連電影本身也不可以道破)。而在意識形態上,內鬼並非香港人的敵人,《寒戰》和同期另一警匪片《赤道》(本名「赤盜」,最終易名原因同樣不可以道破,只能心照),其內鬼的想法剛好相反。他們認為自己才是真正為香港做事,實際操作著香港警力的棟樑。彭于晏不就在《寒戰2》中點醒父親梁家輝──港英時期的精英驕子嗎?你棄暗投明啦,我們才是直接為「阿公」做事的人。

《寒戰》讓人心寒,倒不是梁家輝和郭富城的內鬥,而是故事本身有其呼應時代之處。回歸前香港人的敵人不是注洋大盜就是省港旗兵跨國犯罪集團──即是《樹大招風》說的賊王;回歸二十年後,天下無賊,卻內鬥白熱化,最大的敵人卻是自己人。常說香港人互相「撕裂」,本地人敵視新移民,政黨支派鬥爭頻繁,故事之中,連威權散失的警隊(被那不可以道破的黑手蓋過)也是如此。

對了,如今香港人自然已不看的「初代警察」成龍,他還在拍電影,卻早就成為生於香港,背靠中國的跨國超級刑警。儘管完全脫離了香港歷史發展脈絡,但撫心自問,我還是很喜歡大家都很討厭的成龍。年輕時的成龍,在《警察故事》中是一個會衝撞權貴,罔顧警隊守則,卻以保衛市民為己任,廣義上的「好警察」。不到半個世紀,無論是現實中的社運衝突,還是《寒戰》中郭富城和梁家輝一直掛在嘴邊的上司下屬警隊權力架構,都再離不開「按規矩做事」這個大前題。與《警察故事》中的好警察,已站在完全相反的立場。

也許,要再次定義怎樣才是一個好警察,就可能要多花一個十年。

* 原文刊於《天下.獨立評論》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