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紅歌,是粵人的旋律──從《明月幾時有》看香港對中國的意義

許鞍華導演多年來的作品念茲在茲的是思考「邊界」和「身份」,從早期在香港電台拍攝的講述越南來港難民的《來客》,到電視台時代關於中原人和異邦人的《書劍恩仇錄》。從自傳式的《客途秋恨》,文學作品改編而成的《傾城之戀》,到近年的《黃金時代》和2017年的《明月幾時有》等大製作,可謂更在「邊界」的框架下發展出「戰爭中的女人」的主題(motif)。

電影裡面關於廣東地區東江縱隊和以香港為基地的港九獨立大隊的故事,將廣東和香港連結一起,將鄉村人和城市人/文化人連結一起。不過細想,這樣說也許也不太準確。在電影中,這些邊界只是若隱若現。廣東和香港的邊界,不是我們今天熟悉的羅湖橋或落馬洲管制站,而是天然的河流和山脈。但這些天然的邊界,充其量是逃亡路線的分界,遠遠不是當今意義上需要用身分證明文件通行的「國界」。文人逃走的水路,經驗上來說應該相對安全,所以在戲裡我們見到有老人被安排從水路走。但是意外出現的日軍真叫人捏一把汗。文人逃走的陸路(山路),要考慮的因素不是你有沒有通行證或護照,而是要同各個領地「地頭蛇」打聲招呼。

電影裡面,誰是廣東人誰是香港人?方老太家住香港,而日常的零食是廣東鄉村的炒米餅。王菀之飾演的客家村姑阿四,家住河邊(也許是在深圳),但我們也說不準到底是廣東還是香港。電影中最明顯的「邊界」,應該就是草根市民和菁英階層的文化人的差別吧。文人那股擺不掉的傲氣,就如同他們身上和戰士逃難格格不入的羊毛西裝/唐裝。據導演許鞍華在雜誌訪問中透露,村姑阿四本來打算是一個講客家話的角色,但後來為了不讓語言難關影響演員的演出,就作罷。我認為,如果阿四真的以客家話演出,將會更加精彩。

在《明月幾時有》的媒體首映中,每位觀眾獲得兩塊雪白的炒米餅。看完電影的觀眾都知道,這是呼應方老太(葉德嫻飾)在電影開頭招待租客茅盾夫婦的點心。方老太本是一個「安分守己」的婦人,只希望自己和女兒在亂世中能平安捱過。但誰會想到,方老太後來也成為送情報的一員。她叮囑女兒「不要連累別人」,最終,在敵人的槍口下,是她自己首先實踐了這句話。

炒米餅是用紙袋子裝著的,看完電影回家,打開才發現是炒米餅。實不相瞞,炒米餅是我小時候最討厭的零食之一。過年過節,鄉下的親戚會送很多自家製的食物到我外公外婆家,其中就有炒米餅。可是,傳統的米餅十分硬身,無聞無味,我一直都不知道為什麼家中的大人那麼愛吃。 聽說,廣東農村的人都會做,雪白的米粉,用刻有花紋的模子緊緊壓實。小時候,家中的大人說,炒米餅好「襟」咬,慢慢咀嚼,才會吃出那淡淡的甜味。電影中出現的眉豆茶粿,我小時候也吃不少,在廣東一些地方不叫茶粿,叫「糍」或者「團」,有眉豆餡,花生餡,還有用艾草汁製作的「艾糍」,墨綠墨綠的滲透著草香。

炒米餅「硬gwut gwut」,茶粿軟軟糯糯,黏在牙齒上,也黏在記憶中。

粵港本是一家,粵語粵俗同源。電影的粵港連結的故事,也無意中和我的童年回憶產生微妙的呼應。除了炒米餅,童年的回憶還有家鄉祖屋牆上的掛畫。掛畫上有一段文字,記載在廣東增城南山村,村長阮公和村民曾經在抗日期間冒險保護武器的運送。根據長輩的描述,當時有一批武器要運送到東莞。但是當時鐵路水路都被封鎖,村長帶領村民自告奮勇,從山路運送武器。路途中碰到日軍搜查,村長急中生智,拿出籮筐裡面的荔枝招待日軍,並閒話家常。最後日軍隨便看了一下,就放行。家中的長輩說,實際上這批武器就是東江縱隊的。難怪在南山村祖屋的大門上,一對對聯寫著「勇在烽天鬥倭寇 義為衛國保家園」。當電影到高潮時,方蘭和劉黑仔在村長(馮淬帆飾)的救助下逃跑,我腦海中不斷出現的就是這個在增城家鄉的故事。也許,當年的太公太爺們,就像電影中的村長一樣沉著冷靜,義無反顧。

我不知道故事是否真的如此戲劇性地發生,但這段關於粵人的戰爭歷史,在近年逐漸被發掘並重新評估其在整個戰爭史上的地位。特別是,在電影中重墨描繪的文人大營救行動,堪稱抗日戰爭史上的奇蹟。來自中國大陸北方的文人,和廣東地區的游擊隊和鄉親們,社會經濟地位懸殊,也許連語言也不通,但是靠著信任和暗號,八百多人從香港秘密北上,撤回大陸的游擊隊大後方,無一傷亡。

戰時,香港曾經是廣大中國社會精英的「天堂」,大量難民南下到這個海邊的避難所。因為香港特殊的地緣環境,抗戰電影的拍攝工作得以繼續進行,並傳播海外。而電影《明月幾時有》,甚有玩味地,將香港對於中國的作用通過相反的旅行路線展現。一上一落,中國文化得以保存。許氏在香港政權移交20週年,在中國大陸民族主義高漲的時代,既帶出抗日戰爭「主旋律」,實際上又是重述沿海粵港的故事,無疑是意義重大而又耐人尋味的。

作者拍攝

作者拍攝

 

作者拍攝

作者拍攝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