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備忘》(陳子桓)
《亂世備忘》(陳子桓)

全民記錄和自我表達:十一部雨傘紀錄片

話說香港獨立紀錄片在2011年之前一直發展緩慢,偶有《音樂人生》這樣叫好叫座的「奇葩」出現,但奇跡似乎不能持續。香港雖有很多人擁有精良的拍攝設備,但社會給予獨立紀錄片的資源極少,民衆對之認識不足。華語紀錄片節、香港社運電影節和香港獨立影展在香港推廣紀錄片放映超過十年,加之近年來社會運動頻密,獨立紀錄片終於形成可觀浪潮,2012至2016年間竟有40多部獨立紀錄長片在香港上映,其中2015年來完成的十一部(八長四短)雨傘運動紀錄片(後稱「雨傘片」)令人矚目:陳芊憓的短片《傘不走的女聲》、郭達俊和江瓊珠的《幾乎是,革命》、黃雨晴等三人導演的短片《Karl》、陳梓桓的《亂世備忘》、Film 75小組的《傘.聚》、林子穎和黃頌朗的《未竟之路》、張敬時的《世代同行》、廖潔雯的《義載》(短片)和《義載2》、佔領訪問隊和自治八樓的《底語呢喃》,以及陳耀成的新作《撐傘》。這些作品放映時,觀衆都有熱烈討論,使放映場地成爲雨傘運動場域的延伸。

 

全民記錄

從張虹記錄2003年七一大遊行的《七月》中,全民記錄的景象對港人就已不陌生,不過拍攝者雖多,能夠完成影片者卻寥寥無幾:畢竟從記錄到成片,技術、資金、製作、創意上的挑戰都非同小可。一年一度的七一遊行或維園燭光的奇觀雖難構成電影,但這些行動影響了很多年輕人,黃之峰就是其中一位。從2012年3月到9月,英國導演Mathew Torne記錄了15 歲的黃之峰組織學民思潮、在反國教集會中成爲香港的「未來之星」,次年完成紀錄片叫《未夠秤》。片中還拍攝了18歲的馬雲祺,他選擇放棄學業、參與社會民主連綫的行動,既欣賞學弟黃之峰作爲社運領袖的才能,也能解說黃如何利用網絡平臺和社交媒體迅速成名,並進一步爭取所需。《未夠秤》堪稱雨傘紀錄片浪潮的前奏曲。

到2014年9月大罷課開始後,全民拍攝的水準已然升級,很多人在手機和相機上安裝了腳架、麥克風、穩定器等輔助設備,似乎每個人都想要為自己正在見證的歷史留下最好的記錄。很多現場的影像片段即時、迅速地在網絡上傳播,沒有到現場的人也利用自己的社交媒體積極轉發他人影片,給全民拍攝的影像提供了即時全民報道的空間。從922罷課開始一直到雨傘運動結束,我們都還不能預計,那些無時不有、無處不在的影像拍攝,最後能夠產生多少部紀錄片。2015年1月的香港獨立影展,率先放映了四部恰好都是女導演拍攝紀錄短片,其中最長、最有分量的作品是陳芊憓的《傘不走的女聲》,這也是至今唯一一部聚焦女性在運動中的參與和思考的雨傘片。這部影片和後來產生的雨傘片一樣,都不同程度上使用了他人的素材,凸顯了全民拍攝模式給雨傘片帶來的好處:從片末長長的參與拍攝、素材來源的清單,可見大家都沒有把現場攝取的鏡頭視為私人財產。

922罷課後運動之急速擴展出乎所有人預料,即便是從2013年1月佔中計劃提出時就開始拍攝的郭達俊、江瓊珠,也感到措手不及。雖然雨傘運動中的發展和變化,在主流和獨立媒體中都有及時報道,但獨立紀錄片以其較大的信息容量、眾聲喧嘩的形式結構,給我們提供了最爲多元、複雜、深入的思考空間,讓我們能夠回顧事件發展的過程,聽到各個階層、群體中有代表性的個人表達,並且透過影像了解整個香港社會的訴求、焦慮與迷茫。從2015年《幾乎是,革命》入選山形國際紀錄片節,到今年陳梓桓的《亂世備忘》提名金馬獎最佳記錄片,香港内外的觀衆都有機會能夠比較感性和完整地了解雨傘運動的起始、經過和後續的事件與反思。2016年,《亂世備忘》在不同場合連映多場,《未竟之路》除在港大、嶺南、城大等本地大專院校巡映之外,也已經在悉尼、多倫多的大學等香港以外的地方放映,讓香港人有自己發聲、被聽到的機會。

《傘不走的女聲》(陳芊憓)

《傘不走的女聲》(陳芊憓)

自我表達

如果說全民拍攝提供了多重視點,那麽雨傘片的任務之一是給予被拍攝對象自我表達的空間。《幾乎是,革命》和《撐傘》兩片由比較資深的導演完成,因他們對於過往的香港社會運動比較了解,在拍攝時都比較自覺地注意選擇不同年齡、身份的受訪者,比較均衡地反映了不同人群的心聲。《幾乎是,革命》開始拍攝時,選定的七位拍攝對象包括了佔中旗手戴耀廷、立法會議員梁國雄、學民思潮成員周庭、土地正義聯盟朱凱迪、以及保自聯成員何芝君、韓連山及黎則奮。雖然有年輕觀衆質疑爲什麽有三位保自聯成員,但是導演們也的確反映了年輕人的看法。《撐傘》的導演陳耀成,除了戴耀廷、梁國雄之外,還訪問到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前立法會議員劉慧卿、前立法會主席曾鈺成、《蘋果日報》創立人黎智英等人,並在影片中加入了哥倫比亞大學的黎安友(Andrew Nathan)教授、記者Philip Bowring、德里克(Arif Dirlik)教授等人對於雨傘運動的認識,從超越本土的視野來看雨傘運動的意義。陳導演也即場訪問了不少大學生、佔領者,並做到讓每一位參與運動的受訪者,都能相對完整地完成自我表達,並且從剪接的角度,至少從形式上賦予每個聲音同樣的重要性。

《亂世備忘》和《未竟之路》則集中呈現青年人、特別是幾位港大學生的狀態和思考。《亂世備忘》是目前已經拍出的雨傘片中,唯一以導演第一人稱旁白組織的紀錄片,回顧自身成長的歷史,同時也呈現出對於年輕一代較爲突出的自我表達。《未竟之路》則由雨傘運動期間在港大就讀的林子穎、黃頌朗,從922罷課前拍攝到2015年七一遊行之後,聚焦現任港大學生會會長馮敬恩和作爲學生代表到英國參加英國國會外交事務委員會聽證會的許彤。影片前30分鐘的訪談並未給我特別震動,到30分鐘時顯示了一段「以隱蔽形式拍攝」的内容,跟隨一行十多個示威者,從金鍾出發到灣仔,試圖設下路障來分散警力,比較具體地呈現了年輕人在運動中的行動方式。影片後半出現了十分精彩的記錄人物日常的段落:比如許彤告訴找她補習的中學女生,學校教的文法正確、沒有文采的英文只夠她們日後做社會的螺絲釘;又比如導演跟馮敬恩回家時,聽到他因做學生會沒有了兼職收入,求姐姐「施捨」,並說正在看的書有《香港民族論》、《帝國》,也有「很好看」的「講六七暴動的」的《胸懷祖國》。鏡頭前馮敬恩和許彤一年多來思想上的成長清晰可見。

聚焦學生的雨傘片中,還有一部黃雨晴、湯宇澤、楊程三人合作記錄中大學生的短片《Karl》。這是較早完成的一部雨傘片,展示中大罷課小組成員Karl,因爲上了電視而引起父親極度不安的狀況。鏡頭前嚴肅、有行動有思考、不斷成長的Karl,給我印象最爲深刻的不是他激進的發言,而是他對於父親情緒的關注。他的表現和《未竟之路》中港大女生許彤描述代溝的極端言論形成鮮明對比。我向黃雨晴索要《Karl》的連結時,她問我的文章會從什麽角度來寫。我從前兩年的學生作業中,看到很多雨傘運動的現場素材,看片的時候也十分注意,所看的是誰的電影、導演以什麽樣的立場拍攝。

《撐傘》(陳耀成)

《撐傘》(陳耀成)

誰的電影

客觀地講,幾乎每一部雨傘片的導演都在不同程度上容納了不同聲音,即便是聚焦個人的影片,也都呈現出人物内在的複雜性。但是導演是否能夠做到客觀?或者她/他是否有着強烈的拒絕主觀的意識?作為紀錄片導演的我,深深知道這是一個重要的、會不斷引發影片和觀衆角力的問題。著名影評人石琪,在〈陳耀成的《撐傘》風波〉一文中寫道:「《撐傘》無疑不夠全面,主要見到反建制派男女老少人山人海,好像壓倒性多數,未能充分呈現香港分化『撕裂』的實況。」他提議「最好是不同派系各自拍攝」,或由「幾個導演以不同角度各拍一段,合成多面體影片。」其實最近在社運電影節播出、由佔領訪談隊及自治八樓完成的《底語呢喃:來自佔領運動/雨傘運動/雨傘革命的聲音》一片,已經可以看到這樣的努力。這部影片長度超過兩小時,年齡、職業各不相同的受訪人超過四十位,其創意之舉是每位受訪者出鏡時,銀幕上會出現二維碼,如果觀衆舉起手機掃描,就可以從網絡上看到該受訪者的完整訪問。團隊主導Terry不以導演自居,影片一開始就以字卡宣佈 「這並非是一部全面的關於雨傘運動的紀錄片」,鼓勵大家在任何時候離開或者上網觀看配有英、簡、繁體字幕的完整訪問,打破了放映場域和每個人的上網工具之間的分界,從觀影形式上做到了 「民主」的設定。團隊在拍攝中也高度自覺地照顧被拍攝者的要求,有時只拍肩膀、有時只有錄音。在這部影片中,完全沒有精英的身影,我們看到中學生、牧師、佔銅姨姨、鳩鳴混血少年等最爲普通的佔領者,聽到他們真摯的、熱切的、有時是不善辭令的表達。

說到來自運動的 「底語」,必看的作品還包括短片《義載》和長片《義載2》。兩片都由廖潔雯導演,聚焦一群發起義載運動的司機,看他們如何穿梭於各大佔領區之間,把民衆捐出的物資送到佔領者手中。司機Simpson和臨時組建的車隊的成員們,因同情學生而開始利用工餘時間義務送貨,單純地希望做好運動後援。但在運動不斷升級中,車隊也遇到各種挑戰,從被佔領者堵路到被不明人士跟蹤,到在車輛周圍發現放著尖刀的背包。佔領區源源不斷的物資派發,當然也被媒體注意,因此有三分貌似吳彥祖的Simpson漸漸從「後援」的崗位更多地走到攝影機、麥克風之前,引起車隊隊友的嘲諷。到運動後期,他告別車隊兄弟、投身運動,在和一群立法會議員靜坐之後不久被警察拘捕。這部紀錄片雖是在運動後方拍攝,但把一群人的熱心與微妙轉變都捕捉、組織得很得體,和冷靜旁觀的《傘聚》一樣,堪稱觀察式雨傘片佳作。

雖如石琪所指,我們暫時還沒有看到愛國的藍絲電影,但華語紀錄片節上放映的張敬時的《世代同行》卻已和上述雨傘片都不一樣的視點,著眼於不願捲入黃藍爭執的基督徒。在運動中似乎兩邊不討好的很多基督徒,嘗試守衛愛與和平,不過《世代同行》中呈現的人物,卻不如(香港基督教協進會性別公義促進小組策劃贊助的)《傘不走的女聲》中的女性基督徒給我的印象深刻。前者雖然比較完整地記錄了基督徒經歷佔領的過程,但後者因爲有性別的視角,反而能夠更加深入地表現了在信仰與政治的衝擊之下,女性基督徒的心路歷程。

十一部雨傘片的組織邏輯和表現手法各不相同,但因爲全民拍攝的背景,作品之間卻有絲絲縷縷的關聯,值得認真比較、研究。比如《未夠秤》中2012年落選的吳文遠、《幾乎是,革命》裏面激動中有謙卑的朱凱迪、《撐傘》中短暫出現的羅冠聰,月前都在立法會選舉中獲勝而被大衆認識。幾部片中都有短暫出場的黃耀明、何韻詩,在《撐傘》中成爲重要人物;在《Karl》中受訪的學生則參加了《底語呢喃》訪問隊,可見很多年輕人都嘗試在運動中尋找自己可能的位置。誰又敢說,今天雨傘片所呈現的衆多年輕人中,就沒有黃之峰以外的明日之星?我們也期待更多的導演們繼續拍攝關於香港的紀錄片。

* 原文刊於《字花》第65期,承蒙作者授權轉載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