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而立,十年根莖──《在地而立:香港獨立電影節2008-2017》編輯序

文/張鐵樑、譚以諾

在地而立,是植根本土,從周遭的環境與關係中學習自立自處, 獨立而不獨行。成長不單是個體的發展, 這亦是與身邊事物連結的成果。這像是根, 而土壤就是這地方──香港;這亦像是莖,在地下橫生,從本地始,往他地連結, 在隱而未見的地方, 形成網絡。獨立, 當然不是意味隱而不見, 也有打出地面讓人注目的時刻, 這裏是見與不見的辯證。香港獨立電影節十年,就是這樣縱橫而延展。

香港獨立電影節踏入第十年,《在地而立》梳理這十年間的經歷, 思考獨立電影在香港這環境下如何發展。重述歷史非常重要, 透過回望, 可以望見未來, 也可以明瞭當下的構成。影意志藝術總監崔允信的口述固然重要, 但旁人的評述也有其對照之處,因而收入了傳媒工作者黃靜報導影意志被藝術發展局停資的事件,也是全書中唯一的轉載文章。

從回顧歷史,延伸至獨立電影的概念討論、獨立電影(節)與社會變遷的互動、再到放映、場地和展示的問題,希望從而展視出這電影節對於它所生成的地方的意義和影響。獨立電影自有一套與商業電影不同的展示和接收的方式, 因而與社會的互動亦很不一樣。如果商業電影是跟從某種資本主義的規劃來告訴我們該看甚麼、聽甚麼,那麼,獨立電影/獨立電影節的政治基進性則在於,它們尋找與資本主義不一樣的規劃, 解除商業的邏輯, 告訴我們有甚麼其他的影像是值得看、聽和思考。如此看來, 看似是很簡單的社區放映的概念,其實已經可以是一場社會運動。

獨立電影往往與社會運動密不可分,而透過舉辦電影節, 香港獨立電影節本身並不只是眾多電影節中的一個,而是有其「社會運動」的面向的︰串連應該是獨立電影一個很重要的特色。因此,《在地而立》不只收錄了與電影節相關的「事」, 也收錄了與電影節相關的「人」。這批獨立地存活着的「人」, 構成了電影節的社群, 組成電影節的所在「地」, 在這塊「地」上活動的「人」, 就以根莖的形式, 與電影節交匯, 又帶着這份獨立精神錯開, 或在其他地方生長, 或與電影節以不同的形式結連。這些人常被忽略, 於是我們透過十年的機會, 透過邀約文章的形式, 再次「串連」, 他們包括站在影展最前線的義工、負責將理念視覺化的設計師、把所有繁瑣雜事編排整理的影展員工,還有創作出影展最基本元素的電影導演。

書本以「事」起始, 以「人」作結, 以「事」為縱,以「人」為橫, 試以為這十年的電影節在當下拋出一個定位、一個座標。當然,歷史永遠有重述的可能,再過十年,關於香港獨立電影節的故事肯定會再重寫, 但是《在地而立》也可算是我們在這個歷史的時刻,為過去──也為後世──拋出對電影節的一個說法。書名的「立」,可以指電影節本身──十年所立之行──也可以指此書本身──百頁所立之言。

本書附錄中收錄了歷屆影展精選文章,英文版本亦選用當年的翻譯。唯翻譯資料散佚, 未能聯絡譯者作修訂,謹此致歉。

One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