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moking Dogs Films;鳴謝 Lisson Gallery

【M+放映:家庭電影】《霍爾計劃》與「家」的無盡對話──思考當下香港的情勢

此次「M+放映」將記錄Stuart Hall生平的紀錄片──《霍爾計劃》(The Stuart Hall Project)選為「家庭電影」放映計劃之閉幕電影,以這位知識份子在面對自我身份與文化認同的建構與重構的過程中,呈現個人身份,文化認同和價值觀念建構的流動性,來開放觀眾對「家」的想像,接續這樣的展開,本文希望為本地觀眾提供一個可連結的(articulated)導讀,讓觀眾能意會到的該電影蘊含的歷史文化觀,同時看看能如何回應香港社會當下有關族性身份(ethnic identity)和家(Home)的爭議。

 

一部展示身份政治的作品

2014年2月10日,英國左翼當代文化研究之父Stuart Hall病逝,享年82歲,隨後回顧Hall學術貢獻的訃聞,大多都集中討論其作為第一代新左翼理論家對媒體傳播及文化研究領域的影響,然而,John Akomfrah於2013年完成的《霍爾計劃》則以Hall的一生的來述說一個文化身份政治的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加納出生、成長於70年代英國的Akomfrah,受到Hall在BBC電視台的文化政治評論所影響,對他這輩的年青藝術家來說,Hall的一生已是一部偉大的作品,但他仍耗費多年收集Hall自五十年代的聲音與影像存檔,將其以明確的章節主題剪輯為不同的時刻,再配上Hall鍾愛的美國黑人音樂家 Miles Davis的小號,來襯托特定時刻裡Hall面臨特定的身份危機時的感受與其思想上的推進,藉此作品Akomfrah向好友也是當代黑人思想家致上最深切的敬意。

傳統的身份政治(identity politics),例如想像共同體(imagined community),通常是強調以民族國家為基礎單位對某些文化團體和集體有一致的義務和認同。但是對Hall來說,頂著「黑人」之名在英國生活,他的多元文化經驗(multicultural experience)總是充滿焦慮和危機,例如在牛津大學體驗到白人專屬的高尚文化、突然意識到自己被社會視為「黑人」、感覺自己不再屬於離開多年的家鄉牙買加、大眾傳媒對黑人的污名、種族主義的反移民運動(那有色人種可以那裡去?)……等。重重焦慮與危機卻成為Hall突破舊有理論的推手,提出個人的族性身份(ethnic identity)──「我是誰?」──應當是個不斷與當下的文化意義和價值協商的產物,Hall在片中這樣解釋新的認同政治(the politics of identity)裡的應有差異、反身性與偶然性:

我們總以為有些東西能定義我們是誰,像是階級、國籍、祖籍⋯⋯等,然而,「我們是誰」並不構築在任何單一事物之上……我也否認身份認同(identity)有其內在性,與其將身份認同比作口音,不如說是對談之後的產物──透過對於自身的質疑與政治意識形態的對話才建構出來的……雖然內在某些全然屬於你的東西餵養壯大了你的身份認同,但事實並非全然如此,你的身份認同不停的與你身邊每個人對話,每段對話都再重新形塑這個認同,你所認為的自己,實為這些人一知半解的構成。

因此,這部紀錄片以Hall一生中經歷各個身份認同危機及尋找可能性的當下為主軸,將觀者帶往一個個歷史當下。文化研究學者John Erni曾在一次放映後指出整電影瀰漫著對「家」的執念,他說:「對Hall來說,什麼能稱為家呢?家其實不存在,但對家的渴望卻是如此強烈」。當一個人的每日存在遭逢不間段的挑戰,卻沒有被多數的認同給沖散,反而在一次次的質疑「我是誰」的過程中找到站穩腳步的方式,那樣態好似經歷重重阻擾卻仍奮力航行回家的希臘神話人物,只是在Hall的年代裡沒有海妖的歌聲,只有令人迷航的大眾傳播媒體與斷不開的文化拉扯和社會衝突。

一種歷史文化觀

《霍》全片可分為十二個章節,看似順時性交代Hall思想面的改變,但細心留意會發現,每個章節並非清楚的斷代,不同時期的Hall會在同一章節出現,章節間之年份也有所重疊,以著Hall所稱為情勢分析(conjunctural analysis)的歷史文化觀,Akomfrah利用影像重構了歷史。

以個人的身份變化作為一個計劃來描繪歷史的樣貌,Akomfrah展示Hall對「家」和對黑人身份的認同,如何受不同的流變(conjunctural shift)影響。例如,第一章以Hall的背景揭開序幕,成長於英屬殖民地的牙買加,Hall獲獎學金到英國牛津大學就讀,經過十幾年的異地生活,他發現自己不再屬於牙買加卻又不自認為英國人,這種身份上的離散(diaspora)讓Hall發展出強調差異的多元文化論述。到了第四章,觀眾見到的Hall已在英國生活多年、成為新左翼理論家,他在反戰運動中反對英國的資本主義擴張,卻又難以認同蘇聯的教條式社會主義,便與同道創辦《新左派評論》(New Left Review),後來領導「伯明翰學派」(Birmingham School)把文化研究擴展至媒體傳播、次文化、青年研究、族群與國族認同等領域,成為那個時代裡的新聲音(New Voice)。

在後面的篇章裡,Hall的黑人意識越漸強化,在面對種族與社會議題中更顯其批判力道,二戰後的英國社會發生過幾波的種族主義和排斥移民的爭議,Hall便指出問題化少數族裔只是將其化為英國社會的經濟和文化危機的代罪羔羊,同時戳破同化的幻象,提倡多元文化的差異政治。在第十二章,新自由主義的問題意識(The Neoliberal Problem Space),執政多年的戴卓爾主義(Thatcherism)政府的私有化方針推倒了戰後的綜合經濟和社會福利主義的共識,縱使在GDP大幅下降和失業率上升的情況下,這種政府仍能贏得文化霸權,Hall以「威權民粹主義」(Authoritarian Populism)來批評這種政府公關在把文化價值退回狹窄的英國性、 帝國主義情舊、愛國情義和道德價值等,並提出「新族性」(new ethnicities)的文化政治。

這些不同的情勢可以理解為較短暫的危機,在一個時期裡讓不同的社會、政治、經濟與文化矛盾在社會中起作用,並對某個特定社會有特有的影響。因此,如本片以清楚的主題鋪排的各個章節所呈現的,歷史不是一個持續進化的過程,而是一個個相互交織對話的情勢。作為一個左翼的文化理論家和實踐家,應當著力去勾勒出某個情勢的轉向,以理論化當中的政治文化轉變,Hall深信,這樣才能在當下把握危機為潛在的改變的時刻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創造更平等的社會。

當下香港的「家」

《霍爾計劃》帶我們看了Hall與他所在的英國的社會歷史關係,也讓身為觀者的我們回頭思考自身與香港社會的歷史關係。常說香港是個多元文化社會,但卻鮮有人願意去正視所謂多元裡的差異。這些可能是社會、經濟、政治上的差異,不但可能存生於94%的主流華人與6%的少數族裔之間,還可能出現在華人之間,甚至少數族裔之間。

2016的香港似乎遺忘了曾為移民/難民社會的身份,連帶著也遺忘了當中各人有著不盡相同的落地生根以及成長的經驗,隨著這種歷史失憶症出現的,是對「家」更強烈的渴求,在中港矛盾日漸加劇的形勢下年青一代爭奪「本土」的話語權,試圖指出一個值得大家捍衛的「家」,似乎頓時成為構成「香港人」族群身份(ethnic identify)的焦慮和出口。

如果我們要深深地認同(identify)一個地方為「家」,它不會只是一種表面的文化想像,用Hall的話來說,必定是多個在不同特定歷史和政治的脈絡中我們曾經與之有過對話的文化實踐,若以貫穿整個《霍爾計劃》的歷史文化觀重看香港,本文粗略地劃分出三個情勢為例:第一個情勢是,在回歸前,依賴自由市場經濟和保守社會福利構成的「家」,縱使對「六四」的恐懼揮之不去,但大陸改革開放,整體社會還是期望回歸後能延續「馬照跑、舞照跳」的資本主義生活。第二個情勢是,在回歸後,2003年的50萬人遊行撤消23條立法,由保衛皇后天星碼頭、反高鐵到反對國民教育,公民社會的充權和社會運動的擴張把「家」轉化成一個公民參與的平台;同時,政府不斷把公共服務私有化,以及後SARS時期的CEPA協議增加大陸自由行,把香港的經濟模式進行一步金融化和市場化。第三個情勢是,在後政改時期,民間雙普選方案被拒、經歷中央政府干預香港事務、損害香港「核心價值」、街頭運動兩極化、右翼本土論述抬頭,而民間社會開始把「家」的「話事權」重新安置在對五十年限期(1997-2046)的當下裡作思考。

以上三個過份簡述地建議的情勢,仍有待我們爬梳當中在經濟、政治和文化上的矛盾和可能的流變;與此同時,政府「家是香港」(2013)機器已經積極地主動回應上述的社會與文化危機。可是,我們似乎仍未能完整地繪製出這些情勢綜合起來所產生的效果—其效果又如何主導當下我們與「家」對話的語境(context)呢?我認為,嘗試去勾劃這些語境是能讓我們思考:1)當「家」的意義不是不變的話,那麼它暫停性的文化意識主導著(當下或將來)誰能或不能成為它的一分子?2)當解構那些過分同一化的成員身份想像時,什麼樣的身份差異會被忽略和排斥?3)那些持有不太一樣生活經驗的人,例如新移民、南亞裔、老外、外庸、難民等常被視為「香港人」以外的群組,他們又如何能與「家」商榷(negotiate)呢?

最後,我認為,觀照《霍》的歷史文化觀的重要性在於,上述身份政治的策略—自我與「家」的無盡對話—能否讓我們實踐出,比「只要認同香港核心價值,就是香港人」這種不自知地把他者包含在外的論述(the politics of being included-out)更好的文化政治。

M+放映:家庭電影

《靈感泉源》、《霍爾計劃》
日期:12月4日(星期日)
時間:下午6時40分
地點:百老匯電影中心

* 詳情請參考M+網頁

2 comments

  1. Hello,請問文中的quote 是出自那裡?有原文嗎?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