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放映:此時彼刻】「展現自我」──龐克就是對既有規則持續批判

龐克(Punk)最先出現於七十年代英、美等國,是對戰後西方社會的批判、排斥、甚或拒絕。六、七十年代西方青年反戰反核、擁抱性解放及個人主義,為以「自我表達」為中心的龐克文化埋下土壤。一如其他戰後出現的次文化,早期龐克從反政府、反資本思想,漸漸演變出別樹一格的音樂、時裝、電影及視覺美學。無論音樂抑或影像,龐克皆注重表達形式的創新,以自我為顛覆的核心。

龐克源於音樂

龐克搖滾的反動,是針對當時流行華麗炫技的前衛搖滾(progressive rock)和搖滾明星崇拜的重金屬(heavy metal),這帶出龐克搖滾的幾個重要特點:(1)極簡主義(minimalism),包括旋律和器樂的表現,直接表達自我、(2)地下音樂(underground),不以「製造」搖滾明星及融入主流為前提,並著重與觀眾的交流和互動,以及(3)DIY精神,由樂隊自行計劃演出、製作及發行唱片等,達到最高的創作自由度。所以,龐克搖滾打從一開始,就不單純是一種搖滾音樂分支,它具有清晰的理念,並表現在音樂以及生活方式、文化上(punk subculture)。

事實上,我們無法將龐克搖滾與其所提倡的各種政治、社會、性別理念分割。從早期的MC5、Sex Pistols,到八十年代初的Conflict、Chumbawamba等,反權威、反從眾及無政府主義一直是龐克搖滾的核心議題。相比一般大眾媒體所呈現的龐克文化(胡亂、墮落、搞破壞的青年),真正的龐克態度是對現狀的質疑。質疑音樂、 質疑權威、質疑工作、質疑性別,甚至質疑自我,並透過直接行動,打破各種理所當然的社會規範,由自己選擇未來(就正如《猜火車》[Trainspotting]開首的“Choose life”宣言)。

《Solitude》(John Maybury,1981),圖片由藝術家及LUX提供

《Solitude》(John Maybury,1981),圖片由藝術家及LUX提供

從搖滾到影像

 從搖滾過渡影像,龐克可謂一種跨界、超越形式的嘗試。與龐克搖滾重地一岸之隔,緣起美國紐約下東區的No Wave Cinema便顛覆了當時以定鏡、流暢剪接為主的電影美學。No Wave Cinema以混合影像、粗糙剪接、及低成本製作為基調;此模式上承龐克音樂理念、下啟美國獨立電影的叛逆精神。踏入七十年代末期,能源短缺及隨之而來的滯脹進一步衝擊高舉個人自由、自我表達的龐克文化,令其影像表達更趨破碎。

回歸英倫海峽,「M+放映:此時彼刻」短片節目「展現自我」(Performing the Self)輯錄了英國八零年前後的龐克風格作品。選輯既有沉靜緩慢如默劇的短片,也有浮誇、玩味十足的音樂錄像,和各種拼貼、家庭式拍攝(home video)的實驗性影像。如同龐克音樂風格的發展,這些影片不同的表達手法,都是圍繞著質疑一切、活出自我的大前提。龐克尖銳地指出人在現代社會裏被異化、機械化,痛苦和失落由此衍生(這點跟馬克思主義很相似)。〈Still life with Phrenology Head〉中,顱相學男子與桌子合一(Phrenology,顱相學是一種流行於十九世紀的偽科學,認為頭顱形狀能決定人的心理和性格特質),蒼白、動彈不得,人被物化,成為與水果無異的靜物,只能靠想像才能成為自由的人。John Maybury的兩個作品〈The Modern Image〉和〈Solitude〉更明顯地批判社會對個人的綑綁和壓制。在“Big Brother”的監視下選擇一式一樣的倒模面具、牆上掛著有如玩具配件的義肢、厚重的書全是一頁頁白紙、被絲網罩著而扭曲的人臉。在整潔光鮮的現實假象下,真實的自我卻是失序、旋轉、分割和閃爍不定。而〈Bungalow Depression〉,則展示出龐克認為資產階級文化(bourgeoisie)是何等的鬱悶和死氣沉沉。男扮女裝的家庭主婦,生活在完美平靜的近郊。四周是一模一樣的房子,沒有個性,生活是乏味的例行程序,打掃、喝茶。配樂卻由Lou Reed重覆唱著“hey baby, take a walk on the wild side”,似乎在不斷呼喚主角走出牢籠。

《Chat Rap》(John Scarlett-Davis,1983),圖片由藝術家及LUX提供

《Chat Rap》(John Scarlett-Davis,1983),圖片由藝術家及LUX提供

戲謔、嘲諷、顛覆和「驚嚇策略」是龐克常用的表達手法。英國New wave / post-punk歌手Adam Ant的兩個音樂錄像〈Stand and Deliver〉和〈Prince Charming〉則把以上的手法表現得淋漓盡致。混雜服裝、時代錯亂、變裝貴族,通通是對固有美與醜、高尚與低俗概念的調侃。Prince Charming究竟是誰?是Alice Cooper(龐克實在討厭搖滾巨星)?是西部牛仔英雄?是一擲千金的中東油王?還是肚滿腸肥的大資本家?這些人物都成為了影片的嘲笑對象,做自己才是至上法則。而且這個法則男女通用,New wave樂隊Human League的音樂錄像〈Don’t You Want Me〉,女主角唱著 “But now I think it’s time I lived my life on my own”,頭也不回甩掉情人,擺脫女人愛情大過天的刻板印象。

妖艷化妝、浮誇服飾、雌雄同體,是New wave音樂的代表形象,這既呼應了龐克隨心所欲做自己的美學,也是體現了其DIY精神。〈Chat Rap〉裏有穿黑色皮衣吃香蕉的酷兒,也有打扮奪目的女子展示她的自製飾物。影片沒有大敘述,也沒有主角,只是一群人漫無目的地談論自己的生活和看法。但重疊、拼湊的影像,玩味已足以取勝。最後,〈The Private View〉則再次嘲諷資產階級文化和high art的虛偽和荒誕。三個裸體女子身上畫著彩繪,在雪地上舉止做作地飲酒和談論畫作。其中兩名女子在觸碰一朵結霜的玫瑰後(自然和生命的象徵),卻突然欣喜若狂地跳舞、滾雪地,打破了這個不自然的景象,情節無厘頭卻也非常有趣。

龐克文化的出現和流行,固然是對七十年代英美政治、社會、音樂的回應,但它的精神並沒有受到時代的局限。因為龐克不是一種形式,它是一種對既有規則持批判思考的態度。「是不是一定要這樣?」,這個問題是永遠不會過時的。

* 內文經編輯修訂

「展現自我」放映資訊

日期:2016年7月8日
時間:晚上7時50分
購票:http://www.cinema.com.hk/tc/movie/details/8958
簡介:龐克流傳至今的特色,是以嶄新方法思考身份、自我和身體。富前瞻性的實驗電影與新奇通俗的搖滾錄像,表面上風馬牛不相及,卻又共冶一爐,展現1980年代初視覺文化經歷的鉅變 ── 劃分影像種類的界線越見模糊。與此同時,於影像中所運用的迷人電子音樂、面具和化妝,亦挑戰身份建構與論述的常規。

放映作品:
Still Life with Phrenology Head, UK, 1979, dir. Cerith Wyn Evans, 14 min.
Human League: Don’t You Want Me, UK, 1981, dir. Steve Barron, 4 min.
Chat Rap, UK, 1983, dir. John Scarlett-Davis, 15 min.
Adam Ant: Stand and Deliver, UK, 1981, dir. Mike Mansfield and Adam Ant, 3 min.
Adam Ant: Prince Charming, UK, 1981, dir. Mike Mansfield and Adam Ant, 3 min.
The Modern Image, UK, 1978, dir. John Maybury, 13 min.
Solitude, UK, 1981, dir. John Maybury, 13 min.
Bungalow Depression, UK, 1981, dir. Grayson Perry and Jennifer Binnie, 4 min.
The Private View, UK, 1981, dir. The Neo-Naturists, 7 min.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