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電影史的失落拼圖──新書《霞哥傳奇》

我第一次聽到伍錦霞這個名字,是2013年時看魏時煜所執導的紀錄片《金門銀光夢》,想不到早在3、40年代已有華人女導演能在美國立足;伍錦霞跟香港也甚有淵源,連襁褓時的李小龍也是在她執導的電影初登銀幕,但直到今天伍錦霞依然只是在電影學者或愛好者之間有很局限的認知,甚或不少學者如李歐梵、文潔華等也是透過《金門銀光夢》才第一次認識伍錦霞。今年,《金門銀光夢》導演魏時煜和監製兼資深影評人羅卡合著《霞哥傳奇》,為第一本有關伍錦霞的專書。

伍錦霞於1937至1961年期間,共執導過10部作品,並於1935年21歲之齡便監製了父親所成立的電影公司投資作品《心恨》。這10部作品中,有5部在香港拍攝,另外5部則在美國拍攝,可惜伍錦霞的電影未有被妥善保存,今天只餘1941年的《金門女》和1961年的《紐約唐人街碎屍案》尚有完整拷貝,這亦正正為何伍錦霞一直被中外電影和女性主義學者所忽略。當她初來香港拍電影時,媒體誤稱她為中國第一名女導演,但可以肯定是首位曾經在香港和美國兩地活躍的女導演,在電影史有其重要和獨特的地位。

伍錦霞

伍錦霞

《霞哥傳奇》一書除了伍錦霞本人生平,也穿插著其他相同年代電影工作者的故事,其中著墨最多的有同是女同志導演桃納西.阿茲納(Dorothy Arzner)和華僑演員黃柳霜(Anna May Wong)。雖然桃納西.阿茲納和伍錦霞或者從不彼此認識,但兩位電影生涯有著不少共通點,大家都拍過以戰爭和飛行員為主題的愛情電影,可見二人同時受著戰爭和女權萌芽時代的影響;二人也特別擅於跟女明星合作,其中桃納西.阿茲納被視為成功的造星者,包括嘉芙蓮協賓(Katharine Hepburn)、嘉麗拉保(Clara Bow)等人,是早期有聲年代唯一具影響力的女導演;而伍錦霞亦是擅跟女演員合作的導演,如韋劍芳、小非非、曹綺文等等,其中1939年的《女人世界》更開創先河全以女性為主角,比後來荷李活的全女班製作《女人》(The Women)還要早九個月。

《霞哥傳奇》作者總結伍錦霞歷史地位時,認為桃納西.阿茲納在1943年離開荷李活,而名演員露翩奴(Ida Lupino)1949年初執導演筒之前,伍錦霞是唯一一位在美國拍攝劇情片的女導演。而由於父親伍于澤主導的電影公司,伍錦霞在欠缺影場經驗情況下23歲之齡便已成了一名導演,而同時期的女導演如阿茲納、為納粹政府製作電影的萊芬斯坦(Leni Riefensthal)、還有日本的坂根田鶴子等等,這幾位都有較扎實的學徒或助導經驗,相比下伍錦霞的電影生涯更是一個奇特例子。而伍錦霞的家庭和華僑背景,無論在美國還是香港她的電影始終是較少眾的市場,某程度上比更進入制度的阿茲納、和靠近政權的萊芬斯坦有較自由的創作空間,所以伍錦霞的電影製作模式可以非常靈活,如《紐約碎屍案》便用了她自己擁有的餐廳為場景,《怒火情焰》更是她路過夏威夷時,順路停留在當地製作的電影。

桃納西.阿茲納(Dorothy Arzner,左)

桃納西.阿茲納(Dorothy Arzner,左)

《霞哥傳奇》作者也留意到桃納西.阿茲納和伍錦霞叫人注目的跨性別型像。或者因為方便在由男性主導的片場工作,又或者全然個人喜好,桃納西.阿茲納和伍錦霞都喜穿上當時非常罕見的中性打扮,她們的外表、衣著、髮型都很受當時傳媒關注,她們都跟演員展開親密如戀人的關係。當年更有一位香港記者非以八卦取寵,而是以性向角度來報導伍錦霞和演員韋劍芳的戀情,以伍錦霞跟古人花木蘭、孟麗君相比,稱「工作,稱呼,行動,服飾之外,她所有著的感情,竟也是一個男性的感情。」伍錦霞明顯有其親和力,也愛其較男性化形象,朋友稱她「霞哥」,朋友的兒女尊稱她「霞uncle」。

黃柳霜也在《霞哥傳奇》中佔了不少篇幅,主要因為她和伍錦霞均是當時罕有在美國電影圈工作的華人女性,兩人可算有頗不同的際遇。黃柳霜雖然一直有不少演出的機會,但受制於當時華人地位和電影行規,她一直只能演一些形象不討好的小角色,是故她在外雖然薄有名氣,但在中國則不受國民歡迎;伍錦霞出道時中國正跟日本苦戰,加上賽珍珠《大地》一書流行,中國的形象在美國日漸提升;而伍錦霞把握當時機遇拍攝了愛國電影《民族女美雄》,為她在華人圈子和傳媒中建立了良好形象。從黃柳霜和伍錦霞的事業歷程之交替,戰爭時代使華人弱質風塵女子的定型不再合時宜;而戰事使一眾華人演藝工作者到他鄉尋找工作,卻給了在美國和香港都有不俗人脈的伍錦霞擔大旗的機會,她當導演最活躍的時間正正就是二戰前後的那幾年。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