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裡的一個(偽)恐怖分子──Peter Chan

陳彼得(Peter Chan),應該是第一個站在香港金像獎台上的南亞裔香港人,他是個中印混血兒,雖然個樣就凶神惡煞,但他份人其實好kai(傻),感動時會開口閉口說香港人加油(令人起雞皮)。可能大家都不認識他,其實他(與他的其他印巴裔臨記)過去在TVB的電視劇和商業電影,十居其九都演殺手、黑社會、恐怖分子等黑暗角色,這是香港主流影視界一直給他(所說)的「機會」,或說是需要他的時候。換句話說,這也許是香港流行文化一直令大家看得見Peter的方式。沒錯,本土視影文化的確提供了南亞裔演員一些參演的機會,一些得以演出來賺點錢的機會。這種「本土」文化裡對南亞人的刻板形象或可娛樂大家,但在一些「危難」時刻(例如,近月方向報全力打造的「假難民」議題來渲染對南亞人的憎恨和恐懼),它或多或少強固了本地人恐懼時對本地南亞族群的憎恨。

如此,《十年》裡郭臻導演的〈浮瓜〉,絕不只是預言建制X中共的荒謬選舉機器,它的黑色幽默,正正玩轉了Peter這一個恐怖分子的形象/影像。

在〈浮瓜〉的黑色幽默裡,Peter飾演一個土生土長的底層南亞裔人,為了生存(烏龍地)成為了建制派恐怖襲擊劇本的棋子──「假扮」外來的恐怖分子在本地製造恐怖攻擊,這個角色最後在一片兒戲和荒誕的安排的被槍殺,使建制派成功利用社會的恐怖主義劇本。這種黑色幽默,不單渲染恐懼──香港的建制派與中共的(陽的)陰謀,更直線抽擊香港社會一直對南亞裔(男性)那種「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文化意識。郭導其實把Peter這個恐怖分子玩假,而且玩得很盡,除了想模糊掉己類和異類之間界線,就連所謂的己類裡也是其心常異──那些什麼同族化了大利益,都只是一個幻象。

更荒謬的是,〈浮瓜〉所諷刺的後者,就像預言般成真了。現在香港政府、警方、建制派、傳媒共謀所打造的「假難民,真恐怖分子」,令這個「浮瓜社會」接受其渲染的憎恨和恐懼,支持689政府的政治目的──退出聯合國《禁止酷刑公約》。其實要知為什麼香港最近南亞裔本地人、非法入境的犯案數字上升(但絕不比本地華人多),去重慶大廈八掛下就會知道。這其實是本地黑社會裡內鬥所致,但警方也不公開原因、其他傳媒也不追查,任由市民無力接受這種偽恐怖分子的徘徊。

如果大家真的重視《十年》這部時代電影,除了恐共這層的解讀、本土精神那層的解讀,它對香港社會自身也有不少提醒,以〈浮瓜〉為例,它讓我們面對本土意識裡的偽恐怖分子。

老實說,我並沒有太在意〈浮瓜〉的影像造詣,它令我離開戲院後仍感到戚戚焉的,不是恐懼和絕望,也不是為時未晚的希望,令我難受的,是它他媽的不斷地迫我,不能迴避地去面對它帶來的憂鬱,一種等待你去找突破口的停溜能(stagnantness)。多謝《十年》的製作人,過分直白地紀錄了這個大時代的情感掙扎。

最後,作為Peter的朋友,看到他一直好努力好努力地演出,等待一個可以讓他作為「普通人」的演出機會。

(附圖:左上為《十年》金像獎得獎時/右上為浮瓜的劇照/左下為本人的少數族裔攝影作品/右下為Peter在TVB所演恐怖分子)

* 文章取自作者Facebook,承蒙允許轉載。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