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視與聽──《愛情大匯剪》與《愛情話》

愛情故事,是千變萬化,還是千篇一律?幸福的愛情是否盡皆相似,不幸的愛情是否各有各不幸?電影可以承載歷史故事,本身也是一種歷史,從歷代電影中的愛情世界,可以看到愛情在這百年中的想像和變化。情人節,最好當然是溫馨甜蜜共渡良辰,與伴侶看部電影,以下簡略介紹兩部嘗試濃縮、聯接、玩味、探索歷代電影愛情的影片,讓各位有情人以一觀百,或清醒閱世,或甜美入夢。

《愛情大匯剪》(Final Cut: Hölgyeim és uraim,導演:György Pálfi,2012)這部匈牙利電影面世已經 4 年,華文世界鮮有提及,卻甚值得影迷留意。片名直譯是「定剪︰女士們與先生們」(Final Cut: Ladies & Gentlemen),有趣之處,就在於影片的主角是「一對男女」的愛情故事,卻是由數百名演員共同飾演︰本片導戲帕菲以 3 年時間,從近 450 部電影中擷取片段、連繫剪接,結合成 84 分鐘長的愛情喜劇。這剪接工程相當「浩大」,講的故事卻相當簡單,電影前半就從「男主角」一早起床、刷牙、洗臉開始講起,在街上偶遇「女神」,於是窮追不捨,緊張約會,後來講到擊退情敵,兩人情定終生,步入教堂,幸福的愛情如若盡皆相似,本片就以上百套電影為例,描述、證實了這一說法。

《愛情大匯剪》男女主角邂逅的一段,就由十多部電影剪接而成
(因有些片段轉得太快,難以擷圖,故以上其實已「偷」走幾格)。
大家認得出這些經典嗎?(筆者也不認得全)

《愛情大匯剪》的劇情也許簡單,但其實不甚「易看」,觀眾一開始也許會看得一頭霧水,皆因導演玩得瘋狂,以數百位男女演員的表演串連同一故事,雖然不難跟進,觀眾卻未必習慣,而且每個鏡頭都只 2-3 秒長,光是開首「男主角」起床洗澡、剃鬚、刷牙、更衣,就用了 15 部電影的片段,「女主角」出場後,人物跳躍交替更密,絕對可使人眼花繚亂。當然,導演苦心經營,盡量以 graphic match 串聯片段,儘管各片段內的時間空間皆不相同,畫面圖型、人物動作、行進方向已盡量保持一致,因果邏輯順暢,只要多加想像,理應不會感到莫名其妙,看「男主角」大戰情敵,導演將《萬里狂沙萬里仇》(Once Upon a Time in the West,1968)屏息凝氣的鎗戰轉折接上《星球大戰之帝國反擊戰》(Star Wars: The Empire Strikes Back,1980)炫目的光劍對決,天馬行空之餘,確實是很有趣的。是的,當習慣了導演的玩法後,影迷必定越看越興奮,光是猜測導演會用上甚麼電影、認辨各片段出自何典、重溫著名影星的表演,就已是一場饒富趣味的(對電影的)愛情遊戲。導演帕菲當然是個電影大情聖,取材相當廣泛,三成取自匈牙利電影,四成擷取荷里活作品,從差利卓利靈(Charles Chaplin)的經典到近代電影如《阿凡達》(Avatar,2009),從今敏動畫《盜夢偵探》(Paprika,2006)到三點盡露交合無格的成人電影片段皆有,可惜他選用的日本、香港等東方電影不多,否則就可憑電影歌頌愛情的美好「東海西海,心理攸同」了。

只有甜蜜時光,當然不是真正的愛情,輾轉反側、埋怨誤會,也是戀愛的常態,沒有經歷挑戰和挫折、失望與離合,不會是完滿的情事,《愛情大匯剪》後半就講男女主角因婚姻沉悶,情淡意薄,男主角竟出走參軍,離開愛人,最終還引發出大悲劇,傳統愛情片的起承轉合,至此一一俱備。可惜,這段「悲劇」的重點,不在於深入呈現/探索愛情的幽微變化、倫理掙扎、犧牲精神,而只是讓導演發展、延長故事的噱頭。他固然捕捉、搜集了眾多演員們蹙眉、撫心、痛哭等情態,但那也只是表面的「動作」,碎片再豐富,畢竟非同時同地同一人的感受,感情不連貫也無真實感,觀眾實難移情。後段導演的遊戲態度越來越明顯,如以恐怖電影的片段呈現男女冷戰之可怕,藉戰爭片的影像交代男主角浴血沙場的經歷,電影至此已完全打亂了前半的「傳統故事」,又不似載有後設的解讀,觀眾更難從中悟出甚麼愛情真諦。到了最後,帕菲還借用《超人》(Superman,1978)時光倒流改變歷史的結局,以奇招「挽回」了故事中的愛情,而全片最後一個鏡頭更來了個出乎意料的驚嚇/反諷(在此不劇透了),令人哭笑不得。雖然如此,《愛情大匯剪》始終是不容易的獨立製作,很有趣的實驗作品,也許,帕菲想藉這電影表現的,不是表層那個簡單故事,而是愛情(與及愛情電影這一故事類型)其實就只是一場場攻心、弄人、欺詐、永續的遊戲吧。

由於導演用來剪輯的片段,並沒繳付版權費,不少甚至只是從網上下載回來的,因此本片沒有發行公開發售的影碟,只隨書作學院「教育」用途,導演也說“We came from torrent, we go back to torrent”,因此各位可在 YouTube 觀賞或下載後慢慢研究,不必有「罪咎感」,哈哈。

看《愛情大匯剪》的設計,其實引申出兩個問題︰一、荷里活的經典愛情故事模式,角色、細節、曲折處當然部部不同,各有共賞味之處,但假如我們塞上來源大異的片段,都可支撐這個框架(上面提到《愛情大匯剪》雖然如此「奇特」,但筆者觀賞時依然不無平常看愛情片的感動,儘管程度沒有那麼強烈),會否更證實、強化了所謂愛情片不過和動作片(甚至是成人動作片)類似的想法,當中起承轉合的種種元素不過是一種虛幻的感官/感性刺激?倘真如此,愛情片是否真的能反映愛情的真像?荷里活愛情故事尚有甚麼可取之處?二、單憑影像的零碎片段,是否不能有效承載情感?我們腦海裡的愛情記憶碎片,當然存在主觀假象,但是否完全不可靠呢?《愛情大匯剪》擷取的片段,往往沒有對白只有動作,即使有對白,也往往是反應式的,加總起來不成故事,那麼可否由此加倍證明記憶的力量,除了「畫面」,「話語」也是不能切割的部分?

大家不妨參考另一部形式相似,內容卻嚴肅得多的作品的想法,那就是美國評論家瑪莎杜別遜的長篇鉅製《愛情話》(Love Sounds,導演:Masha Tupitsyn,2014)。《愛情大匯剪》擷取片段的準則,主要在於「畫面」,《愛情話》卻只取「話語」,剪輯成長達24小時的影片,評論即指這是一闕“sound poem and montage”。其實帕菲與瑪莎杜別遜的作法,並不新鮮,先驅者如藝術家基斯頓麥克雷(Christian Marclay),他的短片《電話》(Telephones,1995)已用上此法製作,後來剪輯出長達24小時的影片《時鐘》(The Clock,2010),用上千部電影中含時鐘的鏡頭,與真實的放映時間同步地逐分鐘敘述零碎的劇情,奪得2011年威尼斯雙年展金獅獎,瑪莎杜別遜就自言她製作《愛情話》時,《時鐘》是重要的參考,然而她只取「話語」,就比基斯頓麥克雷和帕菲的作品更富實驗性了。

「愛情大匯剪」與「愛情話」都是筆者自行翻譯的片名,譯得不好,敬請原諒。譯為「愛情話」,是想表現出“Love Sounds”的幾種複合意思︰一、有關愛情之話語也;「愛.情話」,愛聽情話、喜聞聲音也;三、「愛情.話」,此「話」即「唔好有口話人冇口話自己」之動詞「話」,愛情,到底告訴了我們甚麼呢?

這部要用一日一夜才能看完的作品(執筆時已有 4 小時版本面世,但主要仍只在影展間傳放),筆者其實也沒完整看/聽過,但看/聽過少許片段,讀了一些相關評論和訪問,頗能啟發思考,以下僅轉引數段,請教方家。瑪莎杜別遜這部作品,只擷取荷里活作品,她的目的其實是(英語愛情片的)話語分析︰我們是怎樣「談」戀愛的呢?我們談戀愛時,到底在談甚麼?談及愛情時,其實是在探討甚麼?我們在「談」戀愛時失去了甚麼,分手的時候又在談甚麼?《愛情話》沒有畫面,只有數以百計、千計的愛情片的對白,與及導演插放的黑白字卡(這也不禁令人反思︰沒有畫面的電影,是否還是電影?那和錄音的界線又在何處?),導演沒試圖將對話串連為完整故事,只是按對話的性質分類、整合,全片分為 2 部 8 章節(Part 1︰Desire-Sex, Sexual Politics, Trust-Betrayal and Break-Ups;Part 2︰Heartbreak, Violence-Death, Fate-Time-Memory and Love),就是希望觀眾細聽各段對談的背後,聲音的高低強弱、情感的漲落起伏、權力的主客變化,以至愛情背後的社會、經濟、性別、倫理等等背景和衝突,還原全個畫面,認真思考。

瑪莎杜別遜表示,在三四十年代的荷里活電影,特別是神經喜劇(screwball comedy),語言乃是重要的「事件」,是絕對的情緒真實。倘若有角色說「我愛你」,那他/她一定是真的愛上了某人,他/她會去思考怎樣去愛,知道說出這句話後會改變自己與對方的人生,不會隨便輕談。換句話說,在那個時代,語言是啟動(activate)愛情、實現(actualize)愛情的具體形式。可是到了現代,鍾情、背叛、矛盾、猜疑已經混為一體,一般人已不再視「情話」為實際的事件,而更多是試探的手段、騙詐的工具、敷衍的形式、非出自真心的交代,結果我們已不知怎樣去愛,也不知可以去愛誰,有愛也不知如何表達,所有情感和關係都彷彿已經(或預期終會)成為幻象,我們都想得到自由/戀愛,內心卻永遠受到牽制享受不到自由/戀愛的喜悅。

因此,賞味《愛情話》,其實就是看愛情在近 90 年來的歷史(嗯,有聲電影面世至今已有是第 89 年了),要掌握其當中的變遷,就必須細聽,很仔細地聽,沒有任何視覺的騷擾,撇除明星效應、故事情節、表情動作(例如,如果心中女神對我說「你份人真係好」,明知是假的,說笑的,我反正還是信了,哈哈)的影響,從她導演很強調的“history (and cinema is one version of history) of dialogue events to look at the couple in relation to the problem of language”。筆者沒看/聽過《愛情話》,無法深入評論,但這種抽離電影的各種光環(恰好與《愛情大匯剪》相反的理念),靜心傾聽說話者的心態,其實不正是破除幻象,探求真愛的必經途徑嗎?聽出說話者的實際處境和內心世界,理解、安慰、回應、平衡雙方、同甘共苦、攜手邁步,才有「愛」的可能;聽,願意聽,用心聽,放下自己般去聽,就是愛情的一大道德準則吧︰“You can’t have real love without love ethic…. To succeed at love you have to learn how to constantly engage with and negotiate the world both together and apart. You have to include and exclude the world in the right ways. It’s a balancing act”(編譯:沒有愛情倫理無法獲得真愛……要得到愛,你必須學習經常與結合和分離的世界交流與協商,你必須以正確的方法容納或排拒世界。這是平衡的藝術)導演說。情人節,不論有伴沒伴,也希望各位能多看好電影,多聆聽身邊人的心聲。情人節快樂!

詳參︰

1)Phil Coldiron︰Under the Sign of Love: A Dialog with Masha Tupitsyn
2)Masha Tupitsyn, “Love Sounds,” 2015.

 

再附送一條短片︰Lips, Love and Power: 120 Years of the Cinematic Kiss by BFI

https://www.facebook.com/BritishFilmInstitute/videos/1066565066718985/

吻,情之所至,人之大欲。吻,千變萬化,高低快慢、深淺長短、冷熱乾濕、主動被動、公開私密、男女女男、男男女女、黑白白黑、長幼老嫩,世上有多少種人,就有多少種吻法。吻,是昔日銀幕的禁忌,是表達情思的妙法,是封閉之士的塢堡,是社會開明的標誌,是反映時代的意符,是挑戰歧視的利器,是性別角力的場所,是認識彼此的窺鏡,是包藏利害的權術,是表達自我的手段,是侵害他人的招數,是逃遁現世的暗洞,是走進人群的門道,是忘記悲傷的靈藥,是尋樂盡歡的秘術,是超越言語的溝通,是躺開身心的前奏,是離棄告別的終曲,是短暫的記憶,也是永恆的一瞬。一雙嘴唇,有著行動與想像的無限可能。120 年的電影史,也就是 120 年的接吻史,請看這長約 10 分鐘的短片,體會光影中吻的奧秘。

 

近數年的情人節,我都會在個人網誌或 Facebook 介紹一部曾經感動過我,又或我覺得特別的愛情電影,以下是各篇的連結︰

2008︰甚麼是愛?我不知道,可是我愛你──情誡》(A Short Film About Love
2009︰“We’ll always have Paris”──《北非諜影》(Casablanca
2011︰What makes you so good to me? Love.──《殘花淚》(Broken Blossoms
2012︰Woman is the Future of Man﹗──《女人是男人的未來》(여자는 남자의 미래다)
2015︰凝望最親的影子怎樣走路,直到走得太遙遠望不到──《只要你愛我》(I Only Want You To Love Me

 

* 原文刊於作者網誌,承蒙允許轉載
* 文題為編輯所擬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