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字」韻──訪陳子揚《字裡城間》

陳子揚從事網頁設計,向來覺得電腦字體呆板,而在澳門街上的招牌字體卻見活力,於是在2014至2015期間,訪問幾位青年設計者和書法家,紀錄城市的手法文字,並年輕一輩對手寫字體的看法。

其實,導演開初的意念並非只拍攝年輕一輩,皆因澳門城市面貌上的手寫文字已經出現超過半個世紀,而他亦曾聯絡上於上世紀五十年代已在做字體設計的老設計師,但礙於老人家不願出鏡,現在紀錄片只好呈現年輕一輩的想法。「其實我也曾聯絡曾與老設計師合作的麵家的老闆,但一直聯絡不上,到了必須開拍的日子還未有回音,那就只好作罷。」導演如此說。那麵店,就是有名的黃枝記。

導演陳子揚

現在所訪問到的,有兩位設計師和一位書法家。設計師一直有收集澳門街道上的字體,起因於他覺得政府運用的字體不當,不美觀,卻又看到市面上含有韻味的字體,於是就收集下來。每個招牌,每隻字體背後,不只是字款,也包含故事,更有城市的歷史,就像影片中拍攝到的李錦記,說著說著就提到有些字是民初秀才所提,也從字體中體現人味和人性。

至於另一位紀錄片受訪者,是詩人也是書法家的邢悅,但所寫的字不是鑲在藝術館和博物館,導演強調。他還說,刑悅的手寫字,是在生活中的,就像影片所示,他為茶館的菜單寫字,所寫的,是瘦金體,配合茶館格調。這,也許就是「字裡城間」的意義︰字在城間,在民間,在人民的生活中。

書法家邢悅

事實上,不論香港還是澳門,走在街上,我們都能看到不同字體的手寫字,有的是大招牌,有的是在小店舖,有的在小巴上。論到兩地字體的關係,導演提到區建公這名字,他為兩地不少招牌寫字。「他是名師,在香港寫北魏體很有名,某程度上甚至可以說,北魏體代表著香港。」那麼澳門呢?「或者是榜書吧,榜書寫來很有氣勢。舊時寫招牌的,也會照顧到視點關係,尤其是高掛的招牌,要往上望,頭尾哪邊強哪邊弱是有講究的。」

談到為何會出現這影片項目,他說其實與自我身份追尋有關。「街上的字體,呈現著一個城市的美,既展現城市身份,從中也能發掘城市內在的文化。」尋找字體,就是尋找城市的故事,也是發掘一人一地的身世。導演透過紀錄字體,尋找澳門獨有的韻味。

現在這紀錄短片,只著眼澳門,會否伸展到其他地方呢?「我已經在構思把它延長,不只停留在澳門,香港,或會延伸到其他華人地區。不同華人地區所用的手寫字體也會不一樣。」導演甚至說,關於字體,或會伸延至日本,他相信在那兒可以找到最嚴謹、最豐富的字體紀錄和運用,或許也能找出某些影響著台灣和中國的線索。

* 鳴謝香港獨立電影節提供照片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