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的轉變──《十年》以至新浪潮的想像

筆者認為,《十年》是去年最具意義的電影,甚或,是近年最重要的香港電影之一。

《十年》的優劣

 最具意義並不代表水平最高,《十年》的五部短片有參差之處,例如郭臻的《浮瓜》之對白過於直白,片中Peter 仔(陳彼得飾)在準備行動前,直接把他的過往辛酸說出來,感覺刻意造作;而歐文傑的《方言》提及之議題過於表面,沒有深入探討這個大家都認識的題目。又或者,部份「鮮浪潮」、甚至學生作品,水準絕不弱於《十年》內的短片。

當然,《十年》內也有較出色的地方,例如周冠威的《自焚者》無論在意識、手法、觀點與角度等,都較同類型的影片為高;而黃飛鵬的《冬蟬》的實驗性手法和較獨特的主題,也讓人眼前一亮;伍嘉良的《本地蛋》在嚴肅的主題上帶見溫馨。

郭臻《浮瓜》

本土電影興起

不過,筆者之所以認為《十年》具意義,不在於質素,而在於時代意義與創作者的身份。去年香港電影有一個情況,就是本土電影的興起,本土電影在去年的整體評價、媒體及大眾關注程度,都較合拍片高,甚至部份中小型的本地製作,票房上與大製作的合拍片不相伯仲,而且這些本土電影,多為較年青的影人製作。

本土電影的興起,皆因香港社會的本土意識不斷高漲,觀眾對合拍片厭倦,而新一代影人對過往合拍片以內地市場為主的格調有微言,他們更加專注於本地發生的事情,包括一些嚴肅的政治議題,成為他們創作上的題材,而《十年》就是一個好例子。

雖然去年關於本土電影的議題有不少,質素或許較《十年》為佳,但真真正正直接面對及描述當今政治生態的,十分少,而《十年》是其中之一。過往,政治議題的影片多為學生作品、紀錄片及獨立電影,能在戲院上映且引起大眾關注的,更少之又少,而且在社會的影響力也不及《十年》。

黃飛鵬《冬蟬》

新浪潮的想像

 此外,《十年》的五位導演為新晉導演,幾位新導演的短片組成一部電影,讓筆者想起「台灣新電影」的《光陰的故事》,更進一步讓筆者聯想,這會否是香港電影另一次新浪潮的先兆。

當然,《十年》的水平遠不及《光陰的故事》,然而,縱觀電影史,以上提及的因素有點像世界各地電影運動的前夕──社會變化急速、電影業也漸見轉變、年青影人思維與前輩不同,這些因素,有助新浪潮的出現。

伍嘉良《本地蛋》

香港新電影的迷惑

 新一代影人有取材上與上一代不同,所以,數年後香港電影發生新浪潮,並非痴人夢話,一地電影出現盛衰,乃為平常之事,過往香港電影積弱十數年,今日或未來出現浪潮,是正常的循環。若果真的出現新浪潮,那香港新電影能走多遠呢?

過往的電影運動都為當地電影帶來新景象,外地的例子先不說,先說本港,八十年代初的香港電影新浪潮,除了提升了香港電影的質素外,對香港電影本土化如粵語片完全取代了國語片、舊式片廠制的衰落起關鍵作用,對香港電影發展有深遠影響。

這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過往問題能否解決,當中包括用人唯親、缺乏制度等,若果香港未來的新浪潮未能解決有關問題,這個浪潮只會蕓花一現。

歐文傑《方言》

《十年》或出現的影響

 如果以提升香港電影質素來說,《十年》以至其他年青導演的新作做不到,更不用說改變制度之類,但《十年》的出現,代表了新一代影人的態度,對父輩的合拍片拒談政治持否定立場,而且這方面至少獲一定數量之觀眾認同。《十年》在票房及回響上獲一定的成績,有助這五名導演、以及有意拍攝有關或更冷門題材的年青人創作,甚至投資者和發行商也不再視本土題材為票房毒藥。

若香港電影未來出現一股新浪潮,《十年》或許成為新導演們的啟發,以及未來出現新浪潮的一個寓言。現在這群年青影人,除了繼續關注本土議題外,也應該深入探討有關議題、探究新的電影語言和製作方法、甚至在他們擁有一定的話語權後,改變以往香港電影業的陋習,只有這樣,香港電影才會有真真正正的新浪潮,達到真正的復興,否則只會像數年前出現所謂的「特區新浪潮」般,一閃即逝。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