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土並不老奉──生活館第二屆有種電影節

去年生活館在資金、人手和經驗皆缺的條件下,與影意志合辦了第一屆的「有種電影節」,效果是意料之外的好,每場觀眾平均達五十人以上。在鬧市放映,觀眾多得場地負責人怕樓層負荷到頂,我們要截人流並向還在樓下等電梯的觀眾朋友頻頻道歉;在鄉郊放映,觀眾不遠千里跑到或許他她們從來都不知道存在的農村來看電影。我們的結論是:表面上很多觀眾來看豆泥放映,不過反映了這城市實在太缺乏這類活動,這類能將食物、農業生產、食物社群拉到大家眼前,讓我們重新聚頭、感受、反應和思考的活動。單就這點,第二屆「有種電影節」就值得,其實是必需繼續辦下去了。

今年電影節揀選的影片,除了響應2015國際泥土年之外,或許就是希望帶出一個訊息,泥土並不是「老奉」能孕育出百家爭鳴、歡蹦亂跳的生命。缺乏哪怕是最底層生物的參與和勞動、缺乏農人對自然規律最專注的觀察及總結出來的果敢農事判斷/農務、缺乏經年累月的沉澱和發酵,即使是能將火箭射上月球的科學也是枉然的。又或換句話說,在香港,對泥土、對生態、對農業的低度關注,其實不是某種客觀的、默認的「背景」、或不可改變的前提;動態一點看,這不過是中場賽果,暫時處於下風,中場休息、換人、製定針對性的戰術、以至粉絲的吶喊,都是扭轉戰果的關鍵。

《活在三里塚》

事實上,本屆各場放映所結合的活動,本身就是有種電影節以至生活館低速成長出來的各條新線索。閉幕電影《活在三里塚》,是日本殿堂級紀錄片導演小川紳介,「三里塚系列」的攝影師大津幸四朗,經四十多年後,再訪當年東京成田機場抗爭的現場,看看當年舊友如何將抗爭的理念和態度,活成這幾十年的實踐。放映場地是歷經五年終於完工有望的「菜園新村」(而高鐵當然繼續超支延期)。「三里塚X菜園新村」的趣味不在於表面上的農村、基建、拆村,而是某種未知能否化學作用出來的團結感和歷史感。被折遷的農民,當然在任何社會都會被視為邊緣和弱勢,但全世界各地歷史上的被折遷農民的總和,是幾個中國或俄羅斯加起來都不夠住的人口大多數吧。至於歷史感,大概就是某種超越時間的認同,就如生活館不僅敬佩耕種大半生的菜園村老人,也被幾十年前在日本為自己的村和手藝負隅頑抗的三里塚農民,也希望將這種創造力和精神繼承下去。「三里塚X菜園新村」並非鄉愁,而是扣連希望和實踐的實驗。

放映當天還有半晝的食、藝墟,有故事、有音樂、有食物,當是預早團年吧。香港農業的新知,反高鐵保菜園的舊雨,是時候聚頭,探探村民了。

《GMO OMG》

探討美國當今基因改造生物(和食品)議題的《GMO OMG》,我們便找了年輕媽媽Echo Wong分享她在當下不清不楚的食品系統中「濕疹小孩家長的困境」(改裝Michael Pollan名著《雜食者的兩難》)。Echo不是甚麼「營養」或「飲食」達人,她只是一個盡責而不甘妥協的家長,為了替女兒找吃了不敏感的新鮮食品和飲食方式,我們才會相遇於生活館的周日菜檔。第一場放映的地點,是大埔近一兩年越來越觸目和有意思,同時絕對不失踏實和專注的生活書院(同場加映台灣短片《有米真好》)。本年生活館也認識了一位鄰居街坊梁祖堯Joey,他本身當然是著名的舞台劇演員,同時也是烹飪狂熱份子。《GMO OMG》第二場放映,便有幸得Joey慷慨借出工作室,除了看電影,觀眾還可以看他巧手烹調生活館的新鮮出產。

又例如本地年輕導演葉文希的《飲食法西斯》,在本地社會運動各式議題刀光劍影的僵局裡,以一個虛構的名廚,以烹調和廣義的食物生產為線索,敘說出一則當代城市寓言,旱地拔蔥擲地有聲,可稱怪傑。這部短片安排跟另一部都市農場抗爭的紀錄片《The Garden》同場放映,放映地點是土瓜灣的「土家」,一個關注城市規劃及基層(包括不同少數族裔)城市權利的社區團體。

《The Symphony of the Soil》

當然要提的還有灣仔富德樓「艺鵠」,這兩屆有種電影節的重要伙伴,今年的開幕電影《The Symphony of the Soil》、簡單開幕式和映後分享都會在艺鵠發生。今年和去年的分別只是,今年她們有自己的天台菜園,除了生活館「遠」自元朗的蔬菜,大家有機會一嚐真箇「零距離」(又或最多二十級樓梯)的食物真味。

最後必需隆重推介的,是在上水「鄉土學社」作戶外放映的《牧野村千年物語》。四年前因為影意志籌辦小川紳介回顧展,生活館仝人有機會在大銀幕觀賞小川團隊在牧野村深耕細作十多年的作品。當年看這部長達三小時四十五分鐘的鉅作,電影上半部小川團隊巨細無遺的紀錄自己稻作的環境、技術和植物學面向,大家嘖嘖稱奇當是科普紀錄片。今天生活館種水稻第五年了,鄉土學社今年也有出產,就讓我們以稻作為口實,在上水生個營火,在星夜下相聚串連,放吭高歌,盡情體會農業的聲色香味。

《牧野村千年物語》

今年生活館的農地發生了宗怪事,只可以說,泥土乃黑洞,深不可測。冬天許多人愛吃芹菜,唯嗜芹者或者不會知道,芹菜的種植時間比許多菜類都長,苗期也比許多菜類要長。若過年想收成芹菜,中秋過後就必需開始培苗。然而,由於各種原因,培苗之事一拖再拖,十一月都來了,種籽仍未撒到泥土。農夫心想難道今年芹菜要缺席麼?就在十一月中某個炎熱的下午,農夫在水池邊柳樹旁小歇,嚇然看見眼前的地上冒出了大量的芹菜幼苗。莫非是老天爺提早送出聖誕禮物?芹菜苗露出來的地方,雖然正正是去年種植芹菜之位置,去年一茬有種籽成熟了掉在泥裡到今年時機成熟就發芽,這本身並不稀奇,奇就奇在同一塊地今年夏天是種過水稻的,換句話說大大話話這位置的泥土是有差不多五個月時間泡在水裡,加上挖過一兩棵來檢查,從根部看種籽不過在泥土下不足一公分。表面證供顯示,這是直逼靈異級的不可思議。開講有云,藏種於商(人)不如藏種於「農」,去到藏種於泥,又是另一層次了。

就如《Symphony of the Soil》的「科普」部份提到,一棵植物若要健康成長,葉子光合作用所生產出來的糖份,需要透過根部釋放到四周的泥土,吸引和培育細菌和真菌,與植物形成共生關係:植物為細菌和真菌提供糖,亦即能量,而細菌和真菌吃飽了就分解和轉化泥土裡的其他養份,輸送到根部供應植物生長。細菌和真菌甚至能在泥土裡形成所謂「團粒結構」(aggregates),儲存水份和二氧化碳等氣體,調節泥土濕度,同時也在調節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還能協助植物抵擋病毒入侵。看著紀錄片的這一部份,難以不感到無比的震撼和力量。道在糞溺,生命和一切意義就源於這層次的固體、液體、氣體、有機體、無機體的交換、分享和共生。泥土不會因為膚色、種族、性別或宗教信仰而拒絕任何人,在這層次裡,分享和流通是基礎,壟斷和集中是不可設想的。資本能投資和研發軍備、推土機,甚至所謂生命科技,但天地悠悠,免費的泥土本來就是生命的介面和基礎。

數碗數碟詳列今年有種電影節的放映,重點除了吸引看倌,當然還是為了展示農業和食物,作為概念、味道和人際關係的組織方式,摸索其無限的可能性。讓電影、觀眾、農場、團體、食物相連,滋養本地的泥土,賦予其更厚實的意義及關聯,迎接香港、農業和發展艱巨但必需奮戰的下半場。

* 有種電影節節目表及支持我們:
https://www.facebook.com/swgffff/posts/1656712077921454

* 文章原刊於作者面書,承蒙作者允許轉載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