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寫實主義的非典型──從羅西里尼到費里尼

羅伯托.羅西里尼(Roberto Rossellini)是公認意大利新寫實電影的大師,其戰爭三部曲《不設防的城市》(1945)、《老鄉》(1946)和《德意志零年》(1948)為新寫實電影的一大里程,及後的《火山邊緣之戀》也是新寫實主義的著名作品。除了羅西里尼外,早期合作編劇的費德里柯.費里尼(Federico Fellini)五十年代以後的作品,不少也具有新寫實主義色彩。

一般來說,新寫實主義運動是指由1945年至1952年七年間在意大利出現的電影運動。評論家把新寫實電影定位為某種拍攝技法──「用非專業演員、反對好萊塢式戲劇傳統、用實景拍攝避免攝影棚中造假、紀錄片式的風格、深焦攝影、借用偶然發生劇情及開放式結局、省去事件發生的起因等。」(邦德內拉,1995,頁47-50)當中,狄西卡的《偷單車的人》(1948)及維斯康蒂的《大地在波動》(1948)確實十分合乎這些標準。但羅西里尼及費里尼這編導組合,他們的新寫實主義電影似乎有另外的詮釋可能。

《不設防的城市》

不算是「客觀真實」的《不設防城市》

羅西里尼的《不設防的城市》既符合新寫實主義電影的標準,也混合了通俗劇的形式,《老鄉》、《德意志零年》並不單純展示社會底下層生活困苦的問題,心看見作品深入研究角色的內心。後來,羅西里尼的《火山邊緣之戀》(1950)及費里尼的《大路》(1954)進一步將電影重心傾向於角色的精神內在,淡出新寫實主義電影的標準,標誌著新寫實電影正式蛻變成其他形式的電影。

1945年,《不設防的城市》在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同年上映,成為當時新寫實主義電影的龍頭。但當中很多的拍攝手法和技法與一般理解的時新寫實主義電影背道而馳。「不設防城市的魅力主要來自將傳統的風格及語法,如採用紀錄片式的腳本、以新聞式的立即反應建構影片的肌理,與最譁眾取寵的通俗劇環環相扣的懸疑劇──它們煽動觀眾情緒的成份遠比激起意識形態的自覺來得強──不常規地並置在一起。」(邦達內拉,2011)

《不設防城市》中不少演員在演藝界已有一定經驗,出演牧師的法布里齊和出演皮娜的瑪格娜妮在羅馬的「戲前秀」早有名氣。「工程師」一角的馬卻羅具執導經驗,也是費里尼的朋友,及後更參於《老鄉》的編劇工作。影片中大部份角色都具有綜藝劇場工作的背景。

《不設防的城市》

拍攝場景有別於主張避免攝影棚的準則,這電影選用了四個人工搭景──連貫的拷問室及舞廳及休息室、蓋世太保工作室、神父的房間等。影片雖然有在街外拍攝市面頹垣敗瓦的景象,但影片中劇情進展幾乎都在搭景內進行。

劇情上,新寫實主義電影表現社會真實狀況,拋棄傳統戲劇的發展。此片雖然力主表演當時德佔時期人民受盡德軍及蓋世太保壓迫的困苦,生活貧窮和戒嚴令等真實狀況。但也加入很多戲劇元素,如以拷問室及舞廳突顯荒唐感、牧師為了藏起槍械用煎鍋打暈臥病在床的老翁的喜劇感、兩天之間是皮娜被德軍槍殺和結婚日子。這些戲劇安排明顯不算是「客觀真實」。

《不設防的城市》作為新寫實主義電影的代表之一,當然也有與新寫實手法配合的一面。其一是開放式結局。影片最後一幕,神父被槍殺後,一群孩子失落地走向城市,孩子成為意大利未來的喻象,指出意大利未來沒有確定的方向。其三是省略敘事,像是二次世界大戰如何發生及德佔的背景都沒有交代,也沒有介紹「工程師」革命家的身份就直接進入劇情核心。其三是深焦攝影,使人物和場景的現實性及關聯性增高。這三個創作方針幾乎是所有新寫實電影也跟隨的。

《老鄉》

從現實走到內心──《老鄉》、《德意志零年》和《火山邊緣之戀》

《老鄉》利用紀錄片式的開場,加以權威性的旁白,增強了新寫實主義電影的歷史真實感。全片分作六個章節,講述盟軍入侵並解放意大利的進程,由西西里島、拿坡里、羅馬、佛羅倫斯、亞平寧山的教院至波河河谷進程分開成六個不同的故事,承接羅西里尼一貫有戲劇性的劇情。

電影表現了現實戰爭的慘況。第一章中,西西里女孩和美軍相處引發現實的悲劇,最後一名美軍被德軍槍殺,西西里女孩雖然幫助報仇,但最後得不到美軍的諒解,成為被怨恨的對象。言語不通引起的誤解,表現出美軍初入侵時未得到意大利人的認同的實況。

後來的劇情進入更深入的層次──探討戰爭時期,人的內心精神。安東尼奧尼曾評論:「《老鄉》已超越對一位腳踏車被偷的人的關注,取而代之探究這位單車遭偷的人心中的活動」。(Leprohon,1963,頁90)從第二章開始,影片講述拿坡里黑人憲兵和難民兒童偶然相遇,劇情多在街景,乎合了新寫實用主義風格的要求。但是,劇情重心其實放在黑人憲兵的心理變化,他看到兒童在窮民區生活,相親在戰亂中被炸死,心生憐惜,最後放棄要求兒童交還鞋子,轉身離開窮民區。以後的章節,探究的主題則在戰後良家婦女淪為妓女的心靈墮落、戰地護士拼命找尋情人的渴望、美軍牧師在山區教院受到感化等心理活動。

《德意志零年》

《老鄉》這一部電影令羅西里尼的新寫實主義電影由描述社會現實,變成探討社會中人的精神層面。戰爭三部曲的最後一部《德意志零年》,以戰後德國家庭的困苦生活為背景,講述家庭中兩位兒子的內心變化,長子戰時死戰到底,怕在戰後被清算,一直在家不敢出門,而年僅13歲的幼子卻背負起家中的生活負擔。影片最後,長子受到父親的激勵終向警方自首,最後得到自由,但幼子卻不堪壓力毒殺了父親,然後自殺收場。長子和幼子兩極的心理變化對比成為影片中劇情和內容的重點,沒有著力描述生活困苦,反而拍攝幼子童黨為生活當騙子及黑市買賣等表達他的心理變化。在此,現實生活問題成了電影中的配角。

不過,除了戲劇性元素外,《老鄉》及《德意志零年》幾乎都依照新寫實主義的拍攝手法。開放式的結局、非專業演員、深焦攝影、借用偶然發生劇情及省去事件發生的起因,都能在兩部電影中找到。

戰爭三部曲後,羅西里尼在1950年拍攝了《火山邊緣之戀》。這部片完全地把漁村的原始生活和習俗由新寫實主義客觀且重心的描述,化作幫助劇情發展的時代背景。捕魚的片段、村中蕩婦及禮節問題等的現實描寫不是內容重點,重點放於女主角由都市現代人在原始漁村重新生活的心理變化。結局時,女主角在火山上得到啟示。看似是開放式結局,其實不然。女主角最後一句:「my god, help me, give me the strength.」顯示了她不再迷惑,預視她將勇敢面對未來。這樣的結局,與令人困惑的戰爭三部曲大大不同。而女主角英格烈.褒曼也非業餘演員,她早在好萊塢打出名堂。雖然村民確實是漁民,但男主角及牧師皆是新晉演員。

《火山邊緣之戀》

「非典型」手法──費里尼的《大路》

羅西里尼的新寫實主義電影對費里尼影響很大。費里尼曾擔任「戰爭三部曲」首兩部曲的編劇,他的劇本就從來沒有完全跟隨新寫實主義電影的法則,更多是利用戲劇的發展表演社會問題。《不》片中牧師用煎鍋打暈老人的喜劇段、《老鄉》整個美軍牧師的段落等,都是由費里尼所編。比起羅西里尼,費里尼更注重於拍攝人的情感,他曾說:「我的電影非因邏輯而生,因愛而生。」正因如此,1954年的《大路》受到是否屬於新寫實主義電影的爭議。

「這部電影當中幾個背景與人物的特點,如粗獷不毛的景色,貧窮度日的農家,意大利鄉下小城實景拍攝,幾個配角均由非專業演員演出等,又似乎直接脫胎自教科書對新寫實主義風格的定義。」(邦德內拉,1995,頁129)是的,從很多拍攝的元素上,《大路》都利用了現實的人和景色作為材料,製造出寫實感。但在角色的設定及劇情上,就顯得非常非典型。故事是講述一名遊藝表演者及從貧窮漁民中買來的女孩的故事,這兩個角色的普遍性備受質疑。

「我們應以誠實的眼光來審視現實──但這裡指的是任何一種現實;不單只是社會現實,還包括精神上的現實與個人內在的一切。」(Fellini,1987,頁217)費里尼對於新寫實主義的詮釋在《大路》確實地表現出來,除了拍攝小城鄉下的現實生活外,他還關注男女主角面對誘惑的精神現實,例如男主角在看到修道院起貪念之心及女主角因此失望的精神現實。最後男主角得知女主角死後在海灘中頹廢的一幕,也是把個人內在情感頃刻間盡情表現出來。

《大路》

《大路》奪得多個國際獎項,它對人內在的探尋引起電影界對新寫實主義電影重新定位──「悲喜交雜及自我覺醒」(Shiel,2006,頁114)。新寫實電影從此蛻變成一種新的電影,不再限制於以往的拍攝法則。

對於上述五部電影,雖然每部電影都具有新寫實主義的基礎元素,如實景拍攝、深焦攝影、借用偶然發生劇情及開放式結局、省去事件發生的起因等。但每部電影對於傳統戲劇性的追求顯然和新寫實主義電影的形象相反。從1945年《不設防城市》至到1954年《大路》中,可以看見兩位導演對電影的戲劇性有不斷深化的現象,這就是新寫實主義的「非典型」。

意大利著名作家卡爾維諾曾說「與其稱這種意大利式理性為新寫實主義,不如稱之為新表現主義。」評論家認為新寫實主義電影有一個固定的形式,所以在《大路》面世時產生的爭議大至令費里尼受到評論家的撻伐。當然,《大路》最終得到國際的認同,使到評論家須重新面對新寫實主義,而非典型的手法更升格為比新寫實主義更「新」的表現形式。上述卡爾維諾的評論就說出,這個電影創作風格不應受到刻板法則的限制。此後,刻板法則在五十年代以後慢慢消失,而探討人的內在精神的理念向世界推展,引起了如法國新浪潮、日本新浪潮等重要的電影運動。

 《大路》

參考文獻

彼得.邦德內拉。1995。電影詩人費里尼。台北︰萬象圖書。

彼得.邦德內拉。2011。義大利電影 : 從新現實主義到現在。北京︰商務印書館。

Fellini, Federico. (1987). ‘The Road Beyond Neo-Realism’. In Fellini, “La Strada”: Federico Fellini, Director. Peter Bondanella and Manuela Gieri (eds). New Brunswick, NJ: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Leprohon, Pierre. (1963). Michelangelo Antonioni: An Introduction.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Shiel, Mark. (2006). Italian Neorealism: Rebuilding the Cinematic City. London; New York: Wallflower Press.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